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屆香港藝術節剛於上周曲終人散。適逢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除了英國皇家莎士比亞的歷史長河劇《亨利四世上》《亨利四世下》《亨利五世》,以及鄧樹榮戲劇工作室的穿越版《馬克白》(Macbeth)。其中同樣由經典化身劇場版的,還有《簡愛》。
《簡愛》(Jane Eyre)改編自英國才女夏洛蒂勃朗特寫於十九世紀的同名小說,講述孤女Jane流離成長的一生,藉此突顯十九世紀英國女性的種種生存困境,最後並以女性自強、愛情大團圓作結。由於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的空間限制,要處理《簡愛》這個相對恢宏的故事,便得用上種種巧妙的劇場技法。劇場版《簡愛》工整精準,在「說故事」過程中,舞台上搭建的高台,每每是「規訓之地」,如醫院、學校等等;現實生活的情節如幹粗活,則在地面發生,使得社會規訓與原生態,有着類近於「上下隔床」的並時呈現。每次Jane遷移如寄宿或離校就業,均程式化地讓全劇演員在舞台中央,陪同Jane「原地跑步」,意味着她的穿州過省。
劇場版《簡愛》的第一幕Jane出生的場景中,醫護人員接生時高呼'she is a girl',眾人抱着一團淺灰色布,象徵Jane的呱呱墮地;淺灰色布張揚開來,套在女演員身上便是Jane出場後的第一件衣服。Jane所演繹的女性成長主軸,從第一場伊始,所有衣服皆是由別人輪流替她套上;直至畢業成年後,她才親自穿上衣服,有着女主人公的自我意識的成長。結局末段,歷盡艱辛的Jane再與愛人在一起,結婚生女。劇場版《簡愛》大膽改動了原著中Jane生男孩的情節,改為生女孩。不但讓高喊'she is a girl'的場景貫穿首尾、遙相呼應,亦在在預示的女性命運的循環(抑或有所逆轉),饒有深意。
至於本屆香港藝術節最大的驚喜,更是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的德國柏林電台合唱團(Rundfunkchor Berlin)的《人之安魂曲》。沒有宗教信仰、吃粵語流行曲奶水長大的我,理應對聖詩類的音樂表演形相當無感,卻從沒想過人聲合唱團的展演,竟然可以是這樣的。
《簡愛》(Jane Eyre)改編自英國才女夏洛蒂勃朗特寫於十九世紀的同名小說,講述孤女Jane流離成長的一生,藉此突顯十九世紀英國女性的種種生存困境,最後並以女性自強、愛情大團圓作結。由於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的空間限制,要處理《簡愛》這個相對恢宏的故事,便得用上種種巧妙的劇場技法。劇場版《簡愛》工整精準,在「說故事」過程中,舞台上搭建的高台,每每是「規訓之地」,如醫院、學校等等;現實生活的情節如幹粗活,則在地面發生,使得社會規訓與原生態,有着類近於「上下隔床」的並時呈現。每次Jane遷移如寄宿或離校就業,均程式化地讓全劇演員在舞台中央,陪同Jane「原地跑步」,意味着她的穿州過省。
劇場版《簡愛》的第一幕Jane出生的場景中,醫護人員接生時高呼'she is a girl',眾人抱着一團淺灰色布,象徵Jane的呱呱墮地;淺灰色布張揚開來,套在女演員身上便是Jane出場後的第一件衣服。Jane所演繹的女性成長主軸,從第一場伊始,所有衣服皆是由別人輪流替她套上;直至畢業成年後,她才親自穿上衣服,有着女主人公的自我意識的成長。結局末段,歷盡艱辛的Jane再與愛人在一起,結婚生女。劇場版《簡愛》大膽改動了原著中Jane生男孩的情節,改為生女孩。不但讓高喊'she is a girl'的場景貫穿首尾、遙相呼應,亦在在預示的女性命運的循環(抑或有所逆轉),饒有深意。
至於本屆香港藝術節最大的驚喜,更是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的德國柏林電台合唱團(Rundfunkchor Berlin)的《人之安魂曲》。沒有宗教信仰、吃粵語流行曲奶水長大的我,理應對聖詩類的音樂表演形相當無感,卻從沒想過人聲合唱團的展演,竟然可以是這樣的。
甫進入香港大學陸佑堂,舞台階梯上已有一個長方形、鋪上白米的聖糟或祭壇,禮堂舞台上也備着幾具韆鞦。觀眾進場前老早便被安排脫去鞋子,場內並無觀眾席,大家隨意走動或席地而坐。正在好奇東張西望之際,幾十位「聲音演員」就在我們身旁遊走,穿著亦跟觀眾無異。第一首樂曲〈哀慟的人有福了〉美聲一唱便如同天籟,四五十位歌者便如人肉環迴立體聲,隨時在身前身後前畔響起,偶然四目交接,刺激又溫暖。第二首樂曲〈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女高音由其他團員抬到聖糟/祭壇上躺着。「沉睡」中,團員圍繞着女高音肉身繼續高唱,部分歌者更走上舞台盪韆鞦唱下去,所謂和諧美好,由聽覺、視覺這些感官啟動了想像力,突然「天堂仙境般的畫面」用聲音築構起來了!
