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星期二

《詞話詩說》--迷博(2010.08.31)



網絡世界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面貌和人際關係。近年的FACEBOOK和微博更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創作取材自生活,難怪身為FACEBOOK和微博玩家的詞人,亦忍不住要以網絡生活和體驗入詞,如黃偉文的〈面書〉、小克〈博愛〉分別以不同角度討論這種交友網站的特性──阿Y揶揄FACEBOOK其實是「互相窺看那隱私」的工具,FACEBOOK也每每暴露出「從未怕街坊太留意 唯獨怕街坊詐不知」的不安全感。移居杭州的小克在〈博愛〉,宏觀地捕捉了微博「藏著階級暗示 娛樂圈的花紙」、「繁字簡體兩備….一土兩國 河蟹不到….」微妙狀況。而新近談微博的黃仲凱〈迷博〉,則從「微博粉絲」的心理活動,突顯微博與眾不同的情感功能。

喜歡香港流行歌詞的朋友,對黃仲凱或許不會感到陌生。黃偉文曾在〈香港有班填詞人〉一文中,表明香港流行詞壇「並不如很多人眼中所見的青黃不接」,並點名稱讚四位新晉詞人:甄健強、林若寧、方杰和黃仲凱。阿Y稱讚黃仲凱的歌詞有情懷有創意而且最自成一家,雖然傳世的作品較少,單看他為何韻詩所寫的〈娃鬼回魂〉的確表現鬼馬。後來在陳奕迅〈天公地道〉、古巨基〈空肚食早餐〉、〈I have a Dream〉,黃仲凱亦先後流露了世故和古靈精怪兼備的風格。


















黃仲凱〈迷博〉收錄於古巨基《時代》大碟。當中除了活用了「關注」、「粉絲」、「搶沙發」、「一百四十字」等微博術語外,同時巧妙地把「微博神話犀利哥」 的發跡過程融入其中──「關注關注不怕多 你的粉絲 有我 所聽所見巧笑麼 地鐵碰上一隻駱駝 期待你實況直播 對上一秒鐘 你怎麼過 寫句感覺哼句歌 搶張沙發 坐坐 寫到這裡有點火 電器送錯怎可收貨 我望你 你望我 下個下個 字數得一百四十個 用這面放大鏡發現更多 從犀利哥眼裡掠過」

短短幾十字,黃仲凱已把微博的基本特質描寫透徹。微博可謂是一種「實況直播」的傳播工具,微博「粉絲」又特別喜歡「搶沙發」(即做第一位回應者)。微博玩家可以把一切瑣事無聊事都往微博裡發,只要不超過遊戲規則「一百四十字」便可以了。微博雖然不等同於真實,但作為一面誇大現實的「放大鏡」,就曾經捧紅過寧波帥丐「犀利哥」。黃仲凱〈迷博〉同時巧妙地在「微」和「博」 二字上大造文章──「微妙無比 新世界 連結起 博大精深的張三李四 為你奉獻新奇 能跟你 同愁同喜 真世界 沒法比 你拒絕我 現實裡緊張你 但網絡裡沒法阻止我 如此關注你(遙遙望你)」

「微博」二字原是「小型博客」的意思,它的字數限制(140字)遠比一般博客吃緊。黃仲凱〈迷博〉指出,微博原是「微妙無比、博大精深」的代名詞。全因為微博可連繫不同玩家,造就遠勝真世界的網絡新世界;其博大精深之處更在於把名人路人素人的奇言妙事都共冶一爐。最致命的更是微博的「關注」功能。一旦建立了微博中的朋友關係,名為「粉絲」的某某便可以名正言順的「關注你」,即使正在「關注你」的,原是你在現實中所拒絕的人。〈迷博〉在這裡以「粉絲」的視角和價值觀,描繪出竟然可以「關注」可望不可即的對象,心中竊喜的微妙心理。換句話說,「粉絲」在虛擬世界中能隨意化不可能為可能,例如「關注」黃耀明方大同何韻詩容祖兒阿SA阿嬌吃什麼早餐、做什麼運動、什麼時候哈哈大笑等等。即使那只是(他們願意讓「粉絲」知道的)一鱗半爪。

當然,「迷博」背後所隱伏的,其實是一顆顆現代都市人的寂寞心靈,我就不只一次看過微博玩家狂呼「請關注我」。明目張膽的招蜂引蝶,只因為有人遙遠的「關注」總好過無人「關注」。對於「粉絲」──「走進走進這太虛 你的故事 排隊…連載的小說說下去 讓每段答上答發力再推 未肯睡只要有伴侶」──別人繽紛的世界是自己無望枯躁人生的一種虛擬救贖。當「粉絲」每天都要走進「關注」對象的微博中「轉發」、「關注」一番,生活便有了重量,和「伴侶」。

如果有一天,我也狂呼「請關注我」,拜託大家都不要笑,都慷慨地「關注」我吧。


〈迷博〉

曲:伍卓賢
詞:黃仲凱
編:John Laudon (On Your Mark)
盬:古巨基

關注關注不怕多 你的粉絲 有我
所聽所見巧笑麼 地鐵碰上一隻駱駝
期待你實況直播 對上一秒鐘 你怎麼過

寫句感覺哼句歌 搶張沙發 坐坐     
寫到這裡有點火 電器送錯怎可收貨
我望你 你望我 下個下個
字數得一百四十個
用這面放大鏡發現更多 從犀利哥眼裡掠過

微妙無比 新世界 連結起
博大精深的張三李四 為你奉獻新奇
能跟你 同愁同喜 真世界 沒法比
你拒絕我 現實裡緊張你
但網絡裡沒法阻止我 如此關注你

走進走進這太虛 你的故事 排隊
好友好友灌點水 逐個去票選你是誰
你贈我 我贈你 下句下句
連載的小說說下去
讓每段答上答發力再推 未肯睡只要有伴侶

微妙無比 新世界 連結起
博大精深的張三李四 為你奉獻新奇
能跟你 同愁同喜 真世界 沒法比
你拒絕我 現實裡喜歡你
但網絡裡沒法阻止我 遙遙望你

公開你的瑣碎事項
任由別人在門外看
笑笑說說再想想

微妙無比 新世界 連結起
博大精深的張三李四 為你奉獻新空氣
可跟你  同愁同喜 真世界 沒法比
呼吸到你 無論你置身何地
要有價值談論你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2。

PS.從本周起本欄兩周一次,敬告。

2010年8月28日星期六

心跳的感覺....













