2011年6月25日星期六

尋找黑盒──李婉薇《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2011.06.25)



李婉薇《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乃是「晚清學」脈絡下,以方言寫作為軸心的「媒體研究」。

討論李著之前,有幾項關節是需要釐清的。首先,在八十年代以來的人文學科研究,開展了打通「晚清到五四」關節的研究趨勢,就是所謂的「晚清學」。「晚清學」作為晚近崛起於學術界的「顯學」,除了要顛覆「晚清與五四各不相屬、互不相干」 的普遍觀念,也意味着對於「現代」的重新理解。「晚清學」不僅積極審視晚清文學與文學機制,如何在繼承傳統中過渡與革新,全方位考掘晚清文學的豐富性和先鋒性,以北大教授陳平原的博士論文兼成名作《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1988)為代表。陳平原的〈有聲的中國──「演說」與近現代中國文章變革〉更是其晚近的得意之作,剖析了文學現象與中國新興報章文體之間的共生關係,跳出文學文化的局限、指向媒體國語國家等「大文本」。

李婉薇作為北大「陳夏門」(陳平原、夏曉虹)的門生,《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的佈局和架構,亦表現出在陳平原幾個學術關注點下,進一步發展出來的研究傾向。包括第一章所談的「以筆墨作演說」的粵語文體、第二章的市井通俗文體粵謳、第三章的兩部粵語小說、第四章的粵語教科書。《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所抽繹的四個研究橫切面,分別從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分天下的「現代文類」概念,從特定文類和語言特點考察其律動與軌跡,明顯師法自陳平原早期論證新文學與傳統文學血脈相連的「史傳」、「詩騷」、「六朝散文」的文類研究;「教科書」更為地域語言書寫,進入現代教育機制的重要標誌。更重要的,也是本文要談的另一點──《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其實是一項晚清民初的「粵語媒體研究」。

梁啟超曾經在〈傳播文明三利器〉中,套用了日本犬養毅的說法,把學校、報紙、演說稱為「傳播文明三利器」;「小說」卻同時包含三者之所長、社會影響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李婉薇《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所聚焦的詩文小說戲劇,皆為報刊文體,「教科書」甚至擔當了「童蒙讀本」的角色,深入文化根柢。從文本觀之,李著的確非常翔實地記錄了特定歷史時刻中,一系列未經系統化、鮮見於「晚清學」的方言媒體活動概況。這些粵語寫成的文本和讀本各司其職,或諷刺時弊或啟蒙革命或識字掃盲,不一而足。「粵語書寫」這部分,李著描繪得尤為活躍紛繁、精采紛呈,大量羅列不曾浮出歷史地表的文本資料,令人大開眼界。然而,李著其實還有一組關鍵詞,就是「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也就是梁啟超救國新民大纛下,「晚清中國」從古老中華帝國邁向現代民族國家的「過渡時代」。在晚清大變局下的「文化」,清民之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想像、實驗和歷史碎片。而這些實驗和碎片又是否有所指向呢?正如李著中所提及的梁啟超《班定遠平西域》和宗教小說《天路歷程》,兩者背後所隱伏的「小說戲劇演說化」、「新小說理論」,乃至於宗教與西學東漸的文化震盪,李著似乎便來不及展開。香港讀者可能會較為好奇的一點,如粵方言區港澳廣東在「過渡時代」所扮演着的微妙角色。這都或許有待更深入的背景處理,來突顯出「清末民初」這個「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白話和國語複雜曲折的內部緊張。換句話說,在「粵語書寫」的文獻考掘的重大貢獻之餘,所透視的「清末民初」歷史氛圍、整體格局和文化心態,如同尋找黑盒,未許不是我們更期待的一塊。


原載於《信報》文化版。

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

《詞話詩說》--懶音哥(2011.06.21)


「填詞人聯盟」







黃偉文曾謂「填詞人聯盟」成員的年齡架構及經歷都相當有趣:喬靖夫是生於60年代的小說家,林寶是生於70年代的生意人,陳詠謙則是「八十後」自由職業者。其中以正職做出入口貿易生意的林寶,與流行唱片工業的關係最為遙遠,只因與組合Swing相熟晉身香港流行詞壇。林寶為Swing填寫抒情歌曲〈1984〉,更令Swing一炮而紅。外界對於林寶的印象,往往與郭偉亮(Eric Kwok)和Swing有關。Swing在2009年推出的《武當》,被流行雜誌《JET》選為2009年五大華語唱片之一。當中林寶所寫的〈Let It Go〉、〈So Say We All〉、〈Hehehe〉均幽默抵死,〈Hehehe〉的急口令式歌詞堪為全碟市井幽默的精髓。

