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星期三

《詞話詩說》--最好的時刻(2013.05.28)


2012年年底,電影《孤星淚》叫好叫座,觀眾大都為着片中青春的叛逆、革命的浪漫感動不已。尤其片末法國大革命成功一剎,所有受苦受難的英魂乍現,一同唱歌慶祝終於革了法國舊社會的命,守得雲開見青天,步入自由博愛的新世界。電影《孤星淚》以歌劇加音樂劇的表演元素,來呈現一個革命故事,順理成章地,自然要在所唱的歌曲中大談革命理想。香港粵語流行歌曲在《孤星淚》之後,誕生了一首不論旋律、內容和意境也相當「孤星淚」的作品,那就是「周博賢+謝安琪」的〈最好的時刻〉。

踏入2013,繼〈你老闆〉後,最得民心的香港粵語流行歌曲,便要數到〈最好的時刻〉。〈最好的時刻〉由周博賢執筆,題旨脫胎自狄更斯《雙城記》的開卷名言:「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大談亂世中的革命理想──「置身於廣場上 在鏗鏘演說中宣佈 懷內有個夢 理想多麼好 孩子終可拍掌 歧視已關進地牢 仁愛自由全遍佈 對抗壓迫那一仗 有你迎著上~ 當危難來到 四週充斥苦痛哀號 希望亦來到 你挺身擊倒了恐怖 這時侯來到 最差一刻等我改造 岩隙窄路 盡處能見樂土」

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舉行演講會,公開宣揚非暴力改革,並且侃侃陳詞,推動真正的種族平等和解放。其中「I HAVE A DREAM…」,便是他在演說中描述對於黑人與白人有一天能和平且平等共存的遠景時,不斷重複使用的一句發端語。該演講並使美國國會在1964年通過《1964年民權法案》,並宣佈所有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政策。而在〈最好的時刻〉的開首幾句,周博賢便勾勒出這場演說的美好圖景,期望有一天世界上再沒有歧視,人們真正可活於仁愛自由的樂土。以史為鑑,萬事萬物總是物極必反,禍福更是雙生子,最壞的時刻也是黎明前的黑暗。說不定,大崩壞背後,就是美好新世界──

「燃燒一生能量 做伸張公義的酵母 還用了性命 換世間的好~ 那管槍聲再響 難敵過陡峭浪濤 承繼後人齊湧到 哪會怯於那一槍 靈魂迎著上~ 當危難來到 四週充斥苦痛哀號 希望亦來到 你挺身擊倒了恐怖 這時侯來到 最差一刻等我改造 岩隙窄路 盡處能見樂土 愈是迫壓 圍牆再高 抬頭更驕傲 強人未老 這時侯來到 已太糟不可更糟~」

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正如過去的一個月,香港碼頭工潮突顯的貧富懸殊、勞工未能得到保障的基層待遇,藝術發展獎頒獎台上碼頭工人現身發聲,一切都無處不是陰影。因此,〈最好的時刻〉把場景帶回《孤星淚》般的時代氛圍,把我們處身的世界,想像為一個更危急存亡之秋,描繪革命先驅為世間的好,挺身而出,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正如《孤星淚》中的革命志士,願意以有限的生命換取人們長遠的幸福。有時候,真正的仁愛自由的世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好的時刻〉借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說法:「燃燒一生能量 做伸張公義的酵母」。

「酵母」一詞,可能是香港粵語流行歌曲中的稀客。究竟什麼是「酵母」?「酵母」是一類單細胞真菌。據悉,真菌種類有12萬,中國有4萬餘種,廣泛生長在營養豐富且潮溼的環境中。酵母經常被用於酒精釀造或者麵包烘培行業。4000年前,古埃及人已經開始利用酵母釀酒與製作麵包了;中國在殷商時期(約3500年前),古人已利用酵母釀造白酒。簡單來說,酵母就是一種催化劑,可以從中誘發食品乃至工業生產。「燃燒一生能量 做伸張公義的酵母」,意指志願者革命者願意成為革命先鋒,扮演改變世界的推動者、催化劑。

最後,〈最好的時刻〉歸結到這一刻已是最好的時刻──「這刻經已到 在各種崗位裡上路 這時侯來到 最好的一刻裡起步 群魔亂舞 人性更見美~好 遙遠處有樂土 信心一起擁抱」──說實話,我不知道〈年少無知〉之後,已多久沒有「非情歌」成為流行榜冠軍歌。然而,〈最好的時刻〉的確標誌着這一刻的社會情緒和求變之心,昂然擠身電台NO.1。

〈最好的時刻〉

曲/ Cousin Fung@goldEN
詞/ 周博賢 唱/ 謝安琪

置身於廣場上 在鏗鏘演說中宣佈 懷內有個夢 理想多麼好 孩子終可拍掌 歧視已關進地牢 仁愛自由全遍佈 對抗壓迫那一仗 有你迎著上~ 當危難來到 四週充斥苦痛哀號 希望亦來到 你挺身擊倒了恐怖 這時侯來到 最差一刻等我改造 岩隙窄路 盡處能見樂土 燃燒一生能量 做伸張公義的酵母 還用了性命 換世間的好~ 那管槍聲再響 難敵過陡峭浪濤 承繼後人齊湧到 哪會怯於那一槍 靈魂迎著上~ 當危難來到 四週充斥苦痛哀號 希望亦來到 你挺身擊倒了恐怖 這時侯來到 最差一刻等我改造 岩隙窄路 盡處能見樂土 愈是迫壓,圍牆再高 抬頭更驕傲 強人未老 這時侯來到 已太糟不可更糟~ 這刻經已到 在各種崗位裡上路 這時侯來到 最好的一刻裡起步 群魔亂舞 人性更見美~好 遙遠處有樂土 信心一起擁抱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2。

2013年5月27日星期一

《詩珏失調》:對話(十五)──向政府說不(2013.05.23)


詩珏失調 | 梁偉詩、黃津珏

對話(十五)