琴晚睇歐洲超級盃, 賓帥治下的國米勁HEA, 馬體會又下一城.
雖然只係似表演賽的盃仔, 睇住馬體會過關斬將, 又重拾那種心跳的感覺....

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我所知的兩三事──談非常林奕華的「城市三部曲」(2010.08)





林奕華如是說:「如果說《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讓人看到了職場的殘酷、《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讓人見識了愛情的角力,那麼這次『城市三部曲』的收尾篇——《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將讓都市人看清自己的幸福正在被物化、被控制、被吞噬。」

在《蝸居》、《維多利亞壹號》等樓房話題之作熱爆的世代,善於掌握社會情緒、將滲透日常生活的主流價值觀疑問化劇場化的林奕華,在《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再次以都市為本位,大談「幸福」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被房地產化和物欲化的故事。先後參與上海世博與2010年度香港新視野藝術的《遠大前程》,與2009年發表的《華麗上班族》、《戰爭與和平》被列為非常林奕華「城市三部曲」。《遠大前程》所要談的「房子」,作為都市生活的終極成功指標,又似乎相當順理成章躋身「城市三部曲」終章,上演拆解「房子-未來-幸福」之間千絲萬縷關係的精采一課。


《遠大前程》的寶貝(李心潔)和小鬼(王耀慶)是一對臨時演員,專門在樓房名車展銷會上扮演富貴夫婦,為在場準買家製造「擁有房產/名車=得到幸福」的幸福錯覺和消費氣氛。兩人私下卻是既要互相依存又錙銖必較的「貧賤怨偶」。直至建築師摩西(楊佑寧)以半年為期,把寶貝僱用為「在豪宅中等待分娩的幸福孕婦」,要從中得到「幸福家園」的設計靈感,「房子-未來-幸福」赫然被拔高到都市價值的最高位置。














挾着「城市三部曲」終章的血緣和聲勢,《遠大前程》沿用了《華麗上班族》以來中產明亮的風格,在舞台中央放置了永遠興建中的「幸福家園」,舞台前沿不斷敷演無數真假活劇──假富貴VS真名牌、假懷孕VS真求子、假風水VS真炒樓、假幸福VS真斂財、假看見VS真覺悟….。與其說都市價值是向上流動、把機會轉化為財富地位,倒不如說都市才是最懂得製造真假迷霧,撩動人們欲望之眼的巨獸。「城市三部曲」真正要處理的,同時也是欲望的滋長、欲望的衝動、欲望的填補和欲望的(不)滿足。

從這個角度看來,同樣出自張艾嘉之手的《遠大前程》,的確最接近《華麗上班族》的傳統寫法──從一個核心女角的成長、覺悟、最後解脫(或沉淪),描摹出女性作為被欲望對象本身的欲望和掙扎。《戰爭與和平》則是想要搬演「脫線喜劇」(Screwball Comedy)的故事框架(男女鬥氣)之下的脫線產物。當中愛情欲望化的奇觀式處理,使得演出整體如脫韁野馬,與《華麗上班族》相較之下細膩有欠。《遠大前程》卻或多或少懷抱着複製《華麗上班族》的成功的意思。劇中甚至安排住進豪宅的寶貝,遇上一個會「喪失生命中最寶貴東西」的劫數(如同張威喪失權威和親信),再從心眼出發選擇未來之路。《遠大前程》甚至布置了多次出現的意大利畫家Amedeo Modigliani名畫Woman with Black Cravat為全劇點題。Modigliani筆下的眼睛多為核桃形且不點眼珠。Modigliani認為,必須徹底地瞭解一個人的靈魂,才能畫出一個人的眼睛。眼睛作為靈魂的隱喻,固然嘲諷了《遠大前程》中人與人之間的不了解,也為結局的「看見」埋下伏筆。



想當然的是,《遠大前程》應是「城市三部曲」中最尖銳最切中人心的一個課題。畢竟有資格追逐權位的始終是少數、經歷「脫線喜劇」般情路的男女也不多。可是,買得起買不起房子、該什麼時候該買房子、該買怎樣的一套房子,無疑是香港人(城市人)最庸常、最無日無之又不可逃避的心理掙扎和現實考慮。《遠大前程》最後讓寶貝選擇了所愛的人,不再陷溺於「房子-未來-幸福」的都市價值泥沼,自是超脫可喜。對於「房子-未來-幸福」與現實之間的緊張關係,《遠大前程》亦只是點到即止。其實譯自Great Expectations的《遠大前程》,光是譯名也隱含了反諷──對於普羅大眾來說,買房子的願望原是不遠也不大,「房子-未來-幸福」不過是再卑微不過、逐呎逐吋買來的一席之地!