早在譚詠麟〈電波中年絕食記〉(1998)、許志安〈阿拉丁神燈〉(2001)、郭偉亮〈是但求其無所謂〉(2006),林寶已大量以香港地道口語入詞,加上文白夾雜的運用(如口語吶喊、書面語抒情),充份突顯出對日常語言的觀察和敏感度。及後自詡為「詞壇隱形人」的林寶選擇性豹隱,要到加入黃偉文的「填詞人聯盟」,創作量才逐漸增加,也誕生了今期流行的梁漢文〈懶音哥〉──

「溝通機能 全面退化 別人笑我 貫籍尼加拉瓜 話說廣東話超人全部爆炸 命朋友替我 入報發音班 音準與咬字逐句 逐句再鍛煉 鍛煉為了某日入伍 粵語捍衛戰 從頭讓我受教導 但怕若努力過度 在半路流落印度 話要食個食個咖哩”國”」

驟眼看去,〈懶音哥〉似乎只是一個咬字欠準確的「懶音人」的自述。如果聽眾聽過梁漢文主唱〈懶音哥〉時,故意用懶音唱出個別字詞如「能」「我」「廣」「朋」「角」等,便會發現〈懶音哥〉原來集中了大批在香港常見的粵語「懶音字」。梁漢文〈懶音哥〉亦刻意把「廣東話」唱成「趕東話」、「朋友」唱成「貧友」、「咖哩角」唱成「咖哩國」。誠然,以粵語口語入詞的,在流行曲系譜並不罕見,在林寶個人作品中亦可謂招牌菜式,關鍵是從「懶音」這角度來談粵語就見匠心獨運、風趣抵死。正如香港人經常把「冷氣」唸成「懶氣」、「韓國」唸成「寒國」、「恒生」唸成「痕身」者。無日無之的懶音,自然令聽眾對於〈懶音哥〉心領神會。另一方面,林寶在〈懶音哥〉不但把粵語急口令的字詞入詞,同時也嘗試探討香港人多講懶音的深層原因──

「一蚊雞 三斤龜 邊個貴 從來自細 慳得慳 龜跟鬼 邊去計 長期鼻涕阻塞心肺 脷筋黐錯位 緊急中 應該揀 邊個掣 時時撳錯 咁樣樣 不等於 低智慧 到我去考你 你試試 唱唱這首歌 點解點解 我要去 要向你講清楚 “典解”的典故 馬虎可能 遺害百世 問題我韻母 未能分高低 為了廣東話安危 防衛設計 實行母語制 重要教乖仔 音準與咬字絕對 絕對要訓練 訓練為了某日入伍 粵語捍衛戰 由頭讓你受教導 定要讓老豆仰慕 別教壞鄰座細路 話坐地鐵地鐵去“不割”」

香港地道急口令「入實驗室撳緊急掣」和「龜貴定雞貴」,在林若寧的〈冇〉中已化身為「入實驗室開個掣…一隻龜貴不過雞」的有趣RAP詞。林寶在〈懶音哥〉卻進一步將之情境化為種種設問:「一蚊雞 三斤龜 邊個貴… 緊急中 應該揀 邊個掣 時時撳錯」:同時也描繪了普羅大眾每每喜歡「慳得慳、邊去計」的隨便心態、慣性的不認真,才是懶音出現頻頻的真正原因。正如林寶在〈Hehehe〉批評普羅大眾每每喜歡「卸膊縮骨」,偏偏被揭發時又愛涎着臉「Hehehe」幾句了事,之後更以「不必太認真」為由蒙混過去。而〈懶音哥〉所舉出的例子,如香港人愛把「點解」唸成「典解」、「北角」唸成「不割」,根本就是平日馬虎了事、不求甚解等處事態度的結果。與此同時,詞人在〈懶音哥〉亦明言習非成是後改正的艱難:「咁樣樣 逼洗底 邊個制」,最後只好幽默地自我解嘲──倒不如把〈懶音哥〉看成一次懶音測試,聽眾試試唱唱,一切就原形畢露了!

