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日星期五

《敢觀舞台》──澳門藝術節2014──Lucinda Childs《舞》與梅田宏明《非常狀態》(2014.6.27)

「澳門五月」一貫吸引大量香港藝術評論人「過大海」睇騷。事關澳門藝術節年年積極招徠世界級表演藝術戲碼,2014年為國際舞蹈年,舞蹈節目自然特別強勁。除了香港著名舞蹈家梅卓燕、音樂家龔志成參與在一座澳門舊式廣東茶樓演出的《詠舞南音》之外,還有美國Lucinda Childs的《舞》和日本梅田宏明的《非常狀態》。兩者皆是遠渡重洋的澳門藝術節重頭戲。

Lucinda Childs是後現代舞的代表人物,是當今美國最重要的後現代編舞家之一,曾與Robert Wilson & Philip Glass 合作《沙灘上的愛恩斯坦》(: 《沙》是七十年代的美國作品,曾於去年的香港藝術節2013上演)。她的舞蹈以簡約、講求線條的「極簡主義」著稱,往往抽離了線性敘事內容和戲劇情節,回歸到舞蹈抽象形體表演的純粹狀態。本年度在澳門藝術節的作品《舞》,便是「與科技玩遊戲」的一次多媒體舞蹈劇場。

先論《舞》。《舞》由Lucinda Childs夥拍視覺藝術家SOL LEWITT,由SOL LEWITT負責投影在舞台後方的錄像。錄像有時候是一系列的格子,有時候是舞蹈員跳舞的剪影。有時候甚至是在空間上把舞台上下方劏開,造成上下方錄像中舞蹈員和現場舞蹈員,「上下隔床」一同跳舞的視覺效果。在錄像出現前,《舞》由舞蹈員不斷旋轉揭開序幕。舞蹈員的旋轉,就是要用盡舞台上的台板空間。特別是以對角線形式遊走舞台兩極、重複跳躍、傾斜前進等展示方式,強調了肉身與空間的同構關係。再加上像主題樂園旋轉花木馬般罐頭音樂的播放,《舞》的「科技與身體交疊」明顯複製岀現實世界的呆板、重複、偽甜美的生活本質。並且在拒絕講故事、反對炫耀技術、不作奇觀異化的前提下,以最簡單的舞台表演手段發人深省。

其實,所謂後現代舞蹈,發端自美國舞蹈家瑞娜(Yvonne Rainer),並首見於美國《戲劇評論》探討後現代主題的文獻資料中。後現代舞蹈的精神與態度,主要是對講究邏輯線性發展、注重嚴謹形式、強調理智理性之現代舞的反動、反叛及顛覆。與現代舞比較,後現代舞蹈呈現多元面貌,很難歸納定義。但一般而言,後現代舞蹈家較喜以遊戲、反諷的手法,來突顯其與現代舞的「一本正經」「追求典範」之差異。以瑞娜為首包括布朗(Trisha Brown)、高登(David Gordon)、派克斯頓(Steve Paxton)等人在內。他們於一九六零年代初,接受了鄧恩(Robert Dunn)編舞課的啟發與帶領,在紐約傑德森教堂(Judson Church)開始發表實驗性作品。並以此為根據地,結合各類藝術人才共同創作演出,將當時音樂、美術領域之即興、偶發、機率等藝術觀念引入舞蹈的具體實踐之中。既是後現代舞蹈的起源,也形成後現代舞蹈不刻意營造、回歸日常生活、崇尚自然極簡、着重過程經驗、企圖打破「藝術」與「生活」關係界線的美學觀。

至於梅田宏明,乃是日本現代舞壇最受矚目的跨領域舞蹈家。梅田出生於1977年,目前於東京定居發展。日本大學求學期間主修攝影。有深厚芭蕾舞與街舞訓練的梅田於20歲時決定發展舞蹈事業。2000年梅田創立自己的舞團「S20」,舞團歷來的作品有:2002年《碎拍漸境》、2003年《Finore》、2004年《Duo》、2007年《格局N次方》、2008年《Adapting for Distorsion》等。2009年他開始一系列探討動作概念的編舞計畫─“Superkinesis”,至今已創作三支作品:《Centrifugal》、《Repulsion》,及《Isolation》。

