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目錄及結語




導言

上編 資深詞人

第一章 林夕
第二章 黃偉文
第三章 周耀輝
第四章 資深詞人:黃霑、盧國沾、鄭國江、林振強等
第五章 唱作詞人:劉德華、李克勤、林海峰
第六章 女詞人:何秀萍、張美賢等

下編 後九七詞人

第七章 林若寧
第八章 「填詞人聯盟」:喬靖夫、林寶、陳詠謙
第九章 以詞論事:周博賢、李峻一、林阿P
第十章 跨界詞人:小克、于逸堯、陳浩峰
第十一章 唱作詞人:林一峰、藍奕邦、王菀之
第十二章 香港有班填詞人:方杰、甄健強、黃仲凱、林日曦、梁柏堅等
第十三章 嘻哈詞人:從LMF到MC仁

結語

結語

《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乃是《香港流行歌詞研究》(1998)的續集。續集的任務,自是為「上集」踵事增華,並且順應「上集」所訂定的研究框架,進一步追蹤在過去一段時間「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的發展變化。在過去十多年間,香港流行歌詞的創作量,縱然因為唱片工業的萎縮,整體數字有所下降。香港粵語流行歌詞,卻依然是香港本土流行文化的最大宗。其於香港社會的滲透力,相對於香港電視電影動漫等大眾媒介,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伴隨着YOUTUBE、優酷等網絡傳播形式為聽眾所提供的便利,香港製作的粵語歌曲輕易便進入尋常百姓家。相對歌曲旋律,「香港粵語流行歌詞」一直較為人所注意,香港歌手黃耀明亦曾謂:「其實我和人山人海,一直都更關注音樂上有趣的點子….大家都太看重文字,很多人會研究林夕和黃偉文的歌詞,但從來沒有人會說這首歌的編排把音樂帶到一個新的領域。」

其實,「香港粵語流行歌詞」所以受到重視,與粵語方言區對語言文化的重視不無關係。粵語(Cantonese)是一種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較少受北方方言影響,不但用詞比較古雅,而且在聲調上保留了粵音九聲,被漢語語言學家認為是保有古代漢語「中古音」的一支。此外,粵語在遣詞用語上的精緻細密刁鑽程度、句法上的前置後續和語氣詞變化多端,在中國方言中可謂獨樹一幟。2009年,粵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語言,且確認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的五種語言之一,僅次於中國官方語言普通話,為中國廣東、廣西及香港、澳門和東南亞,以及北美、英國和澳洲等華人社區中廣泛使用。

按照粵方言區的分佈,粵語又有不同的種類劃分:粵海方言(Standard Cantonese) 為廣州方言,又稱「廣州話」、「廣府話」,為粵語的典型代表。隨着二十世紀香港的發展,「港式粵語」儼然成為廣府話的主流,並隱含摩登時尚的本土特色。在香港娛樂工業的帶動下,香港製作的粵語歌曲也成為大中華世界中,流行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部份。香港粵語流行曲無遠弗屆,即使是不懂粵語的朋友也會哼上幾句,當然,也順理成章的使得更多朋友,接觸得到它的歌詞。
 
2010年7月5日,廣州市政協召開會議,政協常委會專題報告提交書面建議:為給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營造良好語言環境,建議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增加普通話節目播出時段。該提案引起了社會熱烈討論,廣州更爆發了「粵語保育」維權運動。7月11日的廣州街頭集會上,與會者合唱了〈半斤八兩〉、〈IQ博士〉、〈光輝歲月〉和〈海闊天空〉等粵語歌曲,來傳達「捍衛粵語」的精神。粵語流行歌詞既是粵語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語言結晶,同年8月,在香港舉行的一次以「粵語流行歌詞與粵語文化」為題的活動,更被以「粵語文化」身份註冊的微博用戶關注上載,視之為探討「粵語文化」的一次重要文化活動。

  仔細考察的話,相對於官方語言(不論是英語還是普通話),粵語的官方身份其實只是一種方言土語。可是因着香港的特殊政治身份,粵語及粵語流行曲恰恰保留了地方及非官方的可能性。正如在廣州「粵語保育」運動中,粵語流行曲儼然成了地方性與國家性,乃至地方與全球化之間討價還價、寸土必爭的軟性博弈工具。在廣州熱烈的「保粵」浪潮下,香港卻似乎從來沒有人保衛過粵語,港式粵語一直以市井地道的姿態,示現着「非常香港」、「非大陸化」的象徵意義。大概在「民族語言」大一統的層面上,無論是港英時代還是後九七的今天,香港的「國家性」都較低,粵語流行曲和流行歌詞也扮演着的「香港身份認同」的獨特角色。無怪乎六七十年代粵語流行曲崛起以後,〈鐵塔凌雲〉赫然便為「香港身份」一槌定音。因此,粵語流行曲亦是以俗文化、次文化的角色,維繫着一種「非官方」的聲音和言說方式。