綜觀而言,黃偉文曾盛讚林寶寫詞有風格,認為Swing在歌曲所表達的獨特想法與幽默感,乃是由林寶定型的。林寶承認這是與Swing兩位成員長期溝通、默契合作的結果。〈懶音哥〉的旋律亦是出自郭偉亮之手。毫無疑問,林寶與郭偉亮和Swing的淵源,使得林寶的個性和筆法得到適當抒展。步入主流詞壇以後,林寶將會面對更多不同類型的唱片和歌手,相信需要更多樣化的風格和駕馭不同題材的能力,林寶的寫詞之路自然走得更遠更好。

〈懶音哥〉

作曲:Eric Kwok
填詞:林寶
主唱:梁漢文

溝通機能 全面退化
別人笑我 貫籍尼加拉瓜
話說廣東話超人全部爆炸
命朋友替我 入報發音班
音準與咬字逐句 逐句再鍛煉
鍛煉為了某日入伍 粵語捍衛戰
從頭讓我受教導 但怕若努力過度
在半路流落印度 話要食個食個咖哩「國」

一蚊雞 三斤龜 邊個貴
從來自細 慳得慳 龜跟鬼 邊去計
長期鼻涕阻塞心肺 脷筋黐錯位
緊急中 應該揀 邊個掣 時時撳錯 
咁樣樣 不等於 低智慧
到我去考你 你試試 唱唱這首歌
點解點解 我要去 要向你講清楚
「典解」的典故

馬虎可能 遺害百世
問題我韻母 未能分高低
為了廣東話安危 防衛設計
實行母語制 重要教乖仔
音準與咬字絕對 絕對要訓練
訓練為了某日入伍 粵語捍衛戰
由頭讓你受教導 定要讓老豆仰慕
別教壞鄰座細路 話坐地鐵地鐵去「不割」

一蚊雞 三斤龜 邊個貴
從來自細 慳得慳 龜跟鬼 邊去計
長期鼻涕阻塞心肺 脷筋黐錯位
緊急中 應該揀 邊個掣 時時撳錯 
咁樣樣 不等於 低智慧
到我去考你 你試試 唱唱這首歌
點解點解 我要去 要向你講清楚
「典解」的典故

一蚊雞 三斤龜 邊個貴
從來自細 慳得慳 龜跟鬼 邊去計
胡言亂語講足一世 來委屈各位
想開口 都等等 都計計
為何做到 咁樣樣 逼洗底 邊個制
到我去考你 你試試 唱唱這首歌
咁樣咁樣 你會你會你會 好清楚
「典解」的典故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2。

2011年6月7日星期二

《詞話詩說》--枯榮(2011.06.07)















今期要談喬星的全新作品〈枯榮〉。第一次注意到喬星的名字,是在張學友2010年的JAZZ大碟《PRIVATE CORNER》,當中喬星貢獻了四首歌詞,包括〈DOUBLE TROUBLE〉、〈不只有緣〉、〈我對你〉和〈LET IT GO〉。作為張學友久休復出大碟中的詞人,喬星的創作量僅次於「盛事專業戶」陳少琪,實在令人驚訝。觀乎喬星在全碟的第三主打歌〈DOUBLE TROUBLE〉中的表現,或者可以讓聽眾感受到其獨特之處。〈DOUBLE TROUBLE〉放膽寫出一個人在一段凶險路程中的經歷,不僅讓人感覺面對惡人時的步步驚心與小心翼翼,又不失爵士樂應有的快速節奏跳躍感。喬星的詞淡化了一些驚恐,平添了一份與惡人作鬥爭的喜感:「捱到了正打開家門 暗暗看到背後 那個殺手正回來明明是滅口」,就驚險滑稽。