詩:向政府說不


過去兩周,香港新聞日日新鮮日日金:廉政告急、佔中義工被低調通緝、碼頭工潮持續四十天之久、藝術發展獎頒獎台上碼頭工人現身發聲,一切都無處不是政治。正如坊間老笑話──你不關心政治,政治卻很關心你──我們都彷彿處於無物之陣。最要命的,還是那種「政治上無出路、文化才政治起來」的山雨欲來。正如去年叫好叫座並載譽重演的《達明一派兜兜轉轉演演唱唱會》,恰恰便是「食」正新特首上台、西環治港疑雲密佈的社會低氣壓;part two更邀得反國教先鋒學民思潮上台獻唱,新鮮滾燙得儼如反國教造勢大會。結果,達明一派一連兩回都姿態絕佳,贏盡人心。

2012的特首選戰前後,也催生了〈天地會〉〈動物農莊〉和〈不要在黑暗中死去〉等政治諷喻相當鮮明的作品。最近,香港粵語流行曲繼〈你老闆〉後的話題作,依然是大走政治路線的〈最好的時刻〉。謝安琪〈最好的時刻〉,由周博賢執筆,題旨脫胎自狄更斯《雙城記》的開卷名言:「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大談亂世中的革命理想──「最差一刻等我改造 岩隙窄路 盡處能見樂土 燃燒一生能量 做伸張公義的酵母 還用了性命 換世間的好」。我不知道〈年少無知〉之後,已多久沒有「非情歌」成為流行榜冠軍歌,姑勿論動聽與否,〈最好的時刻〉的確標誌着這一刻的社會情緒和求變之心,昂然擠身電台NO.1。

2013的香港粵語流行曲,也密集地出現了「都市懷舊化」的情緒傾向。〈皇后餐廳〉〈快樂鐳射舖〉〈音樂殖民地〉〈msn大爆炸〉集體大懷舊,悼亡對象包括舊食肆、影音店、音樂雜誌和網上聊天系統等等。明顯地,在急促都市變遷乃至地產霸權的陰影下,不但法治廉潔的香港正逐漸褪色,就是最庶民、最日常生活化、被認為「最唔政治」的香港,也一點一滴地「被消失」。流行曲作為民間紀綠中傳播力最廣的媒體,彷彿也不得不「仗義執言」,向政府說不。正如「佔中死士」女作家陳慧所言:「我唔見咗我個香港…這裏有一種無力感,我們大聲呼喊,卻不被聽見。」因此,與其說香港藝術文化愈來愈政治化,毋寧說這是社會困獸鬥的倒影。

原載於《陽光時務周刊》第56期。



詩珏失調:
梁偉詩-流行歌詞分析員、文化評論人、香港電台《思潮作動、文明單位》主持
黃津珏-獨立音樂人、文化監察成員、Hidden Agenda搞手

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詞話詩說》--逆蒼生(2013.05.14)



K友見我在卡拉OK喜歡選唱麥浚龍的歌曲,都大表驚訝。流行歌詞分析員的職業病之一,每每就是接觸一首新歌之時,首先會注意它的創作班底,特別是作詞人是誰誰誰。而我在卡拉OK的認知段數,已達「以詞人為單位來選歌」的級別。更有甚者,會特別選唱認為寫得特別好的詞來唱。基本上除了HIPHOP,的確唱過不少我在敝欄寫過的歌曲。有一次我乾脆全選JUNO大串燒,〈超生培慾〉、〈紙箱國〉、〈吃鯨魚的人〉、〈耿耿於懷〉、〈有人〉、〈沒有人〉、〈雌雄同體〉。評論過的一字一句,再用自己的聲音唱出來,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兒。不過我想,所以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JUNO作品通常都是「非典型」流行曲。

麥浚龍作品從2008《Words Of Silence》《WHY》、2009《天生地夢》、2010《Nothing Lasts Forever》、2011《無念》,都大量盛載在流行音樂工業難以言說和實驗的歌曲。近年麥浚龍還有一個有趣的計劃,就是每年皆與一位女歌手合作一首相對另類的歌曲,去年就誕生了與關淑怡合唱的〈鎖骨〉。王雙駿與黃偉文寫出了欲望流瀉的「非情歌」──「不必從頭 七孔四肢 摸通摸透 感官互動 哪需要動刀解剖 生張熟魏 但願憑眼光邂逅 點到一個點即會收」。2013年,就有JUNO與林二汶的另一首「非情歌」〈逆蒼生〉。由甯浩基與林夕跨刀,擦出出世火花──

「人站到太直 正好跪人 又截斷脊骨 打造神 神造了偶像 教主勾魂 恨那件法寶 全人類俯首獻贈 人成就主人 馴服眾生 像螞蟻聯群覓食之後 凡事不過問 寧願變孤魂 寧犯眾憎 違大勢 叛教規 抗聖旨 不甘安分 看生似草芥怕死又 勇於自刎 誰願置身眾生 (誰合作 塗炭億兆蒼生 其實是眾生) 奴隸佩服螻蟻(笑話)就算天闊地大也像 牢獄裡 期望有救世主多興奮 難得和枷鎖合襯」

林夕在〈逆蒼生〉開篇單刀直入,描繪世人為人所驅役的奴僕形象。詞中非常露骨的坦言人類有奴性,會跪人、沒有腰骨,甚至一切只朝着神祗偶像盡忠。像世上的邪教教眾一樣,不分是非便為教主所馴服。〈逆蒼生〉膽識過人,一針見血地指出奴性只會助紂為虐、「成就主人」。可是,大眾只流於原生態的覓食和生存,凡事不過問,對自身所處的世界毫無反思。〈逆蒼生〉的主人公卻對當中的「群己關係」有深刻的思考,自嘲「寧願變孤魂 寧犯眾憎…不甘安分」,表面上是怕死的草芥和螻蟻,實則上卻不願隨波逐流、不甘流於面目模糊的眾生,也就是詞中的題旨「逆蒼生」。

近乎條件反射,〈逆蒼生〉馬上令人想起魯迅的《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有些「聰明人」原來竟是高級「奴才」,故謂「誰合作 塗炭億兆蒼生 其實是眾生」!林夕筆下的主人公儼如魯迅筆下的「傻子」,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要走異地行異路。若非如此,即使天大地大也像處身牢獄裡、身繫枷鎖。〈逆蒼生〉第二部分更是青春叛逆,在崇尚權威和崇拜教主的語境下,一連串地吶喊着──

