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6日星期六

《敢觀舞台》──亞洲食物作為方法──談莎妹《餐桌上的神話學》(2019.03.16)


 莎妹《餐桌上的神話學》,是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2019 一齣有趣的劇場作品。莎妹全名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其實驗劇場風格在台別樹一幟。今回《餐桌上的神話學》糅合眾多亞洲創作人員、表演者和龐雜文化元素,開宗明義參考希臘神話《奧德賽》(Mary Zimmerman版本)、李維史陀Claude Levi Strauss《神話學》,編織出一次以亞洲食物作為方法的劇場實驗。

民俗學上來講,「神話」通常指關於人類世界變遷的奇幻故事。廣義上,「神話」可以指任何古老傳說,藉由故事形式來表達民族意識形態。「神話」源於原始社會人類通過推理和想像對自然現象作出解釋,將自然現象演繹為神祇的意志或行動的結果。由於初民時代知識水準低下,使得「神話」往往籠罩着一層神秘的色彩。至於現代人類學之父李維史陀的《神話學》,則着力考掘傳統「神話」的深層結構,《神話學》四卷著作試着將各種不同文化中取得的一組組圖騰、儀式或神話集中在一起,互相加以比較,整理出符號變化的範例系統和隱喻模式,來確定所建構出的模型是否反映人類文化中某些深層結構。 

《餐桌上的神話學》明顯借用李維史陀結構主義的思維方式,將表面無秩序、雜亂無章的「亞洲(刻板)印象」,參照希臘神話《奧德賽》(Mary Zimmerman版本)的七個篇章──英雄、女性、他者、變形、政治、神祇及家園──每個篇章都由史詩中的角色命名,再讓創作演員通過自身的文化習尚、家庭背景、成長故事,鋪陳出不同的劇場片段。「餐桌」恰恰便是每個故事的切入點,從「舌尖上的食物」談起,來自印度、菲律賓、日本、韓國以及台灣等不同專業的表演藝術家,從食物引伸到家鄉風味、傳統價值、餐具說明、烹調方法、女性地位、家庭構成、社會經濟、被殖民經驗等層面的戲劇展示。如《餐桌》第一章便是由泡泡麵開始,餐桌上方也出現長方體投影板,從四方八面livefeed場內或場外的片段。 


與食物密切相關的食具器皿,儼然成了饒有興味的文化角色。不同種族、飲食習慣的食客有一搭沒一搭的說着自己的故事,這時候食具變身樂器,奏出富有民俗色彩的聲音效果。烹飪又容易連繫到女性,「女性」一節就談到女性文化遭遇或母親、老奶奶的故事,像韓國媽媽的追求者、日本媽媽的兩段婚姻、台灣人如何用性能力征服眾多女朋友。「政治」章節特別令人莞爾,從食物推演到家居電器,包括碎肉機、榨汁機、電飯煲、烤麵包機、電熱水煲乃至吸塵機等,示範殖民者對殖民地的操控──先拔掉插頭去電,然後替它命名,如沖繩(OKINAWA)、福爾摩莎(FORMOSA)等等──從此予取予携。「神祇」部分,乾脆讓演員各自戴上各國強勢領導人如普京、特朗普等面具,折射出國家領導人的權力無遠弗屆,可謂傳統神祇的現代化身。《餐桌上的神話學》最終以「家園」一章作結,一張張偏白色巨型透明塑膠袋/大枱布鋪天蓋地飄至,亞洲的海洋形象在廉價又日常的材質中展現,同時也說明「亞洲」不過是一個籠統的地域概念──(白色膠枱布)遮蓋的、朦朧的、看不清的、若隱若現的「亞洲」。 

綜觀而言,誠如陳光興發表的《去帝國: 亞洲作為方法》一書所指,談「亞洲」似乎免不了掉入「漢人中心主義」的思維方式,擺脫不了「中國性」(Chineseness)的討論,容易忽略漢人對其他民族的特定歧視形式,如香港經過英國帝國主義的統治,台灣的日本「皇民化」統治,新、馬華人處於少數民族的位置。不同社會漢人歧視的形式可能極為複雜,必須經過更為細緻的歷史性分析才能充分把握。尤其晚近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對待原住民、新移民、外籍勞工、外籍女傭、外籍新娘、大陸新娘等等的總體表現,亞洲內部的「中心邊緣」問題俯拾皆是,並沒有因為所謂的民主化,就更為民主地對待異己。因此之故,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的《餐桌上的神話學》,完完全全可以是涉獵各國各地文化的「餐桌劇場」的開始──我們對世界的省思,也還只是個開始。



原載於《文匯報》文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