出現在澳門藝術節舞台的梅田宏明《非常狀態》,則由《適度異變》、《觸·覺》兩部分組成。攝影出身的梅田宏明,特別重視視覺效果,所展演的多媒體舞蹈劇場,強調以抽象和強烈的反敘事,來探討人類的生存狀態。第一部份的《適度異變》似乎模仿着蟲子,在光秃秃的方框舞台上,把自己置於舞台中央,以快速形體動作,放射出種種掙扎、受約制、微反抗的動作。再輔以現場儼如蟲子低鳴的低頻率音效,可說是另一種複合媒體(mixed media)的形式創作,折射出人類的生存困境。舞台上由投影組成的格子,更象徵着困鎖,蟲子般的蠕動更使生物與高科技的矛盾衝突越發極端。

《非常狀態》第二部分的《觸‧覺》,是一支已巡演歐洲及日本各大城市的獨舞作品。《觸‧覺》創作靈感源於「動態藝術」,實驗以最新的電腦科技編舞。《觸‧覺》着重呈現時間變形、動作難辨與舞者身體移動等極端狀態,身體最後在科技中逐漸消逝,成了一個若有若無的黑影。較諸《適度異變》,《觸‧覺》更簡潔流暢──沒有了低頻音效和格子方塊,只有舞台方框邊緣紅藍綠三原色的轉換,突顯「顏色感知的物裡層面」,賦予顏色與舞蹈更具體的關係,解構連結身體的多元性與舞蹈的規律。《觸‧覺》乾脆把對於「視覺顏色情感形體」思考,融會在低限光線之中的碎拍腳步、關節、腕肘、脖頸的微小到極大的晃動串流中。在音效方面,《觸‧覺》運用高速而機械的音樂,剖析了現代人與科技之間「操控被操控」的微妙關係。

誠如澳門藝術節的介紹,梅田宏明的確是一位難以定位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打破舞蹈的規律,時常表現出一種破碎、割裂的特性。這些都是梅田的舞蹈所表現的主題,充分反映了當代城市人生存狀態,焦慮、急速的氛圍。而且,美國Lucinda Childs、日本梅田宏明,其實共同展示着現當代舞蹈的不同形式和方法,且在世界各個角落永遠存在不斷探索實驗、尋找新的語彙、新的可能的表演形式。
 
原載於《文匯報》文化版。

2014年6月25日星期三

《世說詩語》──球衣大混戰同樣精采(2014.06.25)

(原題: FOOTBALL如衣服)
 
英格蘭對烏拉圭當晚,觀眾焦點都落在蘇七復出表現,我卻成晚被烏拉圭過於緊身的藍色波衫挑戰審美。烏記貼身波衫,搞到一眾國腳上演現形記,個個胃腩水桶腰暴現,胸前仲突曬點添。翻查資料,烏國贊助商飄馬今屆共為八支決賽周球隊提供戰衣,包括意大利、瑞士、科特迪瓦、阿爾及利亞、喀麥隆、加納、智利和烏拉圭。橙色波衫的科特迪瓦,現形程度也不遜烏國,逐一貢獻人魚線或肥腩。

飄馬在贊助世盃球衣這件事上,其實不算傳統勁旅,位居老大老二的一剔和阿迪,今屆攻城掠池的激烈程度直達世界大戰一剔一共為十支球隊提供球衣:澳洲、巴西、克羅地亞、英格蘭、法國、希臘、荷蘭、葡萄牙、南韓和美國。阿迪旗下則有九隊:西班牙、阿根廷、哥倫比亞、德國、日本、墨西哥、尼日利亞、波斯尼亞和俄羅斯。兩軍對壘的戲碼,固然媲美世界盃上下線的走線策略,你搶攻北美市場,我盡攬種籽隊,確保品牌曝光率和形象;而剩下來的非洲隊伍,自然也成為飄馬囊中之物。