  不得不承認的是,隨着中國市場的崛起,華語歌曲大有日漸取代粵語流行曲之勢,且看廣州「粵語保育」運動中,與會者所合唱粵語流行曲〈半斤八兩〉、〈IQ博士〉、〈光輝歲月〉和〈海闊天空〉等,依然還是停留在七十至九十年代的代表作品。彷彿倒過來印證了九十年代以後,粵語流行唱片工業已再沒有真正家傳戶曉、深入文化骨髓的粵語流行曲。作為粵語流行歌詞研究者,甚至聽過不少唱片工業業內人士,對於粵語流行曲大有明日黃花之嘆。當媒體愈來愈開放、全球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即使在流行音樂的香港聽眾沒有減少的情況下,粵語流行曲所面對的競爭除了華語歌曲,還有日韓歐美流行曲等儇伺着的高手;粵語流行曲愈來愈萎縮的局面,也成了不爭的事實。

  究竟粵語流行歌詞,以及整個以粵語作為表達的香港流行文化,在大陸市場和全球化趨勢下面逐漸萎縮的危機如何化解,抑或走投無路?有人認為,恰恰就是粵語流行歌曲市場萎縮,詞人可以在相對不那麼追求成效的狀態下,實驗粵語流行歌詞的全新創作可能,即如近年以環保為題材歌曲大紅即為一例。也有人認為,市場的因素也曲折地把粵語歌詞的創作,推入精益求精、汰弱留強的單行道。或者世事從沒完美,我們甚至未必能夠得到終極答案。此時此刻,反倒讓筆者想起在中國文學史上唐詩的發展經驗。

  有唐一代詩歌大盛,當中卻經歷了一段創作斷層期──公元770年前後有大批著名詩人辭世(王維死於761年、李白死於762年、高適死於765年、岑參死於769年、杜甫死於770年),新詩人卻尚未能獨當一面(772年白居易劉禹錫剛出生、韓愈才五歲,773年柳宗元出生)。意想不到的是,詩歌創作的低潮竟然造就了文學批評的高潮──批評家開始總結盛唐的創作,出現了釋皎然《詩式》、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等重要的文學批評經典。在香港粵語流行曲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之時,香港流行歌詞研究者卻在整理論述歸納的層面上,積極梳理出香港粵語流行曲、香港詞人在晚近十數載的成長和發展,包括黃志華的《香港詞人詞話》和朱耀偉編著的《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曲》,還有洛楓以「詞人+歌手」為研究對象的一系列研究等等。

香港粵語流行曲的多種研究緯度,亦牽涉到香港詞人身份的複雜性和跨界性。打從香港流行詞壇的開山祖師黃霑、盧國沾開始,香港詞人大多以「傳媒人」、「文化人」的跨媒體身份填寫流行歌詞。大眾媒體的傳之有效,自然使得「香港詞人」的「給力」創作和一舉一動,皆成為不少鎂光燈的關注點──詞壇教父黃霑的《不文集》和昔日與才女林燕妮的戀情,同樣成為讀者的追看對象;盧國沾更有「三起三落」的傳奇人生,林振強還有引人發噱的「洋葱頭」漫畫和散文連載。詞人的明星效應,為詞人們帶來很多面向受眾的形式,包括盧國沾著有細談寫詞種種的《歌詞的背後》、《話說填詞》(與黃志華合著),黃霑與顧嘉煇也合辦過邀請歌手演唱其作品的《煇黃演唱會》,潘源良又著有歌詞集《醉生夢》等等。

詞人的跨界效應在「後九七」愈演愈烈。在歌詞創作的領域上,詞人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僅僅是寫出一首好詞的創作人,詞人同時也是歌手形象工程的創建者。「後九七」的香港流行詞壇,就先後出現了「黃偉文+何韻詩」、「周耀輝+麥浚龍」、「周博賢+謝安琪」等著名的「詞人+歌手」傳奇組合。更有甚者,就是詞人乾脆登堂入室,藉着流行歌詞成為歌手(和聽眾)的心靈導師,最明顯的例子,自然莫過於「我代你哭」的林夕之於王菲和楊千嬅。由此可見,「香港詞人」每每成功通過流行曲這個覆蓋力極強的媒體,把一些經過提煉的情感,相當個人的口吻、情緒、價值觀和逆向思維都傳播開去,以歌詞文字跨越性別年齡,談佛說理、針砭時弊、移風易俗等等。