綜觀《華麗上班族》、《戰爭與和平》與《遠大前程》,非常林奕華的「城市三部曲」始終只是一個回溯性的組裝概念,彼此有着高低起伏、不同角度和緯度的都市式觀察省思,也有對於都市欲望的推敲把脈。尤其在現今的奇異世道,欠缺「瘋狂房產」的都市想像,都市故事將不能完整。我特別喜歡《遠大前程》默默把子宮和與房子對照對揚。面對世上最自然最溫暖的「幸福家園」,地產商所販賣的「幸福皇庭」的夢想、誘惑、奢華,一切也不過是資本堆砌的疑似永續的都市化「真實」。
   
《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
非常林奕華
2010年10月22-24日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原載於「新視野藝術節2010」導賞,頁4-5,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2010年8月。

世界第八奇觀──談《斷食少女.K》(2010.08.22)




早前跟看歌唱選秀節目已「成精」的朋友聊天,選秀節目打着「圓夢」的旗號販賣素人奇觀,已是公開的秘密。關鍵是觀眾還是樂此不疲地,從萬人海選到小胖踢館PK、從《超級星光大道》第一季到《星光傳奇賽》皆逢騷必睇集集捧場。似乎消費奇觀的大眾心理深入骨髓,通通身陷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拼命認同事件、為事件「添加」意義,使之成為我們可以了解、掌握甚至挪用的對象。

董啟章是一位模仿能力非常強的香港作家,往往在巨人肩膀上釋放繆思、新意迭出。本年度前進進主催的《斷食少女.K》,原是攔途截劫了董啟章的小說意念,把董啟章改編自卡夫卡名篇〈饑餓藝術家〉的小說情節──斷食少女K的故事──搶先移植到《斷食少女.K》的劇場演出。《斷食少女.K》由董啟章親自操刀編劇,把斷食少女K與「饑餓藝術」的當代命運,用疑似街頭直擊真人騷的形式演練一次,藉此講述當代社會氛圍下一種「非常態」、「無從歸類」、「格格不入」的生活或藝術形態,掉入浮躁虛無的社會現實的種種遭遇。

《斷食少女.K》的女主人公名叫K,沿用了卡夫卡小說把主角叫做K的自喻習慣(卡夫卡音譯自KAFKA)。K原是個普通求職女孩,一天,K「一日見三份工」後在地鐵月台席地而坐,無意間開始了表演「饑餓藝術」。「饑餓藝術」才開始三天,K惹來人群、媒體和經理人的注意和青睞,紛紛命名、挪用、消費「饑餓藝術」為一種可販賣的新世紀消費概念。於是「饑餓賑災」、「饑餓纖體」、「饑餓病患」、「饑餓抗爭」等巧立名目的計劃,層出不窮地圍繞着K與「饑餓藝術」投機地建設一切。

《斷食少女.K》聰明地抓住幾個最具時代氣息的項目,包括慈善的消費心理、纖體風潮、社會病患化和社會抗爭的表演性等課題,來為香港病態社會把脈。首先,「饑餓藝術」原是當代社會體系的一個陌生藝術/表演項目。當軌外的東西(「饑餓藝術」)要與社會和群眾(地鐵月台)接軌,它便需要通過一道道慣被認知的木人巷,並且用最熟知的「圖利」動機來處理。於是,「圖公利」的賬災騷便視之為「饑餓賑災」籌款秀;「圖私利」的纖體公司行銷其為「饑餓瘦身法」。當「饑餓藝術」表演達百日,以醫學為代表的社會理性「挺身而出」歸納K患上厭食症。「饑餓百日」原屬反常的身體反應。「苦行抗爭」的社運人士卻視K的「饑餓」與「苦行」的「攞苦嚟辛」並無二致,是身體政治的一種。

要言之,這種「容不下異類」、「對異類投以怪異目光」的社會總體反應,才是香港病態社會的徵兆。正如「反高鐵」如火如荼之際,「苦行抗爭的八十後」馬上被標籤為「反社會」、「攪攪震」,甚至「八十後雙失搞破壞」。因此,《斷食少女.K》的K因為「饑餓藝術」成名後,不斷被各種力量包裝、收編、治療、拉攏,使K不斷向經理人反覆強調「我只想做饑餓藝術」的心志,如同掉入無物之陣。

與此同時,《斷食少女.K》描繪K與「饑餓藝術」陷入現實處境之餘,也佈置了K父原為「饑餓藝術家」的背景,使得K與「饑餓藝術」的因緣來得有根有據,幽靈化的K父亦不時現身誦讀卡夫卡〈饑餓藝術家〉的原著文字。單從《斷食少女.K》的佈局結構看來,已是相當「董啟章」式互文並置,劇中至少有四位「饑餓藝術家」的故事──K、K父、卡夫卡筆下的「饑餓藝術家」和卡夫卡本人。K的故事固然JUICY八卦諷刺時弊,K父的遭遇主要以「暗場」交代,卡夫卡與其創造的「饑餓藝術家」活於K父的誦讀聲中。這種處理旨在把中世紀的文本世界、卡夫卡世界和父女先後處身的現代世界,扣連成一條鏈條。關鍵是,當K想通過「饑餓藝術」來靠近K父,「饑餓藝術」對K來說彷彿已不純然是一次藝術探索。

董啟章似乎要在《斷食少女.K》讓四位「饑餓藝術家」暗中較勁。K要體驗「饑餓藝術」來讓她更知道父親、K父因為現實放棄「饑餓藝術」、卡夫卡與(書寫)藝術則是生死相繫的生命共同體、卡夫卡筆下的「饑餓藝術家」喊出:「我找不到我覺得美味的食物。假如我曾找到這樣的食物,相信我,我就會悄悄地吃個飽,跟你和大家一樣。」他一直餓下去,很大程度上與「與世道格格不入」有關,因「找不到我覺得美味的食物」,所以拒絕進食、繼續革命。因此,當香港劇評人懇切地探詢《斷食少女.K》「除了藝術之外,饑餓還是什麼?」,劇中的「饑餓藝術」,可以是「變性人要結婚」、「名攝影師出家」、「曾灶財塗鴉」,乃至於在香港書展中朗誦新詩。