三強鼎立之下,原來還有漏網大魚,就是本屆黑馬哥斯達黎加。決賽周前夕,哥國國腳投訴樂途提供的波衫,比賽中吸汗增重明顯,直言穿上它是「一種恥辱,我們很難提速」,結果驚動足協出面提出更換布料。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哥斯達黎加近幾場見佛殺佛、遇鬼斬鬼,原來穿上了足球版的鯊魚衣。

原載於《蘋果日報》足球版。

2014年6月22日星期日

《世說詩語》──國家隊教頭易變罪人(2014.06.22)

(原題: 教頭變罪人? )

西班牙提早畢業,不少球迷認為迪保斯基才是罪魁禍首,換人唔變陣,低效失機。姑勿論狂牛出局,是否迪帥戰術過份保守所致,領隊兼教練這樁差事,真係重罪輕加,球隊成績稍遜,便首先當殃。剛過去的英超賽季,20隊中已有12名教頭在任內被炒。國家隊主帥較之,更背負多一層「國民期望」,倘若鎩羽而歸,亦意味着拜拜不遠。
 
事實上,世盃主帥不免「來來去去嗰班人」,國籍與所帶領的國家隊也可天南地北。今屆就有卡比路@俄羅斯、比格文@哥倫比亞,與奇連士文@美國、鶴臣@英格蘭、曼聯教頭雲高爾@荷蘭、「食鼻屎」走紅的路維@德國等同場較技。其中比格文是黃金一代進攻核心列基美艾馬自世青盃以來的啟蒙師父,在2006年曾帶領阿根廷打決賽周,同時也是當年的「出局罪人」;本屆帶領哥倫比亞大勝希臘後,比格文卻成了哥國「國家英雄」,目前總統大選,甚至每天有超過40萬張選票,被選民瘋狂寫上比格文的名字,以示支持。奏過天堂地獄之歌的,還有擔任國家隊教頭後黯然退場的著名球星巴西鄧加、德國禾拉和阿根廷馬勒當拿。
 
名將是否奇帥實在難說,但2010世盃的阿根廷國家隊就曾被嘲諷為「馬勒當拿的私人遊戲」,23名國腳中前鋒竟佔近半,博得「前鋒博物館」之稱,令人哭笑不得。忽發奇想,假使要有該國國籍才能執教國家隊,究竟施蒙尼和摩連奴,何時回國搞搞新意思?
 
原載於《蘋果日報》足球版。

2014年6月21日星期六

《世說詩語》──世盃成名賽(2014.06.19)

四年一度世界盃,有人踢出身價波,有人遲暮勁抽筋。每屆世盃落幕,球會轉會窗口總有大手交易,傳統智慧話齋,淨係響世盃起過腳都聲價十倍。
 
近幾屆世盃成名人物,令人印象猶深的有1998年克羅地亞神射手蘇加,2002年塞內加爾迪奧夫、據說後來因淘汰意大利被意甲炒魷魚的南韓安貞煥,還有2010年烏拉圭「手球出線」的哨牙蘇蘇亞雷斯。至於2006,除了玩「心口碎大石的施丹頭鎚,最「成名」的,我選「三黃一紅」的英格蘭球證普爾,派(紅黃)牌風格創意澎湃,堅揪到前無古人,相信亦後無來者。
 
有時候,所謂「成名」,不一定是球員球證,上屆的八爪魚保羅就唔係人。保羅本來喺德國奧柏侯遜海洋館安份做八爪魚,只是成功全部估中德國隊賽果,在猜中決賽戲碼西班牙對荷蘭之前,八強階段甚至收過死亡恐嚇,實在匪夷所思。今屆「成名」者有「消失的噴漆」。由揭幕戰登場,球迷覺得好玩,實情是2013摩洛哥世冠盃,球證已用它來定出人牆正確位置。我好喜歡這種疑似忌廉噴槍的玩意,首場有球員縮腳避噴,情境十分好笑。當然,「大埔LULU」後來居上。小組賽中LULU睇好的克羅地亞、西班牙、英格蘭、日本,全線敗北,臉書被「有LULU無窮人」金句洗版。話時話,LULU破燈之夜,C朗那「豬一樣的隊友」比比亦「一豬成名」。看來,今屆世盃成名賽,才剛開始。
 
