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星期五

《雨傘見聞錄》 立此存照 (2016.10.28)

就在九月廿八日,即雨傘運動催淚一周年,我在朋友的書店裡接觸到畫冊《雨傘見聞錄》。隨手翻了翻這本厚厚的畫冊,很快便被當中童稚的筆觸吸引。它的畫風樸拙、線條簡單、比例獨特,彷彿是小學或初中時期,同學在課本上塗鴉的原子筆畫模樣。


再翻到封底,才知道這部《雨傘見聞錄》原是《夏慤村聲》(: 雨傘運動時在佔領區免費派發的刊物)SIMON CHOW合作的出版計劃成果之一。這兩年來,《夏慤村聲》先後出版三部關於雨革的書籍,分別是《夏慤佔領圖》、《雨傘尋人圖》與《雨傘見聞錄》。其中《雨傘見聞錄》以248幅黑白單線畫,描繪並記載整個雨傘運動的前因後果。包括2013年佔中三子發表「佔領中環」的概念,到2014年雨傘運動爆發,到2015年佔領結束後的政改流產。《雨傘見聞錄》如實又如幻地紀錄了在金鐘、銅鑼灣、旺角、尖沙咀四個佔領區發生的大小事件、地點、人物,書末更寄語讀者,雨傘運動是一生難忘的經歷,打開一把雨傘,就是打開一個新香港。


《雨傘見聞錄》的創作人SIMON CHOW原是一位患有自閉症的畫者,對雨傘運動所捕捉的角度異常有趣: 〈遠離否則開槍〉把新聞攝錄機都畫入畫中而市民顯得特別弱小、〈榴槤乜乜乜〉的藍絲帶水果哥的水果刀超級誇張、〈朱經緯的手〉把武器畫成手臂的延伸、〈等埋發叔〉中立法會的長樓梯,一切都在在提醒着我們,79天的佔領並沒有煙消雲散。恰恰相反,不論是香港公民意識層面的覺醒、公民社會的參與,乃至香港與兩代殖民者之間的關係的重新反思,雨傘運動絕對為香港史寫下重要的一頁。《雨傘見聞錄》立此存照。



原載於《香港01》書評欄。

2016年10月22日星期六

《敢觀舞台》──尋找湯顯祖與澳門的情與事──澳門國際音樂節《香山夢梅》(2016.10.22)

每年講授中國戲劇史,湯顯祖和金聖嘆都是最令人雀躍的課題。事關湯顯祖和金聖嘆分別是創作人和評論人的夢想。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固然以一個「情」字寫下「明傳奇」里程碑,金聖嘆的「金批才子書」更是評論人才情如何照亮作品的示範作。湯顯祖的作品和事跡在「逝世四百周年」的2016再度被注視,傳說湯顯祖在1591年的一次訪澳「自由行」,為後來撰寫《牡丹亭》帶來靈感。1598年問世的《牡丹亭》柳夢梅部分,如第六齣〈悵眺〉、第廿一齣〈旅寄〉、第廿二齣〈謁遇〉,均出現「香山奧」或「香山嶴」的描寫。「香山奧」或「香山嶴」,也就是今天的澳門。2016澳門國際音樂節《香山夢梅》,就以這段事蹟為故事骨幹,想像出1591年湯顯祖在澳門與葡籍女孩的一段似有還無的感情,為《牡丹亭》編作前傳。


《香山夢梅》是一齣原創的三幕室內歌劇,以普通話為創作語言。三幕結構類近於中國傳統說書話本的入話、正話、結詩。「入話」引述湯顯祖對「情」的重視,藉湯第一身強調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核心情志。故事收束時,BACKDROP投影出現《牡丹亭》〈尋夢〉的著名唱辭,並以此為「結詩」。《香山夢梅》的「正話」部分,原是回憶舊事,內容大部分皆從《牡丹亭》若干片段和故事內容「後設」而來。包括湯顯祖在葡萄牙人進佔澳門約四十載時,在澳門邂逅葡籍女孩瑪利亞。湯顯祖不諳葡文發音,折衷把瑪利亞喚作「梅」; 瑪利亞同樣不懂中文,戲稱湯為TOM JOE。湯為感謝梅答應做嚮導帶他遊澳,送上細細柳枝作見面禮。因此,「柳」即是湯的自稱。「柳夢梅」三字,也就是一段異國情緣的密碼。