〈DOUBLE TROUBLE〉題材獨特,配合旋律高潮迭起,被樂評人評為《PRIVATE CORNER》中的最佳單曲。同年,喬星又為恭碩良填寫了更偏鋒的〈月球人〉,以月球人為第一身,觀照地球──「無聲變化 全球一剎那 如同灰燼給火化 文明的進化 人情的退化 何其悲哀的等價…」。〈月球人〉筆鋒比處理相同題材的林若寧〈七百年後〉更尖銳更直接,對世人的批判和控訴平白如話。個人認為最具風格的,其實是喬星為王友良所寫的〈紅眼症〉,當中對世俗愛情觀和價值觀有着冷眼熱心腸的觀察,並提出了深刻的疑問。最近,喬星的「冷眼熱心腸」出現在香港DIVA林憶蓮的最新廣東歌,在「林憶蓮X常石磊X喬星」的嶄新組合中,喬星所寫的乃是更富人生體會的〈枯榮〉──

「一呼一吸 一眨眼睛 年華如同流雲 化作泡影 出生一刻心跳聲 床前彌留時辰去細聽 驟爾來 在哭聲 驟爾回 沒笑聲 滴答滴答光陰過隙 童年我而成年 秒秒壓逼 一絲一點想記憶 回頭原來搖籃 悄悄褪色 驟爾來 沒珍惜 驟爾回 未歇息」


林憶蓮2011年廣東歌《枯榮》,為免費電視頻道的外購韓劇《你是我的命運》主題曲。〈枯榮〉的核心意象「枯榮」本已是反義詞,喬星在〈枯榮〉藉着植物枯榮自然流變的本義,鋪陳了時間流逝中的種種具體變化:呼吸、哭笑、來去、出生彌留、童年成年。因此「枯榮」過程中所出現的「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可能性,也是非常自然的變化階段,可是一般人只着眼於高峰的極致、絢麗的一瞬,往往過於沉醉於光輝時刻,或太着意所深陷的痛苦泥沼,未能以達觀勘破紅塵,故謂「月有虧盈陰晴 輪遞不停 換到功名虛榮 轉眼如幻影 花事哪可敵過一枯一榮 明艷過 磨蝕了 過程」。

作為韓劇《你是我的命運》的主題曲,喬星的詞抽繹和吻合了電視劇必然出現的生死愛恨、順逆高低的主題因子,再加上作者自身的人生體會進一步發揮,使得不太像電視劇主題曲的旋律,可以以較哲理化文字來鋪搭起歌曲與故事的橋樑。個人的感覺是〈枯榮〉的文辭鋪排與所指向的,大有莊子「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的哲思,可惜未許不是篇幅所限而層次感有欠。以詞論詞,喬星的詞或許算不上驚世駭俗,截至目前亦稍為難言個人風格,然而,單從喬星〈DOUBLE TROUBLE〉、〈月球人〉、〈紅眼症〉,已體現出喬星頗擅於處理「非典型」的流行歌詞題材,相反在「大路情詞」──如鄧穎芝的〈苦情人〉、官恩娜的〈失常〉、吳浩康〈自卑〉等──則稍嫌縛手縛腳。或許,這大概與喬星的個人經歷和關懷不無關係。

喬星是香港傷健協會的一名社會工作者,同時亦是一名兼職填詞人。近年,他先後奪得「第18屆CASH流行曲創作大賽」網上最受歡迎歌曲獎,以及「第19屆CASH流行曲創作大賽」季軍獎。另一方面,喬星也是一位「隨動型大腦痙攣」患者。長大後,喬星選擇做一名社工,渴望把自己的缺點變成優勢,言傳身教幫助身邊的人。可以想見,喬星對世界有着與眾不同的關注和切入點,通過流行歌詞,喬星的想法也可傳播得更遠。而在〈枯榮〉一闋如此富有節奏感和高亢的旋律,喬星決定寫人生枯榮、白駒過隙、功名幻影,使得在涕淚飄零的韓劇中出現了非常TOUGH的聲音,時刻鼓勵着我們堅強地面對不堪的人生。

〈枯榮〉

作曲:常石磊
作詞:喬 星
編曲:常石磊
主唱:林憶蓮

一呼一吸 一眨眼睛
年華如同流雲 化作泡影
出生一刻心跳聲
床前彌留時辰去細聽
驟爾來 在哭聲 驟爾回 沒笑聲

* 滴答滴答光陰過隙
童年我而成年 秒秒壓逼
一絲一點想記憶
回頭原來搖籃 悄悄褪色
驟爾來 沒珍惜 驟爾回 未歇息*

月有虧盈陰晴 輪遞不停
換到功名虛榮 轉眼如幻影
花事哪可敵過一枯一榮
明艷過 磨蝕了 過程 *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2。

ps.喬星應該是“香港傷健協會”的社工,而不是“商業協會”的。文章中是筆誤。特此更正並向喬星先生致歉。

2011年6月3日星期五

今年流行什麼?──夜探台北華山之「搖滾嘻哈大舞廳」(2011.06.03)