「寧罵我 賊臣 歧視聖人 不稀罕擠身到蟻民內 難辨認身份 (誰稀罕被御賜我自身 福份)寧罵我 不群 訕笑指引(我 不群 訕笑指引)不跟拍子朗誦不唱和更像人 我自滅自生 (不跟拍子唱頌禮義廉恥於跟人 蒙受聖恩) 誰願靠 萬民 來護蔭 反了天 迕逆了 反了海 僭越了 反了感 作悶了 反了檯 作亂了 反了音 反眾心 作孽了 作樂了 反眾聲 作別了 決裂了 背叛了 鬆了綁 我做我 我做我 得永生 我跪我 信朕」

與眾不同的路註定是難行的,「歧視聖人 不稀罕擠身到蟻民內 難辨認身份」的結果自然是被罵、被孤立,被扣上「賊臣」、「不群」的罪名。矯矯不群,原是多美好的姿態,在奇異的世界裡,竟是翻江倒海的「異類」。這裡,〈逆蒼生〉以廣東口語寫出了如哪叱的動靜──「反了天」、「反了海」、「反了檯」和「反了音」。其中「反了檯」也就是廣東口語中的「反檯」,意指翻臉,非常生動有趣。於是,〈逆蒼生〉把青春叛逆,歸結到「我做我」,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其實,不管是〈鎖骨〉還是〈逆蒼生〉,也是近年香港流行歌曲中的另類,非主流、實驗、破格,甚至略帶晦澀。無懼挑戰高難度的話,不妨就在K房唱唱吧。

〈逆蒼生〉

曲:甯浩基
詞:林夕
唱:麥浚龍&林二汶

人站到太直 正好跪人
又截斷脊骨 打造神
神造了偶像 教主勾魂
恨那件法寶 全人類俯首獻贈

人成就主人 馴服眾生
像螞蟻聯群覓食之後 凡事不過問
寧願變孤魂 寧犯眾憎
違大勢 叛教規 抗聖旨 不甘安分

看生似草芥怕死又 勇於自刎 誰願置身眾生
(誰合作  塗炭億兆蒼生   其實是眾生)

奴隸佩服螻蟻(笑話)就算天闊地大也像
牢獄裡期望有救世主多興奮 難得和枷鎖合襯

寧罵我 賊臣 歧視聖人

不稀罕擠身到蟻民內 難辨認身份
(誰稀罕被御賜我自身   福份)

寧罵我 不群 訕笑指引
(我  不群 訕笑指引)

不跟拍子朗誦不唱和更像人  我自滅自生
(不跟拍子唱頌禮義廉恥於跟人 蒙受聖恩)

誰願靠 萬民 來護蔭
反了天 迕逆了
反了海 僭越了
反了感 作悶了
反了檯 作亂了
反了音 反眾心
作孽了 作樂了
反眾聲 作別了
決裂了 背叛了
鬆了綁 我做我
我做我 得永生
我跪我 信朕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2。

2013年5月10日星期五

《詩珏失調》:對話(十四)──不義、崩壞與重生 vs 流行、大同與空洞(2013.05.02及05.09)


詩珏失調 | 梁偉詩、黃津珏

對話(十四) :世上的不義、音樂的異議

詩:不義、崩壞與重生




四川雅安地震、香港碼頭工潮,都在在提醒着社會上、世界上的不義。國家級天災人禍中,令人不得不想起周雲蓬〈中國孩子〉,那幾句痛心疾首的唱詞──「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爸爸媽媽都是些怯懦的人。為證明他們的鐵石心腸,死到臨頭讓領導先走。」夾雜着牙牙學語的童稚歌聲,倏忽間彷彿回到魯迅吶喊「救救孩子」的吃人世代。香港碼頭工潮,更暴露出浮華盛世的都會陰暗面。繁頻商貿往來,節節攀升的港口吞吐量,竟是由剝削基層生計和尊嚴來維持的。

曾經何時,「基層書寫」是香港粵語流行曲的大宗。1969年,陳寶珠的〈工廠妹萬歲〉唱至街知巷聞;七十年代,黎彼得〈加價熱潮〉〈新區自嘆〉和許冠傑〈半斤八兩〉均娓娓道來香港基層生活點滴。音樂農莊區瑞強,原來亦在1981年創作過歌頌工人的〈工人之歌〉:「捱盡困難一生搏命做 勤力過人必會有前途 雖然吃苦 能預告一定有好報 工夫必會做到足曬…」。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成衣塑膠電子等工業暢旺,工人代表着的現代化生產/生活模式,也儼然是驅動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作為「模範工人選舉主題曲」的〈工人之歌〉,自然也盛載起「工人」那光明進步的社會形象。

近年,大眾對於現代異化勞動有更深刻的省思,催生出My little airport〈邊一個發明了返工〉和周博賢的〈挨風科〉。〈挨風科〉極寫跨國資本主義下的血汗工廠圖景,都市欲望與第三世界生產線血肉相連、互為蝴蝶效應──「在華麗鋁框暗黑機身的背後 是數十萬計人力在生產線合奏…人在那些廠裡似木偶 沒空見舊友 工作倦透 自尊心也 經已 踩到沒有 在牢獄裡未停手」。因此,當市民大眾熱心捐助罷工基金、為工人對抗金權霸主而振奮,可能更需要對既有價值觀的重新思考。正如一位香港青年學者所言:大家都渴望中國結束一黨專政,成功之後,我們還吃快餐嗎、吹冷氣嗎?或者,不妨參考台灣張震嶽最新發表的〈跑車與坦克〉──「跑車壓過原本是落沒的街 政客和商人帶來經濟起飛 酒足飯飽的胖子已經厭倦 只想減肥 兩種不同世界 各自在另一邊 總是不得平衡 高低又歪斜…」 在原住民民謠樂聲中,大自然、慢活正在耳畔展開。一切為時未晚。


珏:流行、大同與空洞

上月前英國首相戴卓爾逝世,倫敦數千人冒雨上街慶祝。老牌左翼導演堅盧治(Ken Loach)揶揄要把她的葬禮私有化,價低者得,最後還是花了四千萬(港元)公帑。1939年電影《綠野仙踪》裡頭有一幕慶祝大奸角巫婆死亡,眾人大合唱《Ding Dong! The Witch Is Dead》,輾轉成為反戴人士的飲歌。有組織嘗試網上動員,發起把The Witch Is Dead 推上冠軍榜運動,結果只佔亞軍。國營電台BBC煞有介事,說節目之中只會把作品播放五秒。