當然,《斷食少女.K》還有幾點可以再斟酌談談。很多觀眾頗為抗拒《斷食少女.K》末段K與女結他手唱歌來收束全劇,認為流於《歡樂今宵》的喧鬧意味。《斷食少女.K》自然是想通過較大眾化的形式,來講出K在「看破紅塵」後的歡喜自在。然而,我卻認為K在末段上深山探訪「極品饑餓藝術家」,發現「極品饑餓藝術家」原來也「食雞髀」,《大隻佬》式醍醐灌頂已夠份量,K再換上白底紅花裙子非常「社會化」獻唱似是蛇足,集體吃蘋果等動作也不必過於強調。

其實探討群己關係的《斷食少女.K》背後,還有不少「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饑餓藝術家」──去年奪得藝術發展獎時毫不諱言寫作之路難行的董啟章、「前進十年」的前進進朋友、舞台上醉心表演藝術的演員等等,無一不是「尋異路、走歧途」的K。所以「尋異路、走歧途」,並不是因為可以藉此靠近誰,用日劇的說法,就是「只有和你在一起才會感到幸福」。即使這個「你」,在別人眼中是「世界第八奇觀」。


原載於《文匯報》藝粹版,頁B03。

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

《詞家有道》新書發佈會最後召集











時間:2010年8月21日(星期六) 下午五時半至七時半

地點:中環三聯書店創BOOK cafe. (中環域多利皇后街9號中商大廈2樓)

《詞話詩說》--冇(2010.08.17)





《Threesome》大碟中〈冇〉的曲詞風格,在李克勤的歌曲系譜中並不罕見,因為每張李克勤唱片都會出現起碼一首佻皮輕快的歌曲,如〈Mr Children〉等。在詞人林若寧的創作系譜中,〈冇〉就是一份相當獨特、革命性的歌詞。上回本欄談林若寧〈七百年後〉時已提到,林若寧詞風傾向婉約內斂,尤其擅長寫詩意小品如〈撈月亮的人〉、〈慕容雪〉、〈叮叮車〉一類情景交融的雅緻歌詞。2009年年底面世的〈冇〉,卻一反林若寧固有風格,從「入實驗室按禁急掣」的無聊急口令開始,寫出「無為」的人生哲理。

《Threesome》是林若寧與乃師林夕第二次合作包碟寫詞的心血結晶。與首次師徒合作的許志安《In The Name Of...》大碟相較之下,《Threesome》明顯是林夕林若寧師徒之間的對碰遊戲──〈嬤嬤〉VS〈富豪雪糕〉、〈樹懶〉VS〈樹海之下〉、〈早餐A〉VS〈最後的早餐〉、〈寂寞嘍囉〉VS〈二十四城記〉、〈有為青年〉VS〈冇〉。當中並以林夕〈有為青年〉和林若寧〈冇〉的相反相成,最為幽默有趣。前者談「有為」可能產生的反效果,〈冇〉則表明「無為無煩惱」想法,開首即以取材自廣東話急口令、帶有RAP色彩的唱詞,營造出相當HEA的感覺──「入實驗室開個掣 你伯伯找你弟弟 一隻龜貴不過雞 話題越說越無題 自問十分低智慧 我每次考試落第 於試卷裡晝烏龜 怕學貫中西….」

在富具有RAP色彩唱詞部分,林若寧表現出急口令夾雜現實場景的幽默感,「於試卷裡晝烏龜 怕學貫中西」甚至可能是時下青年虛無游離的心理反映。緊接着的副歌唱詞,更把生活中令人心煩氣躁的瑣事拼湊排列,揭示出欲望愈多情緒愈容易波動的普遍性──「無聊無煩惱 無聊無煩惱 煩事最好不要碰 我個腦 煩人麻煩到 祈求長生不老 要追索哲理容易老 無聊無投訴 無聊無投訴 大鬧政黨的老伯太躁 無求無回報 何來塵埃清掃 算不到劫數和命數 心中有數」

如果細看〈冇〉的主旨和遣詞,不難發現〈冇〉其實絕非鼓勵觀眾無聊HEA爆。副歌作為全詞反覆吟唱最多的部分,林若寧在〈冇〉其實非常聰明地把核心精神「無為」偷換概念為「無聊」。這不但配合旋律的佻皮活潑風格,同時打正旗號把「無聊」入詞,無疑成功驅除聽眾對「無為」道家哲理的抗拒。取而代之的「無聊」只是「不強求」、「任自然」和「無為無不為」的通俗化代名詞而已。想當然的是,歌名縱然可以寫作〈無〉,為了淺白和口語化的目標,亦以〈冇〉作為定稿。

林若寧在成功把「無為」偷換概念為「無聊」後,〈冇〉的第二段RAP唱詞,乾脆放手具體大談「無為」──「大象亦輸給螞蟻 漢武帝總要讓位 聽老子說東說西 做人學說是無為 大是大非都太細 哪夠印花更實惠 不背起沉重楷梯 跌亦跌得低」──大象螞蟻自是大小對比的極致,帝皇則是權勢地位高低的象徵。當中刻意模中國古典哲學中的老莊故事,把大小高低作逆反的處理,後來的「哪夠印花更實惠」相信也使不少聽眾會心微笑。關鍵是關於「無為」的論述,如「不背起沉重楷梯 跌亦跌得低」,一不小心便非常容易掉入犬儒的陷阱。因此〈冇〉在後續的部份大有自我解說的意思──「一匹布 (說到只一匹布) 無頭沒有腦 無仇沒有刀 (又會變得深奧) 無糖沒有醋 無雲沒有雨 為何又要將摩星嶺看得太高 無為沒有錯 無求得風騷」──〈冇〉想要做到的其實是「破除執着」,沒有必要庸人自擾地「將摩星嶺看得太高」。如能做到「無為」、「無求」,那才是真正的「風騷」。