另一方面,香港詞人不時在地域和行當上「雙重跨界」──有的憑着其個人才華,在歌手身上創造更多可能性(如黃偉文為陳奕迅2008年的演唱會擔任形象服裝設計,為陳奕迅從歌曲到舞台形象貢獻新猷);更多的是跨刀為華語歌曲填寫國語歌詞,甚至全身轉戰其他華語地區(如台灣流行詞壇四大天王之一的李焯雄,早年創作不少粵語歌詞)──「香港詞人」的身份背後,恰恰隱伏着強大的「文化資本」和公眾影響力。觀乎此,「香港詞人」已不單純指向「香港粵語流行歌詞創作人」或填詞從業員,它的所指其實一種跨界別的「特殊文人」。風格突出的詞人筆下所產生「為世人立言」的效果,既是香港流行文化中所獨有的人文風景,也回過頭來照亮了繆思的主人。且看當今香港詞壇三大詞人──林夕、黃偉文、周耀輝──林黃二人不但經常在媒體曝光,黃偉文更是城中著名「潮人」,在時裝(評論)界享負盛名:林周二人在歌詞世界外,更積極創作詩歌、散文、小說,為活躍於大中華地區的文化界名人。

先別論「有雞先定有蛋先」,跨文化的循環,無疑使得詞人與筆下的歌詞世界,組構成吸引眼球、引人入勝的大千世界。可是,「填詞人」卻是一門無法求職的特殊行業。詞人要不在成為詞人之前,已在傳媒機構擔當一定位置,要不乾脆便是歌手監製的親朋好友,乃至歌手本人。時至今日,這種封閉式「入行」狀態依然,即使是「後九七詞人」群中,亦大致可分為「傳媒人」(林若寧、黃仲凱、小克、梁柏堅、夏至、游思行等)和「親友團」(喬靖夫、林寶、陳詠謙、TIMLUI等)兩類。可幸的是,「後九七詞壇」中亦冒起了一批單打獨鬥的獨立音樂人,如周博賢和林阿P,再加上網絡歌曲的廣泛流佈,使得「後九七詞人」群綻放出更多的可能性。

香港混雜多元的文化環境,亦催生出「後九七詞壇」特殊的粵語流行歌詞面貌。粵語遣詞用語的精緻細密刁鑽,再加上香港中英夾雜、文白不分、潮語紛呈的語言環境,使得「香港粵語流行歌詞」儼如《絕代雙驕》的小魚兒,在奇瑰有趣的「惡人谷」長大,練就一身奇異本領和鬼馬性格──「大路情詞」以外,還有全口語的〈是但求其無所謂〉〈邊一個發明了返工〉;潮語系的〈周升呢〉〈十卜十卜〉;食字系的〈胭脂非福〉〈韆鞦萬世〉;詞語新解的〈落花流水〉〈花落誰家〉;英法語系的〈陀飛輪〉〈挨風科〉;動漫系的〈金銀島〉〈瑪利奧派對〉;情色系的〈黑房〉〈壯舉〉;宗教系的〈一絲不掛〉〈不可含怒到日落〉;奇人奇事的〈乞丐王子〉〈北半球選美離奇火警事故〉等等--「香港粵語流行歌詞」原是一連串的腹語密碼謎團,也是一系列引人入勝的文字遊戲和秘密花園──相信只有香港這片奇異土地,才可以孕育出「香港粵語流行歌詞」如此不甘平凡、率性而為又樂於飛天遁地的綜合文類,為大中華世界帶來獨一無二的流行亮色。

本書《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就是為了「香港粵語流行歌詞」這種大中華世界的獨特文化產物,立此存照。誠如文首所言,由朱耀偉教授主催的《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作為《香港流行歌詞研究》的續集,同時也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資助(GRF)研究計劃(HKBU241208)的主要研究成果。當中擬設了1997為講述香港流行歌詞發展變化的分水嶺──〈上編〉回顧了「資深詞人」(即出道於一九九七年以前的詞人)在歌詞創作上的後續發展、風格變化;〈下編〉則整理出「後九七詞人」(即出道於一九九七年或以後的詞人)的冒起和風格走向,務求為1997年至今的香港流行詞壇,全面透析其地形風貌、氣候格局。在研究分工上,朱耀偉教授主要撰寫〈上編〉大部分篇幅和〈下編〉中的「嘻哈詞人」部份;筆者則負責〈上編〉的周耀輝、林海峰部分和〈下編〉的第七至十二章,以祈全方位勾勒出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的整體發展脈絡。

  2009年到2010年,就着對於「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的通盤掌握,我們走訪了「香港四代詞人」,並於2010年整理出《詞家有道──香港16詞人訪談錄》。《詞家有道》的出版,乃是本書《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的第一手先導資料整理,為本書的具體研究打開局面。同年5月,筆者在《文匯報》副刊開始了《詞話詩說》的歌詞專欄,得到不少詞人和讀者積極回應。與詞人和愛詞朋友的交流,為「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的研究引入更豐富的思考緯度──「兩個人寫六百萬人的心情」、「這二十年來對香港影響最大的文人是林夕」、「香港人對世界和情感的感知,其實完全徘徊於《粵音韻彙》之中」──香港粵語流行歌詞,作為過去四十年香港文學的最重要文類之一,真正需要的,其實是更多的關注,更認真的對待和更深刻的思考。筆者也不厭其煩的重複──我們真正擁有的,也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多很多。