如果左翼、工人階級樂隊痛恨戴卓爾,那就不用借花敬佛:Pink Floyd 寫了《The Fletcher Memorial Home》、The English Beat有《Stand Down Margaret》、The Smiths 主音Morrissey首張單飛大碟收錄《Margaret on the Guillotine》... 各人旗幟鮮明。香港音樂人很喜歡說「大同」,外國的好像較喜歡與別不同,不是源於好勇鬥狠,而是各有自己的意識形態,明白合不來就是合不來,有選擇才是重點。宣揚不煙不酒不毒的 Straight edge Hardcore確實與又煙又酒又毒的搖滾樂不咬弦;反天主教的黑金屬音樂盛產地必然是最嚴格的天主教國家。藝術分泌異議,對象就不會普世。當然,讀不到任何內容,的確又好像很大同,而只要大同,又好像較容易流通。

九十年代的英倫流行音樂(Brit-Pop)熱銷全球,Oasis、Suede、Pulp、Supergrass、The Verve等等音樂幾乎避無可避。還有剛剛首度來港的 Blur,要找一個會聽外國音樂而沒有聽過《Girls And Boys》、《Parklife》和《Song 2》的人實在不容易。儘管很多人說Blur的現場從來玩不好,越多人罵他們過譽,他們就越紅。樂隊 Mogwai 推出寫著 Blur Is Shite 的tee 恤,成員曾經都是工人的Oasis,更罵他們是中產畜牲。聽音樂的也有階級之分嗎?在英國可能真的存在。Blur的低音結他手Alex James 素來與保守黨黨魁卡梅倫熟稔,在右翼雜誌 《The Spectator》 撰寫文章。結果 Oasis 與 Blur 的公開對峙與罵戰就成為九十年代英國樂壇最有趣的焦點之一,而兩大「陣營」的支持者亦經常爭論不休。

Blur來港,成為徹徹底底的娛樂消費。但這個又能怪誰呢?進口的超級知名樂隊,帶來曾經熱播的經典曲目萬人大合唱,誰會理甚麼意識形態,誰會因為他們「中產」和「右翼」而卻步?香港人最受落的,還是耀眼的 spectacle,簡簡單單的正能量,笑一笑,明天會更好。

原載於《陽光時務周刊》第53-54期。

詩珏失調:
梁偉詩-流行歌詞分析員、文化評論人、香港電台《思潮作動、文明單位》主持
黃津珏-獨立音樂人、文化監察成員、Hidden Agenda搞手


《敢觀舞台》--都市欲望的冷靜與情熱──談《購人心弦》《電子城市》(2013.05.10)


一節淡三墟。香港藝術節於三月底閉幕後,劇場粉絲、職業觀眾休養生息,迎接四下旬到五月初的幾個演出。包括香港首個連續舞蹈劇場《WALL 44》、城市當代舞蹈團的《購人心弦》、何式凝的《何式性望愛》和陳炳釗執導的《電子城市》等等。其中《購人心弦》《電子城市》,皆從不同面向探索都市人的消費行為、都市欲望、生活科技化和人際的疏離,饒有深意。

《購人心弦》的英文譯名是THE BUYING GAME。坦白說,我也很喜歡血拼,《購人心弦》吸引我進場的也是因為「購物」這個都市課題。不過,如何把談血拼不流於說教,着實是一門學問,像台灣著名女教授張小虹便寫就《百貨公司遇見狼》、《絕對衣性戀》等兼具個人血拼經驗和文化理論的著作。到了城市當代舞蹈團手中,《購人心弦》便成了一齣事先張揚無意深責購物狂、卻銳意要探討人與物之間關係的演出。

人未到,物先至。《購人心弦》還沒開始,文化中心劇場舞台已堆疊了如山如海的商品,化妝品護膚品、衫褲鞋袜、手袋皮具等等等等。你能想像到在血拼行動中的一切,都出現在這場BUYING GAME。然後,舞蹈員們不斷在物質迷宮之中左穿右插,突顯出生活逃不過商品物質。物質迷宮中,第一幕是一連串非常緊張的群舞──身穿裸色的舞者刻意把肢體動作展示得緊張如傀儡,不自由又處身擁擠人群之中,身心無法舒展。第二幕則是舞者們闖入了血拼世界,不但動作大開大閤起來,身上的服裝更出現各種暴烈的糖果色,歡快的輕盈的步履、雀躍試衫的身體動作,不禁令人覺得血拼真是好。

《購人心弦》真正的戲肉出現在下半場,大部分舞台上的商品已被收斂起來,《購人心弦》進入探索人如何戀物、被物操控的矛盾關係。男舞者甫開始乾脆跳入衣服堆中,身旁還有若干男男女女在衣服堆中掏呀掏,好像要打撈什麼。當中既瘋狂又自覺太瘋狂的場面深具象徵意義。物質讓我們依戀,把自我投射進去之餘,也容易讓人失控,流於拜物或符號消費。更重要的是,《購人心弦》排演出一場想要離開物質迷宮的「引刀一快」的場面──八九位舞者同時用購物紙袋把地上的衣衫裝起來,然後把十多二十個滿載物品的白色購物袋,都扔到地洞。地上固然被清空,可是人也同樣虛空,過猶不及,莫過於此。

《購人心弦》末段回到試穿的歡快,還出現了一身玫瑰紅西裝的使者,購物依然是夢幻樂園、賞心樂事,關鍵是人與物、人與人的關係也值得重視。這也切中了都市人真實生活面向。城當的《購人心弦》以比較輕靈的手法談都市物質生活,陳炳釗執導的《電子城市》則相對冷硬,把觀眾拋入冷冰疏離的科技世界。


