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星期三

洛楓《迷城舞影》書評 (2016.05.20)


表演藝術評論人,一直是文化藝術圈子裡的稀有動物。箇中關竅在於「表演藝術評論」,通常涉及非常龐大深厚的專業「詮釋和評價」的背景,還有技藝和判斷。剛獲藝發局頒發藝術家年獎(藝術評論)的洛楓,在2015年出版《迷城舞影》舞評集。從「女媧煉石的舞姿: 舞評寫作的理論與實踐(自序)」的藝評入門、「舞評示範」,到末篇「我是藝評人」的身份意識---都在在展現出《迷》既是一名舞評人的自況,也是如何實踐「論述權力」的文化體現。

《迷》是洛楓多年來舞評文章的選輯,同時是她面對本土、國際種種舞蹈文本的反思、詮釋和回應。它們有的脫胎自著名文學作品、有的是性別論述的倒影、有的深懷香港情志、有的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甚至有一系列香港環境舞蹈,及海外著名舞團名作如雲門舞集和翩娜包殊的名作等。《迷》實在非常貪婪地、縱向橫向地系統化了香港舞評人不得不「過度活躍」的觀演經驗。

最具「洛楓本色」自是一系列專業舞台/劇場/舞蹈概念的旁徵博引。如援引歐洲表演藝術奠基者RUDOLF LABAN的「舞蹈劇場」形構,來探討陳敏兒《牆44》舞蹈與戲劇元素的輕重問題;馬才和《昏迷2》的懸浮舞蹈場面,令人聯想起西西「浮城」意象;《直言不諱》與《拼圖》則被看出羅蘭巴特《戀人絮語》中,身體與情緒之間迴響激盪般的微妙反應。「番外篇」更拆解台灣無垢舞蹈劇場的「儀式劇場」如何模仿動物的祭儀、雲門二《斷章》的「重複」和「解構」美學、翩娜包殊《康乃馨》的性別權力遊戲、艾甘漢《思想伊戈》的星狀結構如何散射出過去百年歐美文藝思潮等等。因此,《迷》不僅僅是「舞評示範」,也是一次重要的「洛評示範」。

原載於《香港01》書評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