  最後,筆者要提一下跟本書的緣份。猶記得十多年前,朱耀偉教授帶頭做「香港流行歌詞研究」時,筆者還是個中文系本科生。一天,在浸會中文系走廊上,竟然親眼目睹西裝筆挺的朱教授,手推着一車《香港流行歌詞研究》的「學校打印裝釘版」(三聯版前身)!後來在研究生時代,也斷斷續續參與不少朱教授旗下研究計劃的資料整理工作。時光荏苒,從2008年10月至今,「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計劃已進行了兩年多,《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也終於要成書了。這裡,要感謝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資助(GRF)委員會及審批計劃的匿名評審、詞人和愛詞朋友的和支持,特別要感謝朱耀偉教授對我的信任,還有亮光文化的協作出版。衷心希望《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為「香港流行歌詞研究」這一塊,能夠開展出更多的可能性;甚至可以「歌詞作為方法」,激活讀者的好奇之心和眼──一切還只是個開始。


梁偉詩
2011.4.26

2011年7月19日星期二

《詞話詩說》--雞蛋愛石頭(2011.07.19)



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將連續四周,在藝鵠書店的「歌詞作為方法2」講座中,先後談談分屬四個單位的「後九七詞人」──林若寧、李峻一、「香港填詞人聯盟」的喬靖夫林寶陳詠謙,還有以「窮飛龍創作團隊」為首的網絡改編詞詞人。所以把林若寧一節安排在「後九七詞人」的首個環節,毫無疑問,林若寧的確是九七年以後出道的香港粵語流行歌詞填詞人中,最受矚目且最多產的。林若寧自2001年正式踏足詞壇後,以經年創作實力逐漸褪去《林夕字傳》、《林夕字傳2》中,與乃師林夕眉來眼去的小徒兒形象。近年林若寧大熟大勇,繼2009年大紅大紫的〈七百年後〉,2011年再度寫出平淡雅緻又布局精妙的〈雞蛋愛石頭〉。

資深詞評人黃志華在談及〈雞蛋愛石頭〉一詞時,曾推敲〈雞蛋愛石頭〉的靈感大概來自「以卵擊石」和「頑石點頭」等成語。如果有注意世界文學的動態的話,便不能發現「雞蛋VS石頭」的意象,原是來自日本文學《挪威的森林》的作者村上春樹。2009年2月,村上春樹獲耶路撒冷文學獎時的演說﹕「在一堵堅硬的高牆和一隻撞向它的雞蛋之間,我會永遠站在雞蛋這一邊。是的,無論高牆多麼正確和雞蛋多麼錯誤,我也還是站在雞蛋一邊。正確不正確是由別人決定的,或是由時間和歷史決定的……高牆有個名稱,叫作體制。體制本應是保護我們的,而它有時候卻自行其是地殺害我們和讓我們殺人,冷酷地、高效地、而且系統性地。」村上春樹的「雞蛋石頭論」,很快便引起了文學界、哲學界、學術界的討論,有說我們不僅不知應站在石頭 (高牆) 還是雞蛋那一邊,甚至弄不清怎樣才算是石頭,怎樣才算是雞蛋。

在世俗的理解中,「雞蛋VS石頭」自然被喻作「脆弱VS堅強」、「弱者VS強者」。林若寧的〈雞蛋愛石頭〉借用了「雞蛋」的特質,來勾勒出女主人公在感情關係中的弱者位置,而她的愛人,當然是郎心如鐵的「石頭」了。〈雞蛋愛石頭〉的A段開首,便鋪陳了對方「無法鑿破」、「(雞蛋)給壓爛」、「似座泰山」的牢不可破形象。可憐的「雞蛋」只祈求一朝水滴石穿,改變感情關係中所處的下風──「鑿破你的心攪不開心眼 但我信仰率先給壓爛 我的心也堅持撞向這一堆炭…表面強如鋼的雞蛋 底蘊一早破碎我都心淡 無奈你下意識從來未移動似座泰山」。〈雞蛋愛石頭〉接着進一步揭示,不被愛人重視的「弱者」,面臨感情臨界點時的勇敢回顧和深切反省──

「拖拖拉拉原來漸已經燒光我耐性 掏盡了我個性 對你太過尊敬 令到關係結冰 問我怎樣破冰 花光青春仍然未種出一棵萬年青 畢竟我岩石裡尋覓到半點愛雞蛋縱然撞破也盡興 自信似堆沙一一的沖散 內裡理智分不出快慢 挖空一切尊嚴願你會貪一眼 逐塊去搬開搬不開嗟嘆 用上吊臂但鐵石多麼堅硬 溶化你成為多年習慣 感動和頑固的中間 蛋殼多鞏固難免拉鋸爛 無奈你被劈開靈魂內存在這大雪山」