 
原載於《蘋果日報》足球版。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世說詩語》──粉絲共同睇(2014.06.16)

西荷大戰,我雖不是西粉,畢竟睇開西甲有感情,將心比己,西粉一定心如刀割。粉絲,原是一群非常獨特的群眾。往往某時某刻無條件交了心,從此個體成為群體,小我變成大我,花光時間心力,只求愛隊NEVER WALK ALONE

王建元編著的《球場大朝聖》指出,fan來自拉丁文fanumfanaticus,原指廟宇和廟祝。廟祝加上來朝信眾,泛指著迷和狂熱之人,成為英語的fanatics。及至十九世紀,媒體才用fans指稱球迷。可見,粉絲文化不但與傳媒相伴而生,有了粉絲支持膜拜,愛隊或偶像的光芒才得以無限放大,成為景觀。粉絲才是光環的製造者。

人海人浪、歡呼與淚水、國旗大花臉、法國粉絲帶公雞入場打氣,甚至八十年代哥倫比亞後衛擺老烏後被球迷槍殺,固然是世盃盛事市場化下,未經預演的臨時演員和超現實圖景。恰恰因為有粉絲,原來只有對壘、攻守、勝負的球賽,變得有血有淚和人性化,超出未分高下的足球遊戲。即使世間充滿欺詐,那一刻球員球迷共榮共辱、童叟無欺。看台上下,粉絲共同睇,球場內外,命運共同體。

可恨的是,愛無得揀,做粉絲亦不是命運能選擇。小時候,看過馬勒當拿過關斬將juicy捧盃,阿迷宿命已在等着我:多少年來無冠、2002年世盃小組出局、2006十二碼炒粉、2007美洲國家盃氣勢如虹衰收尾。2010世盃阿根廷慘遭德國屠殺40,更是我的生日禮物…。那年,沒有慶祝。
 

原載於《蘋果日報》足球版。



2014年6月14日星期六

《世說詩語》──越位女球迷 (2014.06.13)


雖云現代男女平等,但一講到(男子足球)世界盃就NO WAY。女性在世界盃中大概有兩種戲份:一是白痴,問點解決賽周無碧咸、曼聯皇馬無參賽。世盃前夕,不少報章雜誌更溫馨提示男士們,決賽周要好好準備「什麼是越位」的答案,以饗女伴。彷彿女人生來就是足球盲兼世界盃天敵。
 
另一種角色則是「足球寶貝」。上屆世盃的巴拉圭乳神「波霸夾手機」,夾出個未來,成為南非世盃的一道風景。想深一層,即使沒有這世紀一夾,小背心、迷你裙、巨胸,似乎一直是剛陽味極重的世界盃的「必要的配菜」。無論有無條線、過去或現在、是唔是但的電視頻道,直播賽事時總愛擺上短裙美少女充當「伴碟的蕃茄」。賽事球星固然是球迷「凝視」的對象,短裙靚女也得花瓶一番,睇波又睇波。「足球寶貝」的延伸人物是「太太團」。球星老婆女友不是名模便是明星,球迷有時都想睇吓人妻們有幾索;上屆甚至睇到西班牙門神卡斯拿斯被體育主持女友直播訪問時,情不自禁嘴嘴女友的花邊真人騷。

今時今日,其實女性也有踏足男子足球綠茵場參與賽事。具有5年球證經驗的烏利亞納小姐,曾獲巴西足總推薦做「國際助理裁判」,也就是「國際旁證」,並且在上月的巴西盃執法。可是大眾對「性別定位」根深蒂固,傳媒對於這位25歲的「索女旁證」,話題依然圍繞她的樣貌身材。我更想知道的是,究竟有無人會問這位「索女旁證」:什麼是越位呢?