根據林若寧的說法,他在《Threesome》的五首歌寫作次序首先是〈富豪雪糕〉,之後便是〈樹海之下〉、〈最後的早餐〉、〈二十四城記〉,最後才是〈冇〉。由於寫〈富豪雪糕〉等歌曲的過程漫長又痛苦,到最後寫〈冇〉的時候,便索性隨意所之。我卻認為,恰恰是那一剎的「隨意所之」,不僅僅展示出林若寧在駕馭題材上純熟的一面(〈富豪雪糕〉談父子情、〈二十四城記〉處境化性工作者生涯、〈冇〉則談無求無為的道理),也讓林若寧前所未有地以風趣抵死的角度談「無為」、「無聊」,為「寧系詞風」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這不是正好應了祖師奶奶張愛玲的金句,快樂愉悅也不過是撒手的一瞬?信焉?

〈冇〉

作曲: Bobo Chan
填詞: 林若寧
編曲: C Y Kong
監製: 梁榮駿

入實驗室開個掣 李伯伯找你弟弟
一隻龜貴不過雞 話題越說越無題
自問十分低智慧 我每次考試落第
於試卷裡畫烏龜 怕學貫中西

無聊無煩惱 無聊無煩惱
煩事最好不要碰 我個腦
煩人麻煩到 祈求長生不老
要追索哲理容易老
無聊無投訴 無聊無投訴
大鬧政黨的老伯太躁
冇求無回報 何來塵埃清掃
算不到劫數和命數 心中有數

大象亦輸給螞蟻 漢武帝總要讓位
聽老子說東說西 做人學說是無為
大是大非都太細 哪夠印花更實惠
不背起沉重楷梯 跌亦跌得低

無聊無煩惱 無聊無煩惱
煩事最好不要碰 我個腦
煩人麻煩到 祈求長生不老
要追索哲理容易老
無聊無投訴 無聊無投訴
大鬧政黨的老伯太躁
無求無回報 何來塵埃清掃
算不到劫數和命數 心中有數

一匹布 (說到只一匹布)
無頭沒有腦 無仇沒有刀 (又會變得深奧)
無糖沒有醋 無雲沒有雨
為何又要將摩星嶺看得太高
無為沒有錯 無求得風騷

無聊無煩惱 無聊無煩惱
煩事最好不要碰 我個腦
煩人麻煩到 祈求長生不老
要追索哲理容易老
無聊無投訴 無聊無投訴
大鬧政黨的老伯太躁
無求無回報 何來塵埃清數
算不到劫數和命數

無聊無煩惱 無聊無煩惱
煩事最好不要碰 我個腦
煩人麻煩到 祈求長生不老
要追索哲理容易老
無聊無投訴 無聊無投訴
大鬧政黨的老伯太躁
無求無回報 何來塵埃清掃

記憶化作肥皂泡 都不會老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2。

PS.下期預告:黃仲凱〈迷博〉。

2010年8月10日星期二

《詞話詩說》--七百年後(2010.08.10)














今回要談的是──2009年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金帆音樂獎最佳歌詞獎得獎作品──林若寧〈七百年後〉。2009年年終多個頒獎禮上,林若寧為陳奕迅所寫的〈七百年後〉橫掃多個最佳歌詞獎。陳奕迅主唱的歌曲得獎,自然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然而,能夠在玩音樂椅般輪番掄元的林夕黃偉文之中脫穎而出,本身已是一件非常值得投以注目禮的事。

關注詞壇動態的朋友都知道,林若寧為林夕首席大弟子,對林夕作品瞭如指掌,曾於《林夕字傳》、《林夕字傳2》眉批中曲盡其妙。早在林若寧晉身詞壇不久,即獲林夕黃偉文點名稱讚──林夕指出詞人必須具備寫詞的「招式」和「內功」,認為林若寧當時已具備了專業詞人的素質。黃偉文亦將林若寧的詞風歸納為「婉約,卻不失想像力,而且難得在沒有老氣橫秋」,讚賞有加。2001年出道至今,林若寧寫詞已達十年之久,並多次與師父林夕合作,先後在許志安《In The Name Of...》及李克勤《Threesome》合作包碟寫詞。近年更成績斐然,2007年憑李克勤〈花落誰家〉獲多個獎項,被譽為千禧年以後冒起最快、最有機會接棒自成一家的詞壇新人。

林若寧〈七百年後〉靈感來自金像導演安德魯史丹頓 (Andrew Stanton) 執導的動畫電影《太空奇兵.威E》(即《WALL-E》)。故事講述在不遠的未來,地球終於因為過度污染而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於是人類乘坐着巨型太空船深入外太空,另覓居所,把地球則交給了「廢物處理機械人」WALL-E處理。七百年後,人類已經淡忘了地球,獨自撿垃圾達700年之久的WALL-E仍舊在清理地球垃圾。不過人類設計的機械人卻沒有忘了人類的根。它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派遣搜尋機械人EVE到地球,嘗試看看地球是否再適合人類居住。

林若寧〈七百年後〉所寫的就是《WALL-E》的故事,並從機械人的視覺出發,談及環保和未來世界的情境──「你那太空艙 能夠發出金色的光 我廢置一方 抬頭便會為你守望 一天天催迫生活在現代化 繽紛星空拋低我寄存繁榮垃圾崗 多得你原諒我骯髒 送你破黑膠 廉價發出歌聲依稀 送你破燈泡 便宜地照亮你天地 一箱卡式帶一直沒落仍能回味 那套舊文藝戲 生生不息的淒美愛情逾越物質跨過世紀」