〈雞蛋愛石頭〉精心把「雞蛋VS石頭」的「脆弱VS堅強」對舉,營造極度不平等、強弱懸殊的形勢──「雞蛋」那邊的是沙子、蛋殼,「石頭」的陣營卻是冰塊、岩石、吊臂、鐵石、大雪山──足見「雞蛋」要戰勝「石頭」,要逆轉自己的悲劇命運始終是多麼的不可能。更關鍵的是,林若寧在〈雞蛋愛石頭〉動員的所有強弱意象,除了鞏固了張愛玲以來所強調愛情中暴烈、殘酷、原始的「戰爭特性」,亦倒過來反襯「雞蛋」花光一切心血只為了要對方多看一眼、雖知徒勞難放下的死守堅忍。這彷彿又回到村上春樹「雞蛋石頭論」所引發的思考──到底誰才算是「石頭」,怎樣才算是「雞蛋」?

當然,林若寧在〈雞蛋愛石頭〉的收束,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內。表面強如鋼的「雞蛋」,從焦急期待拉鋸到心淡破碎枯竭,「雞蛋」在徒勞的希望工程前終於軟弱下來,也決定堅強走出浩劫。因此,「雞蛋愛石頭」一名原是一語相關:一方面,「雞蛋愛上石頭」固然是「雞蛋」感情悲劇的源頭;另一方面,「雞蛋愛石頭」也意味着「雞蛋當自強」、「雞蛋走上堅強自愛之路」──一切都應該結束了,「雞蛋」不要再做「雞蛋」了。於是,「雞蛋」要消失了,像永遠共殞石灰飛煙滅。

〈雞蛋愛石頭〉

作曲:伍樂城
填詞:林若寧
主唱:吳雨霏

鑿破你的心攪不開心眼 但我信仰率先給壓爛
我的心也堅持撞向這一堆炭
為見你一刻焦急一千晚 為你讚美十倍地悉心裝扮
懷抱裡然而心仍是冷
表面強如鋼的雞蛋 底蘊一早破碎我都心淡
無奈你下意識從來未移動似座泰山

拖拖拉拉原來漸已經燒光我耐性
掏盡了我個性 對你太過尊敬
令到關係結冰 問我怎樣破冰
花光青春仍然未種出一棵萬年青
畢竟我岩石裡尋覓到半點愛雞蛋縱然撞破也盡興

自信似堆沙一一的沖散 內裡理智分不出快慢
挖空一切尊嚴願你會貪一眼
逐塊去搬開搬不開嗟嘆 用上吊臂但鐵石多麼堅硬
溶化你成為多年習慣
感動和頑固的中間 蛋殼多鞏固難免拉鋸爛
無奈你被劈開靈魂內存在這大雪山

能了結嗎?(命運亦漸漸硬化 雖知徒勞難放下)
你能軟化嗎?(寂寞特別地可怕)
放得開嗎?(沙丘那會種出花)

拖拖拉拉原來漸已經燒光我耐性
難道我太好勝 叫你加倍任性
奉上生命結晶 但你一一看輕
花光青春仍然未種出一棵萬年青
畢竟我岩石裡尋覓到半點愛雞蛋縱然撞破也盡興

撞向你的心身心都枯竭 讓我永遠共殞石灰飛煙滅
迷上你如同一場浩劫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2。

2011年7月5日星期二

《詞話詩說》--偷生(2011.07.05)






過去好一段時間,我一直陷溺於《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的後期工作之中。《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乃是《香港流行歌詞研究》(1998)的續集,並且順應「上集」所訂定的研究框架,進一步追蹤在九七後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的發展變化。為了趕及出版計劃,「趕稿-校對-排版-再校對」來克服近三十萬字的各種細節,成了生活中最大的動力。在漫長的梳理工作中,我卻一次又一次被方杰的〈偷生〉(2010)感動。新書殺青小確幸,今回就讓我們談談方杰吧。

方杰為黃偉文在〈香港有班填詞人〉(2005)中,點名稱讚的四位新晉詞人之一。其於出道早年為方力申所寫的大熱作品〈好心好報〉(2003),為方杰博得擅寫「大路情詞」的大眾印象。及後方杰雖先後為盧巧音和Ping Pung寫出較個性化的〈暗花〉和〈二十世紀少年〉,亦為小肥的節日概念大碟寫過〈12年沒有冬天〉(原名〈12年後沒有冬天〉)、〈兒童節謀殺案〉等偏鋒之作,受注目程度始終未如其筆下的大熱K歌(如〈好好戀愛〉、〈寵物〉和與林夕合填的〈逼得寵物太緊〉)。近年,方杰的筆觸在「大路情詞」的創作上亦漸趨成熟,2010年為楊千嬅所寫的〈偷生〉,抒情中透露出在愛情中成長的種種體會,並歸結到單身自強的曲折心理描寫,溫婉細緻動人──

