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星期五

《文化KO》--益力多與檸檬茶之間──《港漂十味》《北漂十記》(2013.01.25)




不知從何時開始,中港關係緊張得如此你死我活,蝗蟲、雙非、自由行、搶奶粉、搶益力多、光復上水天天新款。前陣子連我的學生都說,大陸盛傳益力多有豐胸神效、紙包檸檬茶又能壯陽,這些飲品很快就會被搶購而絕跡香港,誰叫蝗蟲多成這樣子。中港,關係千絲萬縷得怎也說不清,「血濃於水」似是肉麻當有趣;借用周蕾的說法,說中港是「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可能又有人嫌太過「國王的新衣」。中港,在益力多與檸檬茶之間,還有什麼可能性?最近香港的《兩地書》面世──《港漂十味》《北漂十記》──可能會為我們開拓更寬闊的視野。

《兩地書》一名,脫胎自魯迅與夫人許廣平在二十年代,由師生關係到感情萌芽的一系列通信。後來魯迅親自揮筆,把這些通信重新抄錄,作為留給兒子周海嬰的禮物,這就是著名《兩地書》的故事。如今《港漂十味》《北漂十記》以《兩地書》為系列名稱,就是以兩兩相隔的兩地人物視點為核心。「港漂」意指從中國大陸到香港來找尋機會的中國公民,「北漂」則指由香港北上發展的香港人。《港漂十味》《北漂十記》分別找來十個個案,探索中港之間,或推或拉的張力,血肉之軀在城市中漂流的心路歷程,從而摸索出香港這個傳統移民城市,一直在華人世界所扮演的角色。兩本書,一進一出,其實都在書寫香港。

先談《北漂》。《北漂》由香港「北漂」傳媒人盧燕珊主編,走訪從香港漂流到神州各地的大學教授程美寶、電影美指吳里璐、文化人李照興、設計師鄭志銳、九十後戴偉強等。當大家都以為「賺人仔」很風流,《北漂》解開美麗的誤會──「港慫」可能很窩囊,「北漂」其實不是那麼漂?──當中最深刻的是國內不同地域之間作風和美感上的差距,鄭志銳指出大陸所謂的「歐式美式」原來是宮廷古典風和COUNTRY LOOK,跳躍地啃下閉鎖三十年的品味,難免脫節。戴偉強談北大體制原來很中學,學生中也有類近雙非嬰兒的「假香港人」。吳里璐透露電影服裝語言如何隱藏香港身份的秘密,一對波鞋和一條牛仔褲竟然是「香港人」的密碼。最有趣的是,程美寶入職中山大學時被要求填「幹部履歷表」,要在共產黨、民主黨派、無黨派、群眾幾個選項中,交代「政治面貌」。




香港普遍有着「恐共」情緒,尤其經過反國教一役,香港人都很難接受那「進步團結無私執政黨」治下的國土,對所謂「中國大陸」更只停留在毒奶粉等負面印象。然而,大家在《北漂》中窺見文化差異的細節,「北漂」如何在天朝大國的種種精神作風下變通走位,沒有太重的思想包袱卻又見招拆招。相對之下,《港漂》個案背後的「國民性」複雜得多──「若從『推』或『拉』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決定,他們大都經歷了一次隨着香港與內地經濟實力此消彼長,『推』與『拉』的因素倒轉過來的過程。」

《港漂》由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呂大樂主編,記錄下十個被「拉」進來香港的內地人故事。他們大多是從香港的大學畢業,又以專才身份留下工作再展開生活。漂在香港,有的紮下了根,有的還在逐波而行,各有喜與愁。有人第一眼就愛上香港,視香港為家;有人狠狠打拼,白手起家拼出一間公司;有人經逢歧視,發現還是要與香港保持距離;也有人看到香港發展的瓶頸,最終選擇帶着在香港練就的本領回歸母國施展抱負。「港漂」面對身份、機遇、家庭、生活壓力,固然都不容易。有趣的是,大部分故事開首對「來港」,都不乏一種「光宗耀祖」和「吐氣揚眉」的微妙心理(香港人實在很難想像我們到歐美留學,竟會有「光宗耀祖」和「吐氣揚眉」的心態!),較少觸及對中港關係的評價,反而大量追述在謀生和物價的原生態體驗,致使若干個案粗看儼如電視劇《他來自潮州》一類赤手空拳打拼的勵志片。

在香港傾瀉着不少「本土論述」的歷史時刻,《兩地書》的出現令人讀來饒有興味。當中的階級性自是有反思的必要,港人接受的「港漂」是否就是那些體面的專才、在書中高喊青春無悔的來港「成功人士」?所謂「香港人」的定義,是否要加入「新香港人」的元素?──選擇留港的不是因為走難,而是一種文化、身份、生活質素的選擇。當一個簡體字餐牌也能挑動本土的敏感神經,《兩地書》,可能是香港人對於中港重新思考的另一個起點。


原載於《蘋果日報》文化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