據說,德國劇作家福克.李希特(Falk Richter)的作品《電子城市》(Electronic City)是陳炳釗自2008年以來創作《哈奈馬仙》、《賣飛佛時代》、《hamlet b.》「消費時代三部曲」的靈感來源和劇場原型。早在進場之前,已有人提示着《電子城市》與《賣飛佛時代》同構地將密集地出現機場的場景。我想,再準確一點,應該說《電子城市》其實是通過電子場景的爆炸,來揭露科技主宰人類生活的赤裸的秘密。《電子城市》由一群行政人員look的男女,各自玩着notebook、ipad、iphone,彼此距離觸手可及,卻又各自沉緬在自己的電子世界,至親至疏。舞台的幕牆不斷閃現紅藍綠色的刺眼液晶體顯示符號,碩大的閃現使得電子/科技成為全球化巨無霸景觀,你我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敝欄同文小西在即時評論中謂,導演演繹上有着美國前衛劇團Wooster Group的風味:角色突然抽離(通過現場廣播節目、主持)變成第三身敘事、矯飾搞笑的戲謔。這也是陳炳釗一般的風格,加上李希特的文本,揉合了冷靜準確與後現代式打閙。我更感興趣的,反倒是李希特的新文本對「身體之密」和「人際之疏」的並置。《電子城市》下半場由真人騷打開局面,攝製隊要拍出空服員joy的生活點滴,看似私密偷窺的情節片段,都是由冷酷無情的拍攝方式呈現。無人對活生生的人真正關心,只追求即時像真的視覺敘事。


至冷至酷,卒之爆發出至熱至親,機場內Tom和Joy由爭吵、打架到親吻、玻璃房內造愛,人來人往、人盡皆知。意味着倒過來挑機,觀眾既然想看真人騷,玻璃房的親密關係又敢不敢正視?人類在高度效能化下的個性壓抑,又有多少宣洩的時機?在舞台燈箱上行政人員look的男女站姿,如名店的櫥窗公仔,線條乾淨又惹人遐想,都市欲望的真幻交纏、線條化形象化高檔化,同出一轍。正如全球化電子產品的功能卓越、外觀優美、高度一致、象徵身份。

順帶一提,完騷當晚導演陳炳釗在臉書寫道:「今晚有個坐在我前面兩排的年青人,戲未到15分鐘就打開他的Samsung Galaxy大芒,不斷瀏覽打字,劇場內根本無法上網,但他死心不息。當時舞台燈很暗,它的芒非常刺眼,沒Usher阻止,旁邊和後面的觀眾沒投訴,足足給干擾了20分鐘。我的心情完全插水,既悲哀,又憤怒!他開芒之前,戲的內容正在描述我們是如何被電子科技所操控!!! 」是的,我們都活在電子城市,都無法不倚賴科技,多少人沒有帶上ipad、iphone就若有所失焦慮不已。可是物極必反,我一直認為,沉迷科技的優越,只是對人生更深刻問題的逃避。於是,《電子城市》的Tom和Joy最後商議着下下周二如何來一次短聚。最終的出路,也回到人本身。


原載於《文匯報》文化版。

2013年5月4日星期六

張震嶽-紅館吹來東海岸的風(2013.05)



1999年,第一次到台北去,就買了一堆CD回香港。包括迪克牛仔、動力火車,還有張震嶽《這個下午很無聊》和《秘密基地》。我懷疑當時對《秘密基地》產生興趣,是因為附贈的那張貼紙,上面寫着「FREE NIGHT 0-24張震嶽」,然後有一個「不睡覺」的圖案。我想,有什麼比通宵達旦去玩更酷的呢?14年後的2013年,跟張震嶽談音樂談巡演,重複得最多還是一個「玩」字──「在海邊抓魚抓章魚,好好玩哦」、「噯,坐火車好好玩呢」──說着阿嶽雙眼發亮,邊聊邊撥起結他哼唱。所以把六月的紅館演唱會主題訂為《豔陽天》,也是出於阿嶽對大自然「玩」出來的感情。

「小時候我在宜蘭南方澳長大,三十年前的南方澳是台灣三大漁港之一,非常熱鬧。我常常到海邊玩、躺在沙灘上就會看到一大片的蔚藍天空;後來上學,也愛躺在大操場上看藍天。逐漸地,南方澳捕魚人口變少,換上很多觀光船,我就在那邊衝浪呀玩呀。爸爸有時候也帶我到山上打鳥、海邊抓魚。我雖然不是在阿美族部落成長,但與大自然的關係非常密切,就是在外地生活,還是會回味小時候的生活模式。開始的時候,或者與近年的環保論述沒有必然關係。慢慢地,我發現原住民跟大自然相處的方式,才是最不傷周遭環境的。」   

如果看過阿嶽的臉書和微博,那裡經常出現很多阿嶽登山、衝浪、單車環島的照片。從前阿嶽就說過,每年總要有幾個月要與大自然好好相處。因此,對於反對台灣東海岸的美麗灣發展計劃和台灣最近的反核運動,阿嶽就特別有感觸。

「從前我對社會議題也有關注一下,很少像美麗灣事件那樣震撼我。當地人為了抗爭犧牲了很多,不管是反核還是保衛美麗灣。我們藝人嘛,雖然只是走馬看花,也得注意表表態,略盡棉力。所以六月的新碟就有一首〈別哭小女孩〉,寫於環島遊的時候,我跟東海岸的小朋友閒聊,她的父母也來插話,當時感覺特別深;又有一首〈坦克與跑車〉,裡面反思世界的不公平,有人飽受戰爭之苦,有人卻享受着尖端科技的物質世界。身為公眾人物,希望丟下一顆石頭可能引起一些漣漪。反核也是這樣呀,發電原有很多替代方案如太陽能、風力。將來我退休也要回到台東花蓮去,蓋房子、自己發電種植呀。」



阿嶽是台灣原住民,來自阿美族。阿美族是很熱情奔放的族群,每年夏天豐年祭都會手拉手跳舞,現在卻是不管什麼時候,高興就隨便又跳又唱。就是他去主持一個原住民運動會開幕,阿美族也自得其樂的跳起來。阿嶽認為在城市中生活的原住民,不管自我感覺還是歸屬感,因為距離也變得愈來愈薄弱,幾年前阿嶽發起《山地之夜》音樂會,邀請台灣演藝界的原住民歌手獻唱,希望藉此喚起原住民對族群的榮譽感。而阿美族的天性,也令阿嶽的音樂感節奏感更豐富,讓我馬上便想起〈小星星〉。

「雖然阿美族的部落語言我只會聽不會講,但卻很喜歡把當中有趣的音樂和節奏放在歌曲中。如果把部落的歌曲原版照唱,大家或者會覺得音樂蠻好聽,但文字上就完全聽不明白。我在〈小星星〉中加插了”hihahai~”的複調,就唱出原住民的感覺和特色來。這也成了個人音樂特色之一。像從前的〈喝酒〉就是部落中大家最喜歡的歌。」

