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星期六

《敢觀舞台》──航行於漆黑大海的《(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 (2015.01.31)

《(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新文本戲劇節」踏入第三年的作品。過去幾年的「新文本運動」展演,不論是熱身系列「文本的魅力」(2010)或「新文本戲劇節」(2012)本身,大多引介或改編歐陸劇場一些已然相當成熟的劇作,如 《母雞身上的刀子》、《遠方》、 《神級DJ》、《驚爆》、《金龍》等等。而《(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創作班底已相當魔幻,由香港劇評人鄧正健編劇、馬本西亞藉劇場導演高俊耀執導,為「新文本運動」中第五個香港本土創作,亦是壓卷之作。顧名思義,《(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的確亟欲指涉香港乃至中國的魔幻現實。

《(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通過斷簡殘篇式片段,嘗試極富抽象意味地直指香港、傳統中國的「革命運動」。「荊軻刺秦」的故事便赫然粉墨登場,比照當下現實。「荊軻」作為《史記、刺客列傳》中一名傳奇刺客,《(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在其「俠以武犯禁」的核心精神上大造文章,強調亂世中殺出血路,可能往往需要「俠以武犯禁」的膽識和勇氣。全因為刺客們通常也具備遊俠的特質---「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

因此,《(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的想像其實相當具體,在無解的時代,要扭轉時勢和自身的命運,可能需要更破格的人物和舉措、乃至衝擊來打開局面。然而,《(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的荊軻形象卻因為碎片化的敘事而顯得滑稽,並疏離地穿梭於香港種種社會運動中。儼如平行時空,劇中三男二女演者不時急促變動而構成不同組合,時而是粉筆少女,時而是社運青年,時而是釘子戶,時而是悼念群體,並呢喃着各式新詩式、疑似「離地」的言語,如詩、小說、歷史、劇本是如何如何的。故事內容、劇本創作取向明顯傾向詩化、概念化,只想呈現最簡省的片言隻語,來照見整個令人無力沮喪的現實。

想當然是的,《(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開宗明義講「魔幻」,自是取材自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主義寫作。當中的小說情節角色和敘事者通常都不是真實的,並把現實描述為一種全然流動的狀況,角色也會將這種流動的現實視為理所當然。更重要的是,觀乎拉丁美洲的一系列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通常是由壓迫、獨裁集權的社會荒誕所觸發,甚至可說是對於高度危險的政治現實的一種調適,作者從創作中超越這些政治現實和社會限制。可惜的是,牛棚劇場《(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太沉溺於言語上的「觀照當下」,使得全劇相對流於空洞,縱有稍稍具體的片言隻語,但魔幻部份嚴重不足,荊軻似插科打諢多於「以武犯禁」。

誠然,《(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的劇本或許略帶乾澀、悶藝,馬本西亞藉劇場導演高俊耀的導演手腕卻力挽狂瀾。首先,在假天花上的一個圓形洞,配上一個圓形的旋轉窗,像船艙中張看的唯一途徑。不但曲折地把劇場所呈現的香港比喻作將沉沒的一條船,同時圓窗又是局中人的一切希望所在,有它就有光。當它轉動時,透光狀態把昏暗如黑盒的劇場,映照得像在航行於漆黑大海。同時,圓窗外不斷灑下白色粉末,有時灑地上,有時灑在旋轉窗下演員身上,造就了一種「灰頭土臉」的活潑形象。潛台詞就是「犯禁」的結果。那麼,我們不禁捫心自問,如果張口就是灰土,你還會選擇發聲嗎? 單是導演的編排和構圖,已見匠心。

另一方面,《(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全劇演員服飾屬暗黑系列。在牛棚劇場中加建的黑牆和假天花中,空間被壓縮了、人的活動空間少了、演員之間的肢體碰撞也增多了,輕輕巧巧幾個空間處理便把現實困境呈現。最後,全劇以少女在滿地灰土 (:即原來的白色粉末)拭抹作結,少女可能會在地上再畫粉筆畫,也可能從此隱退。當燈光逐漸暗下去時,少女還在不斷竭力拭抹,情景動人。為香港、中國,以至世界上任何一個需要負嵎頑抗的現實角落,留下餘音袅袅。

原載於《文匯報》文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