〈七百年後〉撇開了《WALL-E》中未來人類因過度依賴而變得嚴重癡肥的情節,集中火力點出現代化的生活模式,背後付出未來環境破壞的代價,導致「繁榮垃圾崗」孤懸太空。〈七百年後〉在首段,刻意同上了很多不搭配的詞組,如「繁榮垃圾崗」、「送你破黑膠」、「廉價發出歌聲」、「便宜地照亮你天地」。這裡,不但從極不協調的字詞短語,營造出語言陌生化的修辭效果,同時也相當具體地帶出《WALL-E》化的荒涼世界。相對而言,〈七百年後〉的副歌和中後段則滲進了大路情歌的抒情元素,傳達出窮山惡水中僅有的情懷──

「棄置那棵花 容我帶它的根歸家 送你這棵花 來懷念已逝去初夏 漆黑的星體花葉樹木無從留下 你會在流淚嗎 花開的沙丘滋養我們貧窮地方優美似畫…天天進化熱潮已記不起 用霓虹去建設歡喜 雖則你我被每粒星唾棄 我們貧乏卻去到金禧 文明能壓碎 情懷不衰 無論枯乾山水 舊時年月投入垃圾裡 你我一起同居 仍然能送你 兒時玩具 老地方抱着 一起安睡 七百年 隨年歲 記憶老去 仍然有你的忠心愛侶」

花葉樹木,在任何地方都是觸目可見的景物和生長物,可是在環境已被破壞殆盡的世界裡,彷彿卻是碩果僅存的美麗生命體。花作為環保的指標性關係,在林若寧〈花落誰家〉已有前科,感慨世界快要滅亡時,一朵花會變成怎樣呢?根據林若寧的夫子自道,〈七百年後〉與〈花落誰家〉的共同點,就是將愛情融入保育題材,彼此的方程式相當接近卻又自然流露。與此同時,兩者的寫作重點都是指向我們當下──如果《WALL-E》或〈七百年後〉正廣傳着末世寓言的話,那麼,把地球變成「繁榮垃圾崗」的幕後黑手卻是我們每一個人!

如果有看過將《WALL-E》片段剪入〈七百年後〉MV的YOUTUBE版本,便可知道配合上《WALL-E》的電影畫面後,〈七百年後〉的確是一首非常動人的情歌。不過正如林若寧所說的,那應該是一首較偏鋒的情歌,偏鋒的程度甚至只有幾個人明白。正在看文章、把〈七百年後〉唱得琅琅上口的你,是那「幾個人」之一嗎?

〈七百年後〉

作曲:柳重言
填詞:林若寧
編曲:C Y Kong
監製:柳重言/ Davy Chan/ C Y Kong/ 陳奕迅

你那太空艙 能夠發出金色的光
我廢置一方 抬頭便會為你守望
一天天催迫生活在現代化
繽紛星空拋低我寄存繁榮垃圾崗
多得你原諒我骯髒

送你破黑膠 廉價發出歌聲依稀
送你破燈泡 便宜地照亮你天地
一箱卡式帶一直沒落仍能回味 那套舊文藝戲
生生不息的悽美愛情逾越物質跨過世紀

文明能壓碎 情懷不衰 無論枯乾山水
舊時年月投入垃圾裡 你我一起同居
仍然能送你 兒時玩具
老地方抱著一起安睡
七百年 潮流裡 瞬息過去

棄置那棵花 容我帶它的根歸家
送你這棵花 來懷念已逝去初夏
漆黑的星體花葉樹木無從留下 你會在流淚嗎
花開的沙丘滋養我們貧窮地方優美似畫

文明能壓碎 情懷不衰 無論枯乾山水
舊時年月投入垃圾裡 你我一起同居
仍然能送你 兒時玩具
老地方抱著一起安睡
七百年 潮流裡 建築統統破碎

天天進化熱潮已記不起
用霓虹去建設歡喜
雖則你我被每粒星唾棄
我們貧乏卻去到金禧

文明能壓碎 情懷不衰 無論枯乾山水
舊時年月投入垃圾裡 你我一起同居
仍然能送你 兒時玩具
老地方抱著 一起安睡
七百年 隨年歲 記憶老去

仍然有你的忠心愛侶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4。

PS.下周預告:林若寧〈冇〉。

2010年8月6日星期五

佛洛依德笑我?!──談W創作社與《柯迪夫》(2010.08.06)



《柯迪夫》是我最近跟人談論得最多的舞台演出。

香港劇評人有一種說法,就是香港商業戲劇/劇場一直被討論得不夠,那些場次數字、入座率、觀眾覆蓋率都相當理想的商業戲劇/劇場,彷彿長久被懸置,還沒有得到認真和嚴肅的對待。即如春天舞台、焦媛實驗劇團,還有這次要討論的W創作社,也是近年在票房上取得一定成績的香港商業戲劇/劇場。如果以七月份公演達十九場之多的W創作社《柯迪夫》為例,或許可以對這個「高票房少評論」的(無)劇評現象略窺端倪。

首先表明身份,我是W創作社的老觀眾。九十年代末W創作社創團,首兩部作品《青春殘酷物語》和《戀愛次貨》已表現出對青年心態、社會價值觀的敏感和細節化的拿捏。時光飛逝,再出現在W創作社的觀眾席時,W創作社已是著名的香港商業戲劇品牌,專門擺明星歌星上(舞)台。正因為這樣,W創作社的產品口耳相傳地被認為「一定係星光熠熠歌舞連場好多嘢睇」。從製作角度看來,以王菀之張敬軒為招徠的《柯迪夫》,相信亦是想要符合「一定係星光熠熠歌舞連場好多嘢睇」的期望和約定,把音樂才女才子參演的《柯迪夫》設計為音樂劇,並強調了香港詞壇鬼才黃偉文參與音樂劇的填詞工作,順理成章讓這對熒幕情侶一展金嗓,唱出金牌詞人的嘔心瀝血之作。

