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林肯藝術節2015(Lincoln
Center Festival
2015)剛圓滿結束。作為紐約年度盛事,林肯多元有趣,不但音樂舞蹈戲劇傳統實驗多媒體演出色色俱備;戶內戶外活動亦裡應外合,Lincoln
Center Out of Doors、Midsummer
Night Swing一起炙熱了紐約的盛夏。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全名為林肯表演藝術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建於1960年代,為美國境內第一個將主要文藝機構集中於一地的綜合藝術表演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藝術場域,主建築座落於曼哈頓上城區。目前林肯不但有12個表演團體以此為駐紮地,同時建有紐約表演藝術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並積極出版表演藝術的研究專著,使得林肯不僅僅是演出中心,更是表演藝術的發展、研究、特藏基地。
壓軸的《海邊的卡夫卡》,自然一如所料把全紐約的日本人都招引來朝聖。擅長改編莎劇的日本劇場界國寶級大師蜷川幸雄,繼找來藤原龍也演《哈姆雷特》,改編自村上春樹同名小說的《海邊的卡夫卡》,赫然邀得日本藝能界女神宮澤理惠,夥拍藤木直人等明星踏上台板。《海邊的卡夫卡》,也迅即成為2015年歐美亞洲巡演的重量級戲碼。
有別於莎劇,《海邊的卡夫卡》以當代小說的單雙節形式寫成,本來非常難以在舞台上搬演。蜷川幸雄巧施魔法,先用不同大小的「玻璃箱子」把小說中種種元素和場景「框」起來。描述到A線 (少年卡夫卡出走),有關A線的「玻璃箱子」便被推到台前;描述B線(懂貓語老人中田)時,B線的貓兒、貨車等又會狂飇趨前而至。最神奇的是宮澤理惠飾演的佐伯女士一線,由於原著中佐伯曾經灌錄唱片,當歌曲〈海邊的卡夫卡〉響起,裝着宮澤理惠的小型「玻璃箱子」(約29吋旅行箱大小)每每翩然而至,非常魔幻又有戲味。最後AB兩線交疊,各自偏執的世界得到大和解,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與其說,蜷川在《海邊的卡夫卡》中,完完全全擺脫「新編莎劇」集中文化交錯的奇觀式操作(如莎劇角色為日本古裝人,又在劇中展示日本傳統女兒節中的「雛壇」等);倒不如說,蜷川最終真正圓熟地展演出文學與劇場最純熟的探戈。
綜觀而言,單從一年一度的戲碼,足見林肯老早已非常準確地,找到她在國際表演藝術場域的位置和可能。歐亞劇場華山論劍,林肯藝術節2015完美落幕。
原載於《文匯報》文化版。
林肯藝術節(Lincoln Center Festival)為其年度重頭大戲,集中呈獻多項世界級戲碼。單從戲劇/劇場演出而言,已精采得令人目眩,包括愛爾蘭的《莎劇馬拉松》(DruidShakespeare:The History Plays)、英國《愚比王》(UBU ROI)及日本蜷川幸雄的《海邊的卡夫卡》(Kafka
on the Shore),皆囊括種種當代劇場表演的實驗可能。
先論《莎劇馬拉松》。《莎劇馬拉松》長達7小時15分,把莎士比亞的《查理二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編成四幕「歷史長河劇」。演員大體上依然是大台演繹,在場面調度上卻充份活用劇場靈活性,往往以四五名身披黑斗蓬的蒙面人加上光影、雷雨等舞台效果,營造出種種腥風血雨的戰爭場面。劇中亨利四、五世,別出心裁地讓女性擔綱,藉着女性脆弱剛強並置的特質,細緻呈現亨利四、五世身繫國家興亡的複雜情緒狀態。服裝設計方面尤其出色,大有金屬搖滾樂手與中世紀武士的混搭風格,儼如《泰特斯2012》和NTLIVE《Coriolanus》的況味。亨利五世部分,由一位女高音取代原著的歌詠團,清雅精準。相對而言,《莎劇馬拉松》自有其挑戰戲迷的成份,也實驗了中小型劇場(按:壽臣劇院大小)能否擔負「歷史長河劇」,而不失霸氣。
至於《愚比王》,則改編自法國著名戲劇家Alfred Jarry的同名之作。作為戲劇史上最滑稽的「象徵主義鬧劇」,《愚比王》的搬演一直緊扣國家與戰爭,然而,CHEEK BY JOWL《UBU ROI》完全把戰爭一轉而為家居戰爭,講述中產家庭請客期間遭賓客「入侵」,然後手握生殺大權的賓客再授權UBU爸、UBU媽管理家庭。於是一連串家居奇異場景出現,如燈罩加冕、錫紙作卷幅封疆裂土、茄汁噴白牆為大字報等等,無一不引人發噱。同時,劇中亦以種種夢幻、突變推展情節,使得節奏異常頻繁換段,直接挑戰觀眾想像力與感官。壓軸的《海邊的卡夫卡》,自然一如所料把全紐約的日本人都招引來朝聖。擅長改編莎劇的日本劇場界國寶級大師蜷川幸雄,繼找來藤原龍也演《哈姆雷特》,改編自村上春樹同名小說的《海邊的卡夫卡》,赫然邀得日本藝能界女神宮澤理惠,夥拍藤木直人等明星踏上台板。《海邊的卡夫卡》,也迅即成為2015年歐美亞洲巡演的重量級戲碼。
有別於莎劇,《海邊的卡夫卡》以當代小說的單雙節形式寫成,本來非常難以在舞台上搬演。蜷川幸雄巧施魔法,先用不同大小的「玻璃箱子」把小說中種種元素和場景「框」起來。描述到A線 (少年卡夫卡出走),有關A線的「玻璃箱子」便被推到台前;描述B線(懂貓語老人中田)時,B線的貓兒、貨車等又會狂飇趨前而至。最神奇的是宮澤理惠飾演的佐伯女士一線,由於原著中佐伯曾經灌錄唱片,當歌曲〈海邊的卡夫卡〉響起,裝着宮澤理惠的小型「玻璃箱子」(約29吋旅行箱大小)每每翩然而至,非常魔幻又有戲味。最後AB兩線交疊,各自偏執的世界得到大和解,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與其說,蜷川在《海邊的卡夫卡》中,完完全全擺脫「新編莎劇」集中文化交錯的奇觀式操作(如莎劇角色為日本古裝人,又在劇中展示日本傳統女兒節中的「雛壇」等);倒不如說,蜷川最終真正圓熟地展演出文學與劇場最純熟的探戈。
綜觀而言,單從一年一度的戲碼,足見林肯老早已非常準確地,找到她在國際表演藝術場域的位置和可能。歐亞劇場華山論劍,林肯藝術節2015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