「在 門外偷生不對吧 天 請寬恕我好嗎 好嗎 為 留下你看我一眼 不爭執 不怨懟 這種愛 能繼續嗎 看着我們 夠不夠可怕 我早已看得化 跟你做對 啞巴 跟你才說愛侶 無謂計較其他 停留無非不放心 沒道行再一個人 靠你身邊不是我 每晚只會更加多不忿 也許 愛到結了冰 才合理 多得 你尚有惻隱 從前曾相當勇敢 浪漫地說手要分 今天 哪像十八歲 吸引 找個伴我知要些犧牲 能維繫是靠多點安分 手臂 那轉動時針 轉出一絲絲晦暗」

〈偷生〉的前半部分,透視出女性所面對的典型感情問題──感情變淡、相對無言,既滿肚子的不甘心,又擔心從此要面對孤單一人的敗犬命運。與其說〈偷生〉的女性處境相當典型,毋寧說〈偷生〉成功鋪陳了女性在面對感情問題的一切功利考量,包括不甘心放走對方、害怕孤獨終老、自己年齡原來已經不小不想再冒險等等。衡量過得失,女主人公還是覺得安分維繫下去比較安全。〈偷生〉筆下,雙方的愛是否還在彷彿是其次,她所重視的原是一系列分手後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因此,也很自然而然得到A段的結論──不想改變,也害怕改變。可是,〈偷生〉中的她還是繼續思考下去──

「你愛我算責任 算加多一雙碗筷 還是會實現你終生 相處下去 從沉悶中又疑問 為何你都肯 當初相信是緣分 浪漫在暗中葬身 最切身的經歷過 我有資格教消災解困 有天去到了教堂 承認了 終於確定了身份 不等於故事無憾 若幸運有點決心 今生 冷靜地送個飛吻 不快樂至少也可安枕 才明白沒永久的僥倖 一世也志在滿足 知己跟至親 單身要有歸宿配襯 要是停留着 我 怎可戒毒癮」

從「停留無非不放心 沒道行再一個人」的猶豫驚懼,到「不快樂至少也可安枕 才明白沒永久的僥倖」的斷然理智抽身,方杰在〈偷生〉用最簡單文字寫出,女性在決定是否維持一段感情的一切思考和計算。開首的不捨不忿進退維艱,也有怎向親友交代的世俗壓力,到醍醐灌頂明白到留守已逝的感情關係,變相也是一種自我放棄,最後決定走出感情困局重新做人,方杰把當中的生生死死、千迴百轉拿捏得相當妥貼。其中「不快樂至少也可安枕」真誠地道出回復單身後,也不代表馬上可以豁然開朗,但至少心安理得。愛情婚姻在〈偷生〉中,已不再是「好心好報」一類回報式關係,而是被演繹為一種具有社會風俗化生活方式──「你愛我算責任 算加多一雙碗筷 還是會實現你終生」,這也特別能展示出方杰對當代男女感情關係的透徹觀察和感悟。

另一方面,〈偷生〉大有一語相關之意,無論女主人公選擇是去是留,也是不同意義上的「偷生」──留守舊情固然是隱忍「偷生」下去;了斷舊情則是壯士斷臂、劫後餘生,因此「戒毒癮」也就是「重獲新生」(「偷生」)的先決條件。兩種「偷生」差之毫釐可能也就謬之千里。感謝「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計劃」,讓我參與《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的撰寫。這(半)部書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還有這一篇。祝我昨天生日快樂,還有你們,都快樂。(微博揮手區:http://weibo.com/2184205674)

〈偷生〉

作曲 : walter wong
填詞 : 方杰
主唱:楊千嬅

在 門外偷生不對吧
天 請寬恕我好嗎 好嗎
為 留下你看我一眼
不爭執 不怨懟 這種愛 能繼續嗎
看着我們 夠不夠可怕 我早已看得化
跟你做對啞巴 跟你才說愛侶
無謂計較其他

停留無非不放心 沒道行再一個人
靠你身邊不是我 每晚只會更加多不忿
也許 愛到結了冰 才合理
多得 你尚有惻隱

從前曾相當勇敢 浪漫地說手要分
今天 哪像十八歲 吸引
找個伴我知要些犧牲 能維繫是靠多點安分
手臂 那轉動時針 轉出一絲絲晦暗

累 從辦公室忍眼淚
想 找一個訴苦 豁出去
睡 床上你故意飲醉
不騷擾不作聲 沉下去 卻未告吹

你愛我算責任 算加多一雙碗筷
還是為實現你終生
相處下去 從沉悶中又疑問
為何你都肯

當初相信是緣分 默默在暗中再生
最切身的經歷過 我有資格教消災解困
有天去到了教堂承認了 終於確定了身份
不等於故事無憾 若幸運有點決心
今生 冷靜地送個飛吻
不快樂至少也可安枕 才明白沒永久的僥倖
一世也志在滿足 知己跟至親
單身要有歸宿配襯
要是停留着我 怎可戒毒癮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2。