大部分聽眾對張震嶽的印象,都是來自九十年代末的一系列充滿青春叛逆的歌曲,〈把妹〉、〈狗男女〉、〈ONE NIGHT STAND〉、〈喝酒〉、〈放屁〉、〈愛之初體驗〉、〈乾妹妹〉所築構而成的「麻甩仔」世界。當香港聽眾對張震嶽的記憶依然停留在〈愛之初體驗〉和〈愛我別走〉。我一直認為,2007年的《OK》大碟才是張震嶽音樂風格發展的里程碑。從《這個下午很無聊》(1997)、《秘密基地》(1998)、《有問題》(2000),蛻變到《OK》中〈思念是一種病〉、〈就讓這首歌〉的成熟抒情,還有原住民音樂元素和價值觀的呈現,成就只此一家的張震嶽。其中〈路口〉更是阿嶽粉絲的「堅粉密碼」。

「《OK》大碟其實有蠻主流的一面。當時是因為換唱片公司的緣故,在五年沒有發片的情況下,就想要發一張全慢歌的。〈路口〉這首歌也有一個小故事。2005年,我獃在台東一家日治時代的糖廠舊址,朋友在那邊辦民宿,我就跑到那裡玩了一個夏天,〈路口〉就是晚上彈結他時寫出來的,當時旁邊的伯伯還說我吵呢。現在看來,〈路口〉與《OK》其他歌曲的感覺還是很統一連貫的。《OK》之後,經過〈兩手空空〉這些玩得很開心的單曲,已有六年沒有發片。我認為2013新專輯中的歌曲風格和完整性,音樂上是與《OK》有得一拼的,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也可能更偏離主流。」阿嶽如是說。

阿嶽事先張揚,六月的《豔陽天》紅館演唱會,會有大量關於他的生活紀錄片,來呈現生活態度。我說,那就是「玩」呀。阿嶽笑言,那是誠實地生活,慢活、玩樂。縱然大家都認為應趁當紅的時多賺錢,他卻認為自己得到的也夠了,對於拼命工作的興趣不大,反而想認真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這才是對喜歡他人的最大回報。愛身邊的人,就是要開心地活得好好的,所以就認真去玩呀。阿嶽強調,《豔陽天》中他最重視的是壓軸的一套阿美族服裝。原來阿美族有南北部落之分,近台東偏藍色,近花蓮愛紅色,阿嶽於是自己找布料,並請來一位族中阿姨幫他造衫,希望穿出阿美族原住民的驕傲,其他都沒所謂──看官們,阿嶽在過去的《山地之夜》已穿過阿美族女裝裙子,今回又是怎樣的一副模樣呢?

原載於《號外》440期。

《文化KO》-- 養藝唔養人(2013.05)


出生於殖民年代的香港人,除了見證改旗換代、護照上的國籍由BRITISH變為CHINESE,更實在的可能便是公眾假期的改動。耶穌受難節改為佛誕、英女皇壽辰改為七一回歸紀念日、雙十節則改成十一國慶。五一勞動節,不知道是否由四月四日兒童節調動而成,反正就是1997之後才有的香港公眾假期。據悉,在社會主義體系的國家中,由於普遍認為國家是由農民、工人與無產階級共同奮鬥而建成,共產黨黨徽中常見的鎚子與鐮刀圖樣。鎚子象徵工人,社會主義國家普遍注重勞工的地位以及貢獻,連帶重視勞動節假期。有趣的是,五一勞動節的訂定,卻並非出自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主義國家之手。

1866年,第一國際日內瓦會議提出八小時工作制的口號。1886年5月1日, 美國舉行了約35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和示威遊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鎮壓,開槍打死兩人,後來陸續又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為紀念這次事件以及有關的宣判,世界各地舉行了工人的抗議活動。這些活動成了「國際勞動節」的前身。1889年7月在巴黎舉行的第二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決定把5月1日作為「國際示威遊行日」亦稱「國際勞動節」。在美國直到1935年羅斯福總統執政時,八小時工作制才作為一種全國立法被確定下來。

八小時工作制,看上去很美。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睡覺。然而,現今的不管是全職員工還是創意勞工,似乎極少數可以維持這種「黃金比例」。其中外界對創意勞工/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的誤解最多,大概以為時薪動輒數百或以上的工時或件工價已是「人上人」,容易將之浪漫化和貴婦化。關鍵是創意勞工/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背後,其實隱伏着另一種交易的先決條件──「養藝唔養人」。所謂「養藝唔養人」就是指僱主只要勞工的勞動成果,完全不需要向勞工「這個人」負責。

「養藝唔養人」的說法,來自我十年前為IATC(按: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所做的一項小小研究。話說當年藝發局打算把「以劇團為單位批出資助」,一轉而為「按個別演出需要批出資助」,以杜絕受助者拿取公帑後怠惰於創作。一石激起千重浪,當時的表演團體以藝術創作的延續性和時間性,反駁這種「養藝唔養人」的功利計算,結果不了了之。可是,「養藝唔養人」依然是創意勞工/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的生活寫照,是社會典型「手停口停」的一群。最簡單的例子,莫如大專院校的兼職老師,在TERM BREAK或暑假期間是沒有收入的。創意勞工/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也沒有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障。日常傷風感冒開不了工,非但失去工資,醫生費也自然「無得CLAIM」。「看錶等收工」也只是超現實圖景。

好了,如果創意勞工/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生涯如此一無是處,為何我們還要從事這種朝不保夕、手停口停的工作?我覺得,一切與很多文化和大專教育機構對「人力資源」的看法,非常積極地「與時並進」有關的。

先說我從事的大專教育,近年已積極向教育產業化傾斜。2007年我離開某大專院校的全職教學崗位時,中文部教師全職兼職比例大概是五比三;2010年離開兼職崗位時,比例是三比五;現在,據說情況維持在三七之比。換句話說,七位兼職老師只是「課堂教學服務提供者」,其他所有「育人」層面上的師生交流、行政工作,以至課程發展和設計,便落在那三位「生還者」頭上。不要忘了,「生還者」還得擔綱一定的課時。可以想見,每每是全職教師做到殘,兼職教師眼見工作條件惡劣,兔死狐悲,寧願少賺點錢脫苦海,也不願走回頭路。最終蒙受損失的,還是台下接收教育服務的莘莘學子。