於是,《柯迪夫》的「戲橋」,便被設計為五名中七學生希望排練音樂劇在暑假參加比賽,可惜在林老師施計打壓下告吹,五人的夢想破滅心靈受創,人生由參賽不成的一刻開始毀滅,開始了十年創傷──十年後王菀之成為毒舌護士,梁祖堯是「老油條」報案室警員,而軒仔更變成有躁狂症的搬運工人。不巧林老師患上喉嚨癌,深悔當年為保飯碗阻撓學生圓夢,決定出面鼓勵五人重拾夢想。各位親愛的觀眾和讀者,單是「參賽不成摧毀人生」的「戲橋」已夠匪夷所思,沒想到更令人目瞪口呆的「創意」陸續有來。五人在十年後演過《柯迪夫》以後竟然解決了人生的所有問題──王菀之搖身一變為愛心護士,梁祖堯頽氣盡消勇敢正氣,軒仔決定「的起心肝做人」、重新追求王菀之云云。

如果當年「參賽不成」是因、「人生毀滅」是果,稍為頭腦清醒的都很容易明白,「參賽不成」是一個「假的因」,「真的因」其實是我們的浮躁社會和抑鬱世代。當《柯迪夫》把「人生毀滅」的因,擬設在「參賽不成」的過去,那就意味着《柯迪夫》可以大肆鋪陳「想當年」的種種細節。包括王菀之彈琴跳舞、軒仔試音、祖堯爭奪角色、師生才藝大比拼等等,皆可如流水賬般演個汗流浹背不亦樂乎,然而,十年後五人重演「夢想音樂劇《柯迪夫》」的具體內容卻可以隻字不提。一切好像港產片(打機化)如《十月圍城》,人人為了孫中山(及其革命密會)天人交戰死去活來;打打殺殺血流成河涕淚飄零後,所造就的目標/成果卻可以是空洞無物的。

撇開《柯迪夫》的橋段不談,《柯迪夫》的製作也有港產片的影子──三個多小時內的確不斷「有好多嘢睇」。開場時王菀之張敬軒又唱又跳一身太空裝演繹〈低科技之歌〉,軒仔試音和與老師比拼時又慷慨示範海豚音,中後段與王菀之來一段天鵝湖舞蹈;間或加插《志明與春嬌》式對白場面如「去邊度食?」「去翠華啦!」眾人的「夢境」還出現了儼如倩女幽魂的精靈,呼喚他們重拾夢想;音樂才女才子王菀之張敬軒同場加演輪流爆粗,經典一幕更是「創傷五人組」齊齊指着病床上的老師罵「八婆」。

《柯迪夫》其實令我困惑驚訝多於一切。打正「音樂劇《柯迪夫》」旗號的同時,《柯迪夫》還煞有介事地,設置幾位演奏者在台右即場演奏樂器。根據最基本的認知,音樂劇中的歌曲理應肩負推進情節的任務,可是《柯迪夫》只把王菀之張敬軒的熱唱歌曲如〈低科技之歌〉、〈小團圓〉、〈BLESSING〉、〈預言書〉等夾雜〈高八度〉〈開籠雀〉幾首新曲間歇吟唱。〈低科技之歌〉作為全劇的開首更與全劇幾近毫無關連,令人費解。當《柯迪夫》終章時全台表演者大跳百老匯華麗歌舞時,坐在絲絨椅子上的我忽然醍醐灌頂,所謂「高票房少評論」可能還是有點道理的。如果我堅持如同「佛洛依德解夢」般仔細推敲分析,我實在怕佛洛依德笑我。

我或者應該開始明白粉絲的心。有人堅持連續看七場,正正因為一切切中他們的要害──如果我說,連我也着實很喜歡王菀之的華麗戲服,和《柯迪夫》序幕時月球投影在煙霧上的特別舞台效果….


原載於《信報》文化版,頁51。

《四手亂彈》--流行歌詞腹語化(2010.08.04)


感謝梁東,竟然會俾一個完全唔識音樂的人上港台文化音樂節目PLUG書+談流行歌詞+談我的歌詞專欄《詞話詩說》.坦白說, 我真的很想聽周秀娜嘟住嘴唱〈你唔愛我啦〉.....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2%2F89&d=2010-08-04&p=3436&e&m=episode

2010年8月3日星期二

《詞話詩說》--Allegro Opus 3.3am(2010.08.03)




在一次香港流行歌詞的公開講座中,主持人以小克給陳奕迅所寫的鬼馬歌詞〈Allegro Opus 3.3am〉,為香港流行詞人詞風作出概括描述。我一直認為,〈Allegro Opus 3.3am〉的對應讀物其實是林海峰〈流行曲〉。林海峰寫詞的〈流行曲〉,示範了用一首流行曲的篇幅羅列流行曲的成功因子,必須包括清唱震音假音三連音和「我愛你抵死無好收場」之類的慘情歌詞。如果仔細注視小克〈Allegro Opus 3.3am〉的話,便會發現當中不但儼如「點將錄」般排列了香港流行樂壇的詞人系譜,還點出詞人為流行曲「填詞」時的具體操作點滴、爆紅歌詞的必備元素等等。

漫畫家小克在〈Allegro Opus 3.3am〉的開端,從詞人靈感枯竭又趕着要馬上交歌詞的窘態說起,寫來已充滿了漫畫感──「得番三個字 十五分鐘了事 但我點止差三個字 未到副歌點去終止 詞極到位但原音不似 寫得出意義 但太深沒人知 唔願意太跟阿Y相似 又會諗夕爺 又怕抄大師 太崇拜林振強好點子 其實要寫 什麼都要試 唔知點 開始 離別太悲 難提及社會諷刺 生與死 老土得欠機智 若對比 經典的每份詞 旋律好聽到死 我太幼稚」