很多朋友都知道台北華山文化創意園區,全名華山1914文創園區的華山,甚至一度與香港牛棚藝術村,同被視為港台舊區翻新為文創基地的成功例子。華山在日治時期稱「樺山町」,取自日本治台的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的姓氏。及至國民政府時期,「樺山」才改稱「華山」。今日台北華山所在地的建築物及設施,前身為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初期以生產清酒為主,為其時台灣最大製酒工廠之一。1945年後,華山製酒產業更進入黃金時代,故習稱華山為「台北酒廠」。目前華山文創區所保存的日治時期製酒產業建築群,不僅僅是一座完整產業建築技術的博物館;被空置的酒廠空間,更被再發展為一個多元的藝文展演空間。




Legacy,即台北音樂傳記,就是晚近發展得相當富特色的華山音樂表演空間。華山創意文化園區中的各個製酒釀酒倉庫,先後被開拓為藝術或書籍展覽場地,還有創意產業的銷售點、茶藝館和酒吧等等。華山園區所保留既古舊又新潮的文化新舊交匯特質,甚至成為不少潮流雜誌和婚紗攝影的取景目標。Legacy就是位於華山這片奇異空間的中五館,主攻Live Music一系列近距離演出。最近Legacy的「搖滾嘻哈大舞廳」張震嶽搖滾SHOW,可能是最能體現Legacy的前世今生和空間特性的一次搖滾演出。

薄暮時分踏入華山,昏黃的燈光已把整個園區掩映得大有醉意。筆直地走到Legacy,Legacy現場彷如一個空蕩蕩的大貨倉,半張櫈子也沒有,不少樂迷卻已老早進場佔據較前面的站位。Legacy的空間格局大有歐美半地下搖滾音樂會場地的影子──場地一隅是酒精類飲品的零售點,空間的中後段又設有放飲料的小桌子,大有讓聽眾邊飲邊聽、邊飲邊唱的意思。有趣的是,邊飲邊唱的還有今晚Legacy的主角張震嶽。上場前,他似乎已喝得有點茫了。空間決定內容和形式,Legacy的率性氣氛和私密空間感,容許歌手演出與正經八百演唱會都不一樣的演出。微醺的阿嶽首先唱出〈一開始就沒退路〉〈我要錢〉〈狗男女〉和新歌〈兩手空空〉等。現場氣氛被炒熱後,阿嶽乾脆在表演台上大喝其杯中物,還與觀眾隔空乾杯,令帶醉的聽眾都一下子HIGH爆。



緊接着「搖滾嘻哈大舞廳」進入了FOLK ROCK部份,阿嶽唱出了〈路口〉〈抱着你〉〈有一天〉等抒情作品。最好玩的是,張震嶽的FREE9樂團戰友竟然嘻笑着輪番上場,外籍樂手TONY唱出慢歌〈TUNNEL VISION〉〈CREEP〉,長髮漢子阿萍則大開黃腔笑言〈拒絕再玩〉,還在舞台上翻騰裝死,一時間台上比台下更要熱鬧過癮。樂手嘉賓串場表演時,阿嶽也沒閒着來個當眾脫鞋打鼓,好兄弟在台前玩夠後阿嶽又再回到主唱位置,赤着腳拿着酒杯唱〈喝酒〉,並笑言喝啦喝啦! 〈喝酒〉就是當天的主題曲,夏天就是要這樣──「再來一杯酒 很高興喝一杯 我的名字叫做張震嶽 爸爸當警察 我媽媽沒幹嘛 姊姊不曉得她在幹啥 我要告訴你 不要太過悲傷 那就何必單戀一枝花 趕快喝掉吧 倒不完的米酒 把那不如意都忘掉吧」──台下觀眾大樂歡笑,聽到阿嶽不停呷酒打嗝更歡聲雷動,日常生活的假面、正襟危坐的窘態,似乎都在這一刻由現場的隨性狂放的氣氛中得到紓解。