原載於《蘋果日報》足球版。

2014年6月11日星期三

《世說詩語》──世界盃大迷信(2014.06.10)

(原題: 世盃大迷信)

人生總有些時候,特別迷信,特別不介意迷信,特別堂而皇之地迷信。世盃大迷信一貫被演繹為「傳統智慧」,什麼比利烏鴉口、零衛冕、洲際國家盃得主(2013年得主是巴西)一定失落緊接着的(即2014)世界盃、英格蘭十二碼必輸、阿根廷穿深藍作客球衣一定無運行,乃至於冠軍隊隊長必定是29歲等等…要多離譜就有多離譜。

最近,網絡流傳著更詭異的推算-1966年,英國足總盃賽果是3比2反勝,歐聯西甲意甲的冠軍分別是皇馬、馬體會和祖雲達斯;而當年的世盃冠軍就是英格蘭。掐指一算,既然前列的賽果與2014的一模一樣,咁講法,今年在巴西捧盃的,豈不就是港人HONEY英格蘭?

此說一出,連著名科學家霍金亦「厚多士」,發表英格蘭「致勝公式」--賽事時溫度每上升攝氏5度,贏面便減少59%;如果在當地時間下午三時後開賽,英軍勝出機會又會增加1/3。如果英軍穿紅衣作戰,勝出又會激增1/5云云。老實說,我不知道霍老睇唔睇波,只是感到科學家驟然變身「章魚哥」,形同龍門灑水作法的非洲土人巫師,和昔年以「星座排陣」名震全球的法國國家杜明尼治。

或者咁講,波係圓0既,每每波譎雲詭、估你唔到,愈是難以把握和預測的愈引人誤入「奇途」。君不見世盃始終是瑞士也可爆大冷贏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同時小組出局的「英雄塚」。睇人腳睇陣式之餘,好難唔大迷信啵。信焉?



原載於《蘋果日報》足球版。


2014年6月9日星期一

《文化論政》──香港「古蹟」點算好?!(2014.06.09)

這陣子,香港「古蹟」特別多,搶盡報章版面。這邊廂,沙中線古蹟愈掘愈多,宋井城跡天天出土;那邊廂,被活化為「元創方」的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暨前皇仁書院投入服務,成為港島區的標誌性創意文化中心。同人唔同命、同遮唔同柄。同是有歷史故事的「古蹟」,所得到的待遇卻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有學者指出沙中線現古蹟事件中,政府一直抱着見鬼斬鬼遇佛殺佛的「先破壞、後發展」原則,堂而皇之上演「古蹟恐怖主義」(heritage terrorism)。先別論是否將遺蹟原址保育,要當局正視處理亦看似雞同鴨講。至於「元創方」的前身為1862年在荷李活道北的歌賦街皇仁書院,1884年國父孫中山先生曾於該校就讀。單從「古蹟」的「古」而言,雖云宋井城跡年代久遠於近代建築,可是,兩者所得到的冷處理和熱追捧,實在令人覺得精神分裂,幾疑置身於平行時空。然而,表面上看似南轅北轍的古物古蹟待遇,背後邏輯卻是一致的。高速發展作為城市都會的前提,創建交通網絡系統,自是優先處理。文創產業又是文化大都會的軟實力,在將來中區警署等逐一規劃為港島藝文基地之前,鴨巴甸街與荷李活道交界「元創方」,赫然便是該區文化大插旗的橋頭堡。