2011年7月4日星期一

兩名詞人書店相遇──周耀輝《突然十年便過去》、劉卓輝《卓越光輝》(2011.07.04)





有說,粵語流行歌詞以及整個以粵語作為表達的香港流行文化,在大陸市場和全球化趨勢下,正逐漸面對着萎縮的危機。我一直認為,如果真有創作的低潮和低氣壓,這恰恰意味着也是批評和總結時代的來臨。晚近不但由香港流行歌詞研究者,不輟地梳理出香港粵語流行曲、香港詞人在晚近十數載的成長和發展;還有詞人亦積極出山「自我表述」,近月周耀輝和劉卓輝差不多同一時間,出版簡體版的《突然十年便過去》和《卓越光輝》,掀起了讀者粉絲的聳動。周耀輝在五月份便連跑北京廣州等地,巡迴舉辦多個新書分享會;劉卓輝更別開生面,月前在網絡廣邀博客讀友,為其博文結集寫推薦,一呼百應之餘,也出現了未出書已推介和認購的奇異現象。如果你是勤於北上逛書店的動物,就一定忘不了兩名男子街頭相遇的奇景,不,是兩名(香港)詞人(大陸)書店相遇。

2009年籌備香港詞人訪談錄《詞家有道》一書,先後與不少香港詞人談詞聊天。周耀輝和劉卓輝兩位崛起於八十年代的樂隊詞人,可說是受訪詞人中特別具有個人風格的兩位。周耀輝溫文爾雅、心思縝密,事隔兩年還能說出2007年大夥唱K的點點滴滴;劉卓輝豪邁爽朗、不拘小節,首次見面已與我這「星光精」進行兩岸交流──大談「超女」之餘還自稱是李宇春的粉絲。最近,兩位詞人繼無數膾炙人口的香港流行歌詞後,再以文字之花開遍大中華世界,把兩本小書放在手中,也完全可以感受到兩位詞人的性格特徵。

大部分朋友認識周耀輝,大概都是因為他為達明一派、黃耀明、王菲所寫的(非)流行歌詞,如《忘記他是她》、《下世紀再嬉戲》和《流星》等。文集《突然十年便過去》,乃是周耀輝過去兩部文集《道德男人》和《梳頭記》的合輯選本、再加上新近所寫的港版序和簡體版序,可謂是對橫越廿年的心情書寫的一次自我清理。有別於港版(封面羅列填詞曲目)所強調的詞人身份,簡體版《突然十年便過去》大走抒情路線──布面裝禎包裹着小孩在火車窗邊往外看的背影,大有驀然回首的況味。「回憶-時光」更是閱讀《突然十年便過去》的關鍵詞。

當中所抽繹生命某個時刻的想法和感觸,是相當瑣碎、個人的,又很都市很具普遍性。從一次又一次面對舊情(人)、一次談及與人決裂、一次遇到同齡男子的勾引,周耀輝當下的反應都是溫婉得體。有距離的回應後,接着每每寫出驚心動魄的刻骨自省,談及忽然單身者的「慘況」更直白道:「打從中學開始,我已經這樣一個人行街看電影,一個人買東西,一人作決定,一個人自得其樂,一個人自甘墮落。日子總是一個人過的。」有趣的是,「驚心動魄」四字竟成了書評人對《突然十年便過去》的常用語。一部抒情文集所以如此「驚心動魄」,全因為讀者完全沒有預設在「回憶-時光」的文字中,作者竟然會如此毫無保留的,暴露出對世界的悲觀、自我的陰暗面和種種愧疚怨恨。所以「驚心動魄」,同時因為所寫的都是我們──我們都是那因為得不到隨身聽而哭鬧的孩子,我們都是在愛中醜態百出蠢事做盡的痴男怨女──這一切竟都由清癯儒雅的周耀輝以第一身一一道出。或許,這也是詞人的穿透力所在。



同是詞人的散文集,《卓越光輝》則明顯表現出截然不同的路數。有「BEYOND御用詞人」之稱的劉卓輝,筆下的《大地》、《長城》首首氣魄恢宏,在網絡世界,劉卓輝卻有「傷感哥」之的奇特外號。作為把劉卓輝新浪博文綜合成書的文集,《卓越光輝》貫徹了「傷感哥」大開大閤的爽朗滑稽行文和作風,大量收集了劉卓輝遊走於大中華唱片工業的見聞經歷。包括開宗明義對「BEYOND御用詞人」一名的駁斥、談及跟BEYOND夏韶聲崔健何勇常寬艾敬巫啟賢等歌手的因緣掌故和相處點滴,就像家駒原來非常愛用護膚品等等;《卓越光輝》甚至毫不忸怩地大談自己如何成為「玉米」(李宇春粉絲),非常有趣。也如同劉卓輝常用的感喟──非常傷感。