箇中的利弊,身處城堡尖端的高智商大專舵手難道全不知情?當然不是。只是在教育產業化大潮下,彼此均淪為可憐的「跑數者」。明知道人力資源的設置嚴重失衡,為了在數字上具有競爭力,極大化己方效益,只能視而不見。過去被視為社會良心、最後堡壘的大學機構尚且如此,何況商業貿易等界別?一下子彷彿全世界都陷入「雙輸」的困境,人人都是跑數王、受害者。別的工種也不得不如此,現今寫稿、主持、演講、採訪等「文化勞動」,大部分都以「外判」形式進行。你手腳慢,連採訪和寫稿前後四天才完成一篇訪問稿,稿費只算字數。恭喜你,閣下平均時薪低於最低工資。可堪玩味的是,「晒窮」也成了文青在嚴峻生活選擇下的幽默自嘲和另類「炫富」──各人頭上一片天,與萬惡的金錢世界保持距離,似乎造就了各種特立獨行的人文風景。

因此,晚近成立的香港政治團體「工黨」,開宗明義便謂:我們都是工人。當知識型大資社會發展到了對「工人」充滿陌生感,千萬別以為你是醫生律師教師公務員,就與「工人」無甚瓜葛。實情是,大家都是廣義的「工人」,為工作為生活賣命,都是為口奔馳的勞工。




延伸閱讀~

異化的勞動,勞動的異化

文﹕小西

五一勞動節前夕,碰巧近日貨櫃碼頭工人運動閙得風風火火,自然叫人想到「異化勞動」的問題。根據報道,貨櫃碼頭工人自回歸以來,從來沒有得到合理的加薪,加上工作環境惡劣,除了沒時間用膳與上厠所(很多時只能窩在狹窄的工作間,用十五分鐘時間匆匆果腹;而大小二便則就地解決),還要連續工作二十四甚至七十二小時,工人不被當作人看待,其慘況實在可堪「媲美」馬克思與恩格思當年在倫敦見證的人間地獄。當工人不被當作人看待時,就是馬克思所謂的「異化勞動」。

有趣的是,原本核心只有三百多人的運動,卻引起全香港市民的關注與支持。筆者執筆之際,貨櫃碼頭工人運動已踏入第十八天,而來自各界的捐款已累積至四百四十五萬。除了捐款之外,來自學界、知識界與其他行業的支援,從未間斷,由聯署、現場探訪到示威遊行,不一而足。或許,大家會好奇,為什麼貨櫃碼頭工人運動會掀起如此廣泛的關注?正如有論者所指出,或許隨著潘慧嫻的《地產霸權》一紙風行,「 地產霸權」論述持續壯大,運動暴風中心的李氏王國早已由令人羡慕的理想跌價為人人心一的一口刺,除之而後快。但我覺得今次貨櫃碼頭工人運動之所以如此牽動人心,更關鍵在於碼頭工人異化勞動慘況,其實象徵了一般打工仔在職場上的異化勞動狀況,具有一定之普遍意義。

「 情感勞動」的淘空

說到「異化勞動」,筆者自然想起本地著名插畫師阿高的《小香港人》。在《小香港人》,阿高以他向來的草根眼光以及細緻的筆法,捕捉了當下都市種種小人物的眾生相,筆墨溫煦,令人莞爾。在其中一幀題名「一個營業經理」的插畫中,我們一邊廂看見網絡供應商堂而皇之的招聘廣告:「投身電訊行業,不單助您提昇生活質素,更可集興趣、事業於一身,為您開創事業新里程,令您成為電訊專才no.1」,另一邊廂卻是現實裡「看錶等收工」的營業經理造像。

在貨櫃碼頭工人運動中,其中一個令人最震驚的故事是,有工人因為長期加班工作,而終至離婚收場,妻離子散,晚景堪虞。可以這麼說, 異化的勞動環境導致了情感生活的闕如。然而,跟上述情況不同,在服務行業當道的情況下,更多的行業從業員需要把珍貴的情感,轉化為「情感勞動」(Emotional Labour)的資源。在Richard Lloyd的都市民俗誌Neo-Bohemia: Art and Commerce in the Postindustrial City的描述中,位於芝加哥西邊的文創潮區Wicked Park,有夜店甚至專門聘請年青藝術學生與藝術家,買的不單是情感,更是這些藝術從業員身上散發着的神秘創意與魅力。 可以想像,在一個賣服務賣情感甚至創意的新經濟紀元中,勞動的異化狀況,已不單指慘無人道工作環境,以及隨之而來情感生活的闕如,而是情感、創意等讓人之所以成為人的特質,也淪為了換錢換生活的工具。人們連最私密的內在情感也被淘空。其實,勞動本身具有或多或少的異化特質,但沒想到後工業資本主義社會,居然能夠把「勞動的異化」推至如此極致之境地。 《小香港人》中的電訊業營業經理之所以「看錶等收工」,除了因為工作刻板,或許更因為「 情感勞動」的淘空感吧。

孤單的勞動者

除了全球經濟轉向服務業,各行各業從業員需要投入愈來愈多「情感勞動」外,勞動力的零散化與彈性化也是近二、三十年來的普遍全球現象。事實上,今次運動中的主角碼頭工人正是彈性勞動模式之一的外判制的受害人。放眼大專學界、文化創意產業等知識與創意為本的行業,「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就更是彈性勞動者的集中地。

雖然「自由工作者」欠缺勞保等長期聘用工所能享有的保障,但卻能夠以權利換取自由和時間,或留下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發展自己的志趣,或更有餘刃地將工作與志趣結合。然而,「自由工作者」在工作上始終是孤單的,他在工作以外可以有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在工作的範圍內也會碰上不同的合作者,但卻明顯欠缺傳統職場的「同僚」(Colleague)。

在貨櫃碼頭工人運動中,我們明確地看見工會在爭取工作權益的重要角色。但在勞動零散化與彈性化的年代,「自由工作者」之間所謂的「連繫」,可謂無從說起。正如美國社會學家Richard Sennett在其新著Together: The Rituals, Pleasures and Politics of Cooperation中所言,「合作」是人之為人的天性。人們之所以合作,除了因為可以增加生產效率、爭取權益外,更在於「合作」本身帶來的樂趣。或許,工作上的「單子化」也是當代異化勞動的根源之一,人性化的工作環境不應該沒有溫度,更不應該沒有人。