眾多亞洲城市當中,香港縱有所謂《古物及古蹟條例》聊備一格,整體來說可算是對「古蹟」最手足無措的「文化大都會」。觀乎近月不少香港人都盤算移民的台南,其生活及創業成本低固然吸引,更重要的是台南示範了大中華世界中醇厚的人文價值和社會氛圍。如果說羅馬是歐洲的露天博物館,台南也可謂是台灣的露天歷史博物館,明鄭時期、日治時代的建築遺跡雜然紛陳。其中最為香港文學愛好者津津樂道的國立台灣文學館,便是國定古蹟台南州廳,落成於1916,屬西洋歷史建築式樣。作為日治時期管轄的衙署、戰後的空軍供應司令部及台南市政府的原台南州廳,現時館內不但常設舊建築新生命建築展,更將有關的設計資料、大事記、建築美學深入研究發表。毗鄰的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前身更是建於1925年的台灣總督府殖產部成立的林務課辦事處。台南市政府乾脆將該區域內的有關古蹟,以湯德章紀念公園(前名大正公園)為圓心,整體以「府城文學地圖」為保育概念,與不遠的孔廟、府中街等「孔廟文化園區」遙相呼應。

至於自荷蘭人殖民統治以來、專司貨物進出的「德記洋行」(已整修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旁的安平樹屋,更專門委託劉國滄+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以最低的施工量,讓樹屋能夠持續生命狀態,來表達現在的人與過去的牆之間的時間距離,以空間形式來創造歷史感,整體呈現「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核心情志。當代的「古蹟活化」原不拘於「古蹟」在時間上有多「古」,或在「古蹟」內究竟發生過有多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一切往往取決於保育政策、城市自我定位、和直面歷史整理過去的決心、眼光和視野。想當然的是,「古蹟」可以活化,自然也可以產業化,較諸台南,台北就有大大小小的高招和點子。

台北松山文化創意園區的誠品生活松菸店於去年八月中開幕。「松山」矚目之處,在於它被設計為集合文創商場、書店、藝術電影、表演廳、酒店於一身的文化區。該區原為日治時期的松山煙廠,建於1937年,2001年由台北市政府指定為第99處市定古蹟。2011年,第十三屆台北藝術節以「松山」為主場,主力開拓和宣介「松山」為嶄新的藝術空間,安排大部份演出和重點多媒體展覽在松山進行,藉此帶動藝術人口對「松山」的認識,確立第二個位於台北市中心的藝文創意基地的位置。同年十月,更於「松山」舉行台北世界設計大展,展示「以古董硬件盛載前衛藝術」走向國際化的決心,使得足有「華山」兩倍之大的「松山」,在「華山」愈見小資的走向下,全面發展成熟後將與規劃中的「大巨蛋」並肩作戰。

大有大搞,小有小趣。台北車站不遠的大稻埕,原為一大片曬穀廣場而得名,埕為台語「空曠之地」意思,原為一大片曬穀廣場而得名。自清末至日據期間,大稻埕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活動頻繁。至今每年以「年貨大街」聞名全台的迪化街,就是大稻埕的一部份,迪化街至今依然維持大量老店販售南北貨、布匹和中藥材,可謂是一種「活古蹟」。當中幾棟分別為閩南式店舖及巴洛克式裝飾建築,被重新裝潢推出,納入手作、慢活、創意的「小清新」文創基地,與傳統布行、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郵局等斑駁混雜 (hybrid)


回到篇首要談的,究竟香港「古蹟」點算好。為文之日,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已發表《有關沙中綫土瓜灣站的考古工作概要》,並圈定「環境評估報告所建議的考古調查及發掘範圍」,指出除了一口宋代方形石井的保存情況良好,已原址保留,其他遺蹟包括耕作遺蹟、墓葬、石井、建築遺存已受到相當程度的擾亂。另一方面,「元創方」卻滿心歡喜期待1600隻紙熊貓大駕光臨。由此可見,自詡為「創意之都」的香港,其實不太關心本土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只希望將「創意」包裝成可吸引國際視線的景觀,當中的運作邏輯活脫就是中環價值的延伸。將「本土」(「元創方」)以保育及活化之名重新包裝,再將之向「全球」推售。「品牌」(branding)與將中西混化 (blending),將本土與全球變成有自己特色而且活力的「全球本土」 (global) 。那麼,土瓜灣古井宋城想要原址保育,或許要等政府一錘定音,將之發展為歌影視古裝街?

 原載於《信報》文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