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愛丁堡藝術節看到阿姆斯特丹劇團的《Oedipus》。《Oedipus》由英倫新晉導演Robert Icke編和導,並由Hildegard Bechtler擔任
Set Designer,打造廿一世紀伊迪帕斯。時裝版Oedipus從政,是選舉候選人,舞台上的選舉辦與倒計時時鐘,預示着Oedipus命運與投票走勢的相反走向。春風得意之際一切歸零、高峰墜落。空間之於戲如同土壤滋養着生命,舞台裝置不僅僅是景,更是擬真的先決條件。空間,決定表演藝術的規模大小,同時是意象和隱喻,邀請解通密碼的知音人,共同經歷從天真懵懂到歷劫紅塵的密室遊戲。
關於舞台空間美藝的研討,早在2017年夏天,西九文化區已與非常林奕華合辦「什麼是舞台」系列放映工作坊。從第一年「什麼是舞台:
空間會說話」,專注於阿姆斯特丹劇團十一部由舞台美學家Jan Versweyveld與導演Ivo van Hove合作的劇場作品;2018年「由文本到空間」,研討對象轉向柏林列寧廣場劇院(Schaubühne) 舞台美學家Jan
Pappelbaum為導演Thomas Ostermeier所設計的種種故事新編,聚焦於「文本vs 空間」;及至2019年,這個「空間-劇場」系列發展到第三屆,主角又變成具有多重身份的舞台美學家Anna
Viebrock。Anna Viebrock既是Set
Designer、服裝師、劇場導演,也是維也納藝術學院的老師。除了舞台上美藝,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她最常為之創作的表演藝術形式,分別是OPERA和MUSICAL THEATRE,作品每每要吻合音樂、節奏與歌唱表演的特質。另一方面,她在啟發學生創意和審美的軌跡,無疑是觀賞Anna作品的獨特進路。
首屆Jan Versweyveld部分,由於美學家酷愛攝影,在「空間會說話」強調四個舞台美學元素:身體與空間、混亂、過渡、燈光,從而投射出光與影、影像媒體與社會的關係。這些元素在舞台上變身livefeed、死亡直播和現代政治儀式。第二屆Jan
Pappelbaum的建築專業背景,讓他特別重視Set
Design所使用的材質和空間創造的功能。如《海達蓋伯樂》的落地玻璃與鏡子透視感所呈現的孤絕與寂寞;《理察三世》滿地泥土烘托主人公的內心掙扎,還有從天而降的懸吊米高峰帶來的明星感;《人民公敵》室內粉筆虛擬牆上傢俱線條,在公眾演說後卻把一切抹去。比照之下,Anna
Viebrock在作品的創發細膩,較諸更富有生活質感。
主理工作坊的林奕華由Anna Viebrock教師身份說起,談及Anna用詩集啟發學生的審美感受。詩的非線性思維,任由讀者在時間中旅行,謎語般的文字直指心靈感知。不論是舞台美學家、服裝設計師還是劇場導演,所建構的意象、畫面,促成觀賞上的審美基礎,產生情緒、情感記憶和切身感受。而Anna的舞台在物件、材料、線條,往往用上現實生活的熟悉材質。如《夢遊女》的群眾成了真正佈景;《藍鬍子城堡》刻意製造障礙阻擋觀眾視線,大家與女主角同樣被囚,看不清真相;《美麗的磨坊女》乾脆佈置斑駁牆壁,影射剝落的人生,並發展出眾人堆疊着在床上唱歌,儼如西方油畫群像;《Murx
Den Europaer》選取café隱喻國族,聚滿不起眼的一般群眾,審視柏林圍牆倒下後的群己關係,主旋律唱着德國打敗拿破崙的激昂之歌,人群中拿出袋錶的老頭,卻奏起格格不入的納粹黨黨歌。因此,Anna Viebrock不但是一位「空間詩人」,她為一齣戲創作的舞台空間更是一件訂製服,突顯出穿衣者的性格、經歷、態度和價值觀。
有別於第一、二屆,為了走進Anna Viebrock的空間美藝,林奕華請來郭家賜、龔志成等不同專業的藝術工作者,分別從服裝、音樂等角度,研討各個專業所重視的文化和切入點,探討如何使之轉化為舞台上可見可感的素材。如郭家賜談到DIY、Vintage、Ordinary幾個關於衣服的特質。Fashion與Reality、Fantasy密切相關,Vintage盛載着時間意識,Ordinary
is not really ordinary at all…Anna Viebrock相對於Jan Versweyveld與Jan
Pappelbaum,將一切物質條件推展得更細緻更具象,需要從更微小的蛛絲馬跡洞悉天機。我們,也需要具有更專業的洞察力,游弋於「空間詩人」的字裡行間,努力成為她的知音。
回到文首的例子,新編的《Oedipus》如何為觀眾開展伊迪帕斯經典的新世紀詮釋? 說穿了,舞台上的硬件和說故事的方法,使得觀眾「明明知道是假,卻被調動了真情實感」──「什麼是舞台」,就是「戲假情真」的創意和操作。
原載於《文匯報》文化版。
Anna Viebrock香港公開講座資料: https://www.westkowloon.hk/tc/whats-on/current-forthcoming/what-is-stage-space-as-poetry/chapter/public-seminar-2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