置身其中,我想,華山Legacy所釋放的,其實是一種有異於常的異質空間的可能性,而這又未必是日常生活所能宣之於口的種種想法。所以說「搖滾嘻哈大舞廳」的阿嶽搖滾,可能是最能體現Legacy的前世今生,就是指向「台北酒廠」的複雜文化底蘊,和酒之於當代城市人的逃逸意味。無怪乎阿嶽搖滾SHOW的宣傳語句如此切中人心:「生活太苦悶,你怎能忽視你該有的趴體人生?….搖滾嘻哈大舞廳,要你輕鬆跟着節奏,手腳頭點non stop管你嘻哈搖滾咖,反正就來趴」。所謂「趴體」或「趴」就是PARTY、派對,「搖滾嘻哈大舞廳」的呼喚和口吻,恰恰要為阿嶽搖滾的市井奔放氣氛來個大解放。於是,〈喝酒〉後也有了這一系列的〈把妹〉〈愛之初體驗〉,讓自爆「發現我未滿四十歲」的阿嶽又來「發現我未滿十八歲」。



ENCORE部分由MCHOTDOG出台大唱〈我愛台妹〉〈輕熟女〉,張震嶽再退到樂團中充當鼓手。〈我愛台妹〉作為阿嶽和熱狗的標誌性作品,掀起全場小高潮之餘,也讓兩周後由熱狗擔正的「搖滾嘻哈大舞廳」預演興味;夾雜鄧麗君〈我只在乎你〉HOOK LINE的〈輕熟女〉,更明顯瞄準聽賞搖滾音樂的女性市場。此時但見樂團眾人都戴上豬嘴口罩,豬狗連場也夠瘋的了。當然真正壓軸的還是阿嶽,結果二度ENCORE的〈自由〉一出,大家都似乎和阿嶽一起呷下最後一口啤酒,心滿意足回家去了。

作為香港觀眾,我一直覺得華山Legacy,是介乎九展STAR ALL和PUB HOUSE之間的一處多元音樂表演場地。縱然今日的華山免不了被批評為小資、商業化,然而其相對自由奔放又富有文化感覺的氣息,卻可能是其他DOWNTOWN場地所不具備的。其實華山文創區的不遠處,便是台北著名的平民電腦城光華商場,在地的大眾脈動和華山的或藝文或小資遙相呼應。因此很容易理解華山Legacy,既有個性化女聲陳小霞徐佳瑩陳珊妮何韻詩盧凱彤,又有搖滾嘻哈黃貫中猴子飛行員。而Legacy「主流偏小眾」的音樂空間定位,在連台北獨立Livehouse「女巫店」都被逼停業的時代尤為不易。

猶記得2004年聖誕節首次踏足華山,由駐場藝術家設計的白色羽毛聖誕樹令人驚豔。當時華山還是個小眾樂園,今日眾樂樂卻新奇酷炫,連每逢Legacy有演出才出動的華山小食售賣車,也特別換上白底粉紅點點的甜甜圈造型。誰說歌手要在紅館開唱才夠身份?今年流行什麼?我卻獨愛沒有馬戲團的華山音樂傳奇。

原載於《文匯報》藝粹版,頁C02。

那一夜有沒有雪?──六四改編詞〈天安門前〉(2011.06.03)



「攔路那位你好嗎? 」









六四廿二周年在即。早於五月下旬,媒體已出現每天更新的「當年今日」式六四消息,追述廿二年前六四事態發展的點點滴滴。即如五月廿九日的即時新聞標題,赫然便是「22年前今天 第一代民主女神屹立天安門」。同日凌晨,網絡瘋傳着一首由「高登音樂台」發表、調寄〈富士山下〉的「六四22周年紀念歌」〈天安門前〉。〈天安門前〉以YOUTUBE的面貌和形式回顧八九六四,其震撼之處恰恰在於剪輯了六四前後的新聞片段和官方言論,再加上一針見血的改編詞,2011年遙向1989年六四屠城時「螳臂擋車」者問好,開端幾句極為震撼──

「攔路那位你好嗎? 今天的你好嗎? 今天的你經已無法說:好嗎? 攔着坦克也不怕 媽媽始終牽掛 苦等一世 天天只想你回家 時日過這個國家 傷口早已結疤 今天中國心裡 是誰人害怕? 如若再等也不怕 點點燭光飛散 一生一世等一天 不顧代價」