有說《牡丹亭》乃是第一部把西方人物和商品搬上中國傳統戲曲舞台的作品。《香山夢梅》的「正話」第一場,即把湯顯祖置身於當時澳門港的市集中,點明澳門的商賈文化與中土迥異。16世紀的澳門,歷史上的確是龍涎香的重要採購點,市集中的香料、酒水等極受歡迎。歌劇中的湯顯祖對新鮮的繁華世界相當好奇,樣樣都想要卻身無分文。於是,《香山夢梅》借題發揮,謂善心葡女瑪利亞同情湯無財無伴,領着湯到葡萄牙天主教來華傳教的第一座教堂大三巴祈禱。這部分明顯取材自《牡丹亭》對「大三巴牌坊」的記載:「一領破袈裟,香山墺裡巴。多生多寶多菩薩,多多照證光光乍。小生廣州府香山墺多寶寺一個主持。這寺原是番鬼們建造,以便迎接收寶官員。茲有欽差苗爺任滿,祭寶於多寶寺菩薩前,不免迎接。」(二十二齣《謁遇》)


《香山夢梅》讓「梅」在唱辭中向湯解釋聖母、聖嬰的故事,謂聖母襁褓中的嬰孩,後來流盡寶血成為世人的救主。湯似懂非懂,「梅」於是帶他到井邊看井裡二人的倒影,解說真幻、夢覺之間難以說得清,你說現今是真,豈知來日才是真,此刻只是夢一場? 又或許夢才是真,覺才是夢? 《香山夢梅》把這一場的「夢覺之辯」,鋪墊為《牡丹亭》「夢中人」、「夢中情」、「幽媾」的基調,把夢境比人間世更無邊無際、任人馳聘的真意道出。說不定湯顯祖亦有所觸動,在後來《牡丹亭》男主角柳夢梅的背景大造文章。柳夢梅既是柳宗元的後代,也是嶺南書生,就近到澳門尋找到欽差苗老爺的資助,才得北上趕考。《香山夢梅》的「梅」在歌劇一直沒有忌諱早有愛郎,可惜因戰事未能團聚,末段毅然放下一切赴歐尋人,臨別時贈送湯顯祖自畫像一幀。匆匆一別,七年後傳來「梅」的死訊,才知死生契闊,湯惟有沉醉於畫中人。這又彷彿故意讓湯迷胡思亂想,未許不是這畫卷,才有了「拾畫」「叫畫」的柳夢梅。


想當然的是,《香山夢梅》有着在歌劇唱辭與《牡丹》原辭之間,穿越中西古今說唱來遊戲的意思,縱是「後設」亦盡量牽繫到湯顯祖的詩文劇作。「梅」作為湯顯祖和《牡丹亭》前衞意識的繆思,《香山夢梅》大量運用善於抒情的詠嘆調,配以白話、敘事為主的現代文辭。最後,《牡丹亭》〈尋夢〉的唱辭在舞台投影中如雪片墜落──「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TOM JOE永遠是紅塵中的折柳人。

原載於《文匯報》文化版。

2016年10月3日星期一

林夕如何知情識趣 (2016.09.30)

一次讀書會聚會中,讀友帶來香港承真樓出版的宋書《香譜》點校本,《新纂香譜》由深諳香道的林夕寫序。序文〈有暗香盈袖〉不但強調與書道茶道並列的香道,乃是中國士大夫文化的一環;也對薰香品香的「心習」侃侃而談、機智幽默。〈有暗香盈袖〉重新激起我對「香港詞神」林夕在生活哲理上的興趣。在紛紛擾擾的2016年夏天,一系列「林夕心簡」成了我的枕邊書。

「林夕心簡6」的《知情識趣》開宗明義,把兩組動賓結構詞語「知情」「識趣」組成的四字詞重新詮釋。「知」即認識/了解、「識」是見識和佛家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自我意識、潛藏意識。「情」除了感情,還有心情、詩情、國情、物情、最有趣的事情。「趣」是生趣,從有趣到成為興趣,得到樂趣,再去到升級版:情趣。《知情識趣》展示着林夕對周遭世界的細味、好奇和聯想。

〈借佛珠戒煙〉笑談把玩佛珠排遣無聊,與禪宗公案「燒佛()取暖」異曲同工。〈怪胎的煲劇法〉講述煲電視劇《張居正傳》時,興奮翻閱張居正的「前上司後政敵」高拱力數對方罪狀的《病榻遺言》,自家大玩歷史、小說、電視劇版本的對照遊戲。還有〈人死為大〉,原來林夕老早注意到譚嗣同與戊戌變法的故事,談及譚嗣同時感慨:難道沒有死一個人的事故,就不成故事,沒有故事,就不成事件?」對於「殺身成仁」的疑惑,完全對應了林夕最近為麥浚龍所寫〈劊子手的最後一夜〉的點題句「聽說戊戌驚變你本可以走,你仰首,我顫抖」。《知情識趣》更把林夕〈櫻吹雪〉全詞印在書中扉頁。大概「櫻吹雪蕩誰在飛,飛花入泥泥內有花氣」的文字遊戲,才是「知情識趣」的極致。「知情識趣」要有閒情,也要有才情。


原載於《香港01》書評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