〈Allegro Opus 3.3am〉場景化了詞人在創作時間緊迫的焦躁心情,首句「得番三個字」一語雙關(廣東話「三個字」即十五分鐘之意),同時指整份歌詞只欠「三個字」和時間只餘十五分鐘便要交稿,可是詞人還沒寫到副歌,未能完結全詞。偶然想到絕妙的字詞,卻因為「唔啱音」而要放棄,又要考慮詞意會否太深奧令聽眾無法理解。除了受「啱音」與否和詞意深淺的問題困擾之外,還要顧忌詞風會否與大師級詞壇巨匠如林振強、林夕、黃偉文的太相似,失去自我風格。另一方面,填詞的選題固然要別出心裁,無奈寫詞本來就是「依聲填詞」、「戴着腳鐐跳舞」的文字遊戲,詞人嘔心瀝血的成果能否成就「大業」(如成為年度金曲、紅遍大中華等),反而往往受到旋律「好唔好聽」的掣肘。

絕處總會逢生,在儼如五花大綁的具體創作情況下,香港流行詞人在華語世界寫出彩虹,為大中華的最有效的流行媒體(流行曲),展現出令人驚艷的智慧和巧思。先別說當今香港流行詞壇「三大詞人」林夕、黃偉文、周耀輝的個別藝術成就和在華語世界的影響力,借用阿Y的說法,香港流行歌詞其實一直是被低估了的藝術品。全世界都有流行曲,廣東歌卻是當中限制最大的。在過去二十年香港流行曲的內容、題材、說故事的方法卻變化多端。廣東話這樣的一種被綁手綁腳的語言,它做出來的花式卻要比很多手腳健全的語言厲害得多。

身在此山中的小克,在〈Allegro Opus 3.3am〉大顯聾貓式搞笑本色,羅列出填詞「行貨」陳詞濫調──「You're my baby, oh baby 重睇番呢份詞 離棄我背棄我 無乜更多字兒 家國愛我 填得太過政治 求你別吻我 咁行 下世才吻我 Yeah Yeah Yeah Yeah 如抱便抱吧 如放棄便放吧 愛吧 說吧 No No No No 如我要寫一句交俾你K房裡狂吼 How~ 詞逐去找 亂咁跑 條 Hook Line 終於撇脫 如聽開首 Pop Song 一針見血 仲押埋韻 逐個字 串做故事 終於寫好我隻 Sad~Sad~My Sad Song~」

歌詞要寫得好,的確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然而,「行貨」如「你令我流淚」、「不要愛上我」依然成行成市。詞人對「You're my baby, oh baby」、「求你別吻我」一類的「行霸」也大有愛恨交纏的複雜心理,似乎敷衍填上了便可以馬上收工,問題是是否過得了自己一關。小克在末段提及的「Hook Line」,即全詞中反覆吟誦次數最多、最易上口的幾句,可能是一份歌詞最需要斟酌的部分。即如〈講不出聲〉的「講不出聲 講不出聲」和〈囍帖街〉的「忘掉愛過的他 當初的囍帖金箔印著那位他…」,往往便是小克所言「寫一句交俾你K房裡狂吼」的金玉良言。

古有「以詩評詩」、「以文論文」,當代亦有小說家「以小說論小說」。我一直對「以歌詞論歌詞」充滿了好奇,2009年的小克〈Allegro Opus 3.3am〉與較早前黃偉文〈忘記歌詞〉大有異曲同工之妙。小克動用了一系列聽眾所習慣的流行符碼和歌詞寫法,戲說「流行歌詞」,並如「明星歌」般營造了大牌詞人輪番出場眾聲喧嘩的效果。想當然的是,〈Allegro Opus 3.3am〉畢竟是戲仿諧擬的過癮之作,作為香港流行歌詞的研究者,衷心希望大家對香港流行歌詞可以有更多的了解和欣賞。親愛的編輯和讀者,請容許我在這裡做做廣告──黃志華、朱耀偉和我合著的《詞家有道──香港十六詞人訪談錄》現已出版。書中訪問了鄭國江、黎彼得、盧國沾、向雪懷、盧永強、潘源良、林夕、周禮茂、劉卓輝、周耀輝、張美賢、黃偉文、喬靖夫、李峻一、林若寧、周博賢──去吧!聽聽詞人怎麼說吧。

〈Allegro Opus 3.3am〉

作曲: Gary Tong
填詞: 小克
編曲: Gary Tong,Ivan Leung
監製: Gary Tong,Davy Chan,C.Y.,Eason

得番三個字 十五分鐘了事
但我點止差三個字 未到副歌點去終止
詞極到位但原音不似

寫得出意義 但太深沒人知
唔願意太跟阿Y相似
又會諗夕爺 又怕抄大師
太崇拜林振強好點子

其實要寫 什麼都要試 唔知點 開始

離別太悲 難提及社會諷刺
生與死 老土得欠機智
若對比 經典的每份詞
旋律好聽到死 我太幼稚

得番一個字 鄭國江點樣嘔出往事
黃霑點趕起 噚晚醉到黐
盧國沾太堅 林敏聰發癲
想法太美 由修養帶起
詞種太雋永 詞風太細膩 前瞻

「You're my baby, oh baby」重睇番呢份詞
「離棄我背棄我」無乜更多字兒
「家國愛我」填得太過政治
「求你別吻我」咁行
「下世才吻我」 Yeah Yeah Yeah Yeah
「如抱便抱吧 如放棄便放吧 愛吧 說吧」No No No No
如我要寫一句交俾你K房裡狂吼 How~

詞逐去找 亂咁跑 條 Hook Line 終於撇脫
如聽開首 Pop Song 一針見血
仲押埋韻 逐個字 串做故事
終於寫好我隻 Sad~Sad~My Sad Song~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4。

PS.下周預告:林若寧〈七百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