〈天安門前〉A段,已觸及六四死難者、流亡海外民運人士、天安門母親幾個範疇的六四受難者,並以問候的口吻哀歎廿二年前在北京大街上「攔着坦克」、「攔路那位」已無法再言說。關鍵是〈天安門前〉明白點出,在大是大非面前當權者的諱莫如深、避而不談,只是折射出心底的深切恐懼。面對極權,為中國爭取民主的人士和在香港維園燭光晚會的哀悼者,同樣也只是等待六四得到平反的一天。

回首讓人「不想回憶、未敢忘記」的國殤日,〈天安門前〉副歌部分竭力把哀悼者的矛盾心情,和廿二年前的新聞畫面融為一體,包括六四凌晨屠城、袁木謂學運是暴亂、在中國雅虎無法搜索「六四事件」關鍵詞,還有劉曉波的「空櫈」──「全都皆因那雙手 去擁抱自由 受到詛咒 每位赤子之心可見於眼眸 曾懷着信念祈求 為何淚淌血在流 誰人鳴鎗火 子彈 學生 穿透 寧願把當天一切 都當別人亂說虛構 也掩蓋不到 這真相於背後 前塵罪疚像石頭 隨便地拋下便逃走 往事不追究 那真理怎去堅守?! 也沒法補救」

〈天安門前〉巧妙地把過去掩飾屠城罪行的行逕,連繫到今日種種打遏自由民主的做法,進一步點出「當年」和「今日」的背後,其實有着微妙的因果關係──「往事不追究 那真理怎去堅守?! 也沒法補救」──如果一個政權沒有面對歷史的勇氣,哪怕經濟再起飛、大國再崛起,也只是一個懦弱欺詐、毫無原則的利益集團。昔日播下厚顏無耻依附權貴的種子,也使得諂媚作犬者加官晉爵、尋求真相者每每遭到不幸。這時候,〈天安門前〉分別配以譚耀宗、劉曉波、艾未未和王丹的頭像和片段──

「人人也不去說穿 只敢嫵媚作犬 這種風氣可會 令你更心酸 人無理遭到清算 丟低兩親妻眷 怎麼可將這種 慘況逆轉 人活到幾歲算短 史書可會載傳 歸家需要幾里路 誰能預算 唯求算清這恩怨 手中薪火不斷 簡單一句 一生都不怕遙遠」

悲劇已經發生,活着的人只盼望真相得昭示的一天。作詞人「乞衣人和高登一眾巴打」在〈天安門前〉,就是這樣把民間的主流聲音,通過非式渠道向普羅大眾敞開。畢竟「六四未平反」始終是香港人心頭一根刺。網絡瘋傳當晚,FACEBOOK出現大量「唔SHARE就唔係香港人」、「聽到第一句已忍唔住喊」的暴烈哀衝。猶記得驚歎「高登音樂台」臥虎藏龍,也是香港最民粹最能聽到真實心聲的場域之餘,我當時的留言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地呢D研究香港流行歌詞的,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天安門前〉(調寄〈富士山下〉)

作詞人:乞衣人和高登一眾巴打
特別鳴謝:高登會員198964

攔路那位你好嗎? 今天的你好嗎? 今天的你經己無法說:「好嗎?」
攔着坦克也不怕 媽媽始終牽掛 苦等一世 天天只想你回家
時日過這個國家 傷口早已結疤 今天中國心裡 是誰人害怕?
如若再等也不怕 點點燭光飛散 一生一世等一天 不顧代價

全都皆因那雙手 去擁抱自由 受到詛咒 每位赤子之心可見於眼眸
曾懷着信念祈求 為何淚淌血在流 誰人鳴鎗火 子彈 學生 穿透
寧願把當天一切 都當別人亂說虛構 也掩蓋不到 這真相於背後
前塵罪疚像石頭 隨便地拋下便逃走
往事不追究 那真理怎去堅守?! 也沒法補救

人人也不去說穿 只敢嫵媚作犬 這種風氣可會 令你更心酸
人無理遭到清算 丟低兩親妻眷 怎麼可將這種 慘況逆轉
人活到幾歲算短 史書可會載傳 歸家需要幾里路 誰能預算
唯求算清這恩怨 手中薪火不斷 簡單一句 一生都不怕遙遠


原載於《信報》文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