「沉睡」的女高音在第五首樂曲中翩然離去,彷佛超越肉身的性靈飛昇。第六首樂曲〈在這裡我們本沒有常存的城〉,男中音高唱後,舞台赫然出現一群合唱團小朋友,童音唱着聖頌,新的生命生生不息。中後段合唱團團員合力搬動鋼琴,觀眾便坐在團員鋪上的白布,並接過團員遞上的墊子,觀眾便如野餐般把視線從舞台轉向禮堂中心,圍坐鋼琴。合唱團團員依舊穿梭於地面,忽左忽右、後發先至,全在倏忽之間。最後全場燈滅,萬籟俱寂,完全歸零,想像無限。謝幕時,觀眾夾道鼓掌歡送團員。謝幕後,我們又與合唱團團員一同離場,走在地鐵走道上,整件事非常「人」,觀眾所見的都是「溫暖的臉龐」,表演者與觀賞的區隔彷彿已然不存在。
整個《人之安魂曲》的觀賞經驗所重拾的「人」的感覺,已超越過往所有正襟危坐的表演藝術。然而,《人之安魂曲》的表演性、劇場化依然是非常強烈且經過精心設置的。表演者與觀賞者之間的邊界不斷在流動,或是台上台下,或是中心邊緣,或是十面埋伏點點滴滴散落四周。與其說《人之安魂曲》是一場人聲合唱團的表演,倒不如說是一次流動音樂劇場,成就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心靈悸動。
原載於《文匯報》文化版。
「沉睡」的女高音在第五首樂曲中翩然離去,彷佛超越肉身的性靈飛昇。第六首樂曲〈在這裡我們本沒有常存的城〉,男中音高唱後,舞台赫然出現一群合唱團小朋友,童音唱着聖頌,新的生命生生不息。中後段合唱團團員合力搬動鋼琴,觀眾便坐在團員鋪上的白布,並接過團員遞上的墊子,觀眾便如野餐般把視線從舞台轉向禮堂中心,圍坐鋼琴。合唱團團員依舊穿梭於地面,忽左忽右、後發先至,全在倏忽之間。最後全場燈滅,萬籟俱寂,完全歸零,想像無限。謝幕時,觀眾夾道鼓掌歡送團員。謝幕後,我們又與合唱團團員一同離場,走在地鐵走道上,整件事非常「人」,觀眾所見的都是「溫暖的臉龐」,表演者與觀賞的區隔彷彿已然不存在。
整個《人之安魂曲》的觀賞經驗所重拾的「人」的感覺,已超越過往所有正襟危坐的表演藝術。然而,《人之安魂曲》的表演性、劇場化依然是非常強烈且經過精心設置的。表演者與觀賞者之間的邊界不斷在流動,或是台上台下,或是中心邊緣,或是十面埋伏點點滴滴散落四周。與其說《人之安魂曲》是一場人聲合唱團的表演,倒不如說是一次流動音樂劇場,成就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心靈悸動。
原載於《文匯報》文化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