原載於《號外》440期。

2013年5月1日星期三

《詞話詩說》--皇后餐廳(2013.04.30)


十天前,座落於中環歌賦街的62年老店牛記茶室光榮結業。無數粉絲捧場客聞風而至,精神荷包同時支持有情老店。最後經營的幾個晚上,連黃耀明也率領人山人海仝人撐場,招牌牛腩、玫瑰花皇太后雞吃個不亦樂乎。牛記為答謝市民支持,最後一夜提早收爐大開告別派對,紅酒、佳餚招待街坊友好,任飲任食。人間有情背後,牛記的遭遇又是近年香港老店被加租、被拒續租的故事翻版。正如較早前位於銅鑼灣的某家老牌麵店,也逃不掉社區光明化、規範化、連鎖店化的厄運,成為犧牲品。

有趣的是,「懷舊趁早」的人們,究竟是抱着怎樣的心情去光顧行將消逝的老店呢?上回,當大家都蜂擁而至那家銅鑼灣麵店,不少食客網友卻坦言,那一家「其實唔多好食」,只是在急促變化的城市生活中,「懷舊趁早」竟成了一種投射着小市民無力感的「都市告別式」。踏入2013,敝欄已第四次談及「都市懷舊化」的歌詞書寫。繼〈快樂鐳射舖〉〈音樂殖民地〉〈msn大爆炸〉之後,今回有黃偉文為王菀之所寫的〈皇后餐廳〉。去年年底,已風聞黃偉文寫就一首2013年版的〈囍帖街〉,同樣以「社區-感情」互為主體,那就是〈皇后餐廳〉──

「沿途繁華漸變靜 心更清 張開眼睛 一街泡影 蒙塵門牌逐個認 吹開了沙 拭乾了冰 另覓小徑 若再度發現我 這小店 還望進來 繼續桌上那 沒約誓的愛情 已到此 不必辯證 漫天隕石 一推開了門便停」

〈皇后餐廳〉從一開始追認塵封小店,與〈囍帖街〉同樣從「物是人非」的起首落墨。當中的「物」和社區,也慢慢地變得陌生。〈皇后餐廳〉坦言一切都是如夢如幻、變化莫測,所有繁華景像,背後有着一大堆蒙塵門牌。詞中女主人公重臨昔日舊地──皇后餐廳──勾起種種回憶,沒約誓的愛情已遠去。現實生活中,同樣被命名為皇后餐廳的港島店尚在經營,另有一家皇后飯店則大賣懷舊風情,落戶九龍塘。城市中的皇后餐廳尚且興衰多變,何況感情關係?於是,〈皇后餐廳〉第二部分直截了當,進入與家常小菜和歸家有關的回憶──

「門外宇宙太虛幻 誰為你 做過晚餐 和早飯 廝守太簡單 可惜你歸家 步伐仍蹣跚 猶豫 讓軟心 都變硬 一起 不是菜單 濃和淡 隨便揀~ 這餐桌 快要為誰 冰冷 問世上有沒有 一種愛 隨便進來 你亦會讓我 坐慣坐的那枱 在各種摩登關係裡 或者我舊 只想把你留下來」

〈皇后餐廳〉把餐廳內外設置為兩個世界,門外瞬息萬變,門內則為愛人做飯、守候歸來,可是郎心如鐵,對回來充滿了蹣跚和猶豫不決。這裡,甚至把西餐廳愛做的甜品「心太軟」入詞,寫出等待「讓軟心都變硬」的絕望感。「一起,不是菜單」更坦言沒約誓的愛情不是選擇。〈皇后餐廳〉將「新」、「舊」對舉,「新」也就是一種沒承諾、隨時可以來去自如的流動關係;「舊」則是固定、穩定的感情。詞中聰明地擷取餐廳人來人往的特質,點出摩登時代的特點便是強烈的流動性。不禁令人想起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充滿誘惑的女主角便被人取了個「美國飯店」的外號,來折射人與人之間的不穩定關係。本體喻體的牽繫,同出一轍。〈皇后餐廳〉最後表明心跡,「或者我舊 只想把你留下來」。文風之委婉、曲風之淡然、唱腔之幽幽,與王菀之〈月亮說〉「凝望你背影 傷感沾濕眼睛 明月夜再清 可惜心水更清」彼此微妙呼應。

想當然的是,〈皇后餐廳〉還令人想起《花樣年華》中的金雀餐廳。如果〈皇后餐廳〉還有一種解讀的可能性,「沒約誓的愛情」還可以是梁朝偉和張曼玉的幽會、「歸家 步伐仍蹣跚」甚至是周慕雲的感情抉擇。〈皇后餐廳〉縱是被認為是2013年版的〈囍帖街〉,然而,〈皇后餐廳〉精簡的字詞中,包含更豐富的故事性。它可能不如〈囍帖街〉那麼K,卻有着更文藝電影、文藝腔的特質和氣息,令人浮想聯翩。王菀之的唱法,總令我懷念她的國語舊作〈她扔了根火柴〉,一點點上海,一點點花樣年華──是的,我想,我是在懷舊了。

〈皇后餐廳〉

曲: 方大同 詞: 黃偉文 唱: 王菀之

沿途繁華漸變靜 心更清 張開眼睛 一街泡影
蒙塵門牌逐個認 吹開了沙 拭乾了冰 另覓小徑
若再度發現我 這小店 還望進來 繼續桌上那 沒約誓的愛情
事已到此 不必辯證 漫天隕石 一推開了門便停

門外宇宙太虛幻 誰為你 做過晚餐 和早飯
廝守太簡單 可惜你歸家 步伐仍蹣跚
猶豫 讓軟心 都變硬 一起 不是菜單
濃和淡 隨便揀~ 這餐桌 快要為誰 冰冷

問世上有沒有 一種愛 隨便進來 你亦會讓我 坐慣坐的那枱
在各種摩登關係裡 或者我舊 只想把你留下來

門外宇宙太虛幻 誰為你 做過晚餐 和早飯
廝守太簡單 可惜你歸家 步伐仍蹣跚
猶豫 讓軟心 都變硬 一起 不是菜單
濃和淡 隨便揀~ 這餐桌 快要為誰 冰冷

你今晚 怕對着誰 不慣 woo~ 若真心愛 會對着誰 不~慣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