《卓越光輝》所盛載的,還有「傷感哥」以港人身份在中國大陸生活的種種感受,諸如低效的銀行客戶服務、電話熱線唬弄普羅百姓等光怪陸離的現象,都使得耿直如劉卓輝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維權行動」,不時只落得啼笑皆非的結果。劉卓輝對小眉小眼的執着,如對飛行哩數的精確計算、各種電訊服務的優惠的關注,甚至身為煙民控訴香港加煙稅的反應,也成了「傷感哥」最真率、最坦然流露真性情的輕鬆文字。如果周耀輝《突然十年便過去》是如此的敏感多情、纖穠合度的淡若無痕談刻骨事,劉卓輝《卓越光輝》便是市井屠狗般的粗線條、喝着小酒哼着歌,痛快地跟讀者有一搭沒一搭地天南地北「侃大山」,同場加映憤怒中年式非常傷感。

想當然的是,詞人文集未必是筆下歌詞的橫向補充,「香港詞人」甚至只是其社會活動中的眾多身份之一。然而,作為周耀輝劉卓輝的詞文讀者,《突然十年便過去》和《卓越光輝》所突顯的,卻是詞人身份的複雜性和跨界性──在歌詞創作的領域上,「香港詞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寫出一首好詞的創作人;詞人每每通過流行曲這個覆蓋力極強的媒體,把一些經過提煉的情感,相當個人的口吻、情緒、價值觀和逆向思維都傳播開去,以歌詞文字跨越性別年齡、針砭時弊、移風易俗等等。因此,「香港詞人」,其實並不單純指向「香港粵語流行歌詞創作人」或填詞從業員,而是一種跨界別的「特殊文人」。風格突出的詞人筆下所產生「為世人立言」的效果,既是香港流行文化中所獨有的人文風景,也回過頭來照亮了繆思的主人。

因此,詞人不時在地域和行當上「雙重跨界」便尤其順理成章──有的憑着其個人才華,在唱片工業創造更多可能性(如劉卓輝在中港台擔任全方位的音樂人角色);更多的是以個人魅力和影響力,跨刀在更深入的文化層面為華文地區的聽眾和讀者,寫出詩歌、散文、小說等不同面向和形式的創作(如周耀輝與林夕同樣擅新詩散文,甚至小說)。尤其微博盛行於世,流行音樂作品的創作人已不再是隱世尊者,而是華語地區都投以注目禮的著名創作品牌。或者,兩名詞人書店相遇,便如同兩名男子街頭相遇,將成大中華文化圈的常態。當然,我們還期待更多詞人,在不同的領域的千里相遇。

親愛的詞人們,我們,在關注你呢。

原載於《文匯報》藝粹版,頁C02。

死物它--澳門藝術節《石像的微笑》(2011.07.01)



澳門藝術節,一直是香港觀眾關注的藝文演出季節。有別於香港藝術節,到澳門觀賞澳門藝術節大有異域異色的情調氣氛。即使香港不時亦有海外藝團訪港演出,「去澳門睇騷」依然是特別越出日常軌跡的「一件事」──從登船到上岸、穿越新張酒店的碼頭宣傳美女群,再前往藝術節演出場地,過程已儼如飛赴金銀島充滿了荒誕感和魔幻氣息。其實澳門在銀河星際的金鑽浮華外,還有很多魔幻現實的可能性。即如本屆藝術節、出自西班牙Telenoika.Net錄像藝團手筆的《光影大三巴》,便叫人看得目瞪口呆。《光影大三巴》以投影為畫筆、大三巴牌坊外牆為畫紙,原創音樂配以先進影像技術,一下子便把大三巴搖身一變成魚缸、蜘蛛網、水墨山水、瀑布江河、葡式建築、西班牙高迪名樓等,結合澳門所散發的不真實感,幾疑置身於奇幻世界。

作為一個亞洲城市,我卻以為澳門真正的特質其實是「小」。小城大宅如古蹟盧家大宅過去便辦過小型中樂演奏會,鄭家大宅在本屆澳門藝術節更上演探詢澳門身份的《漂流者之屋》。以小寓大的藝術探索、相對小眾小規模的靈活藝術形式,對應澳門主流的娛樂場表演,似乎恰恰從不同向度演繹澳門小城的真感情真精采。今回要談的以色列Orto-da藝團《石像的微笑》,就是一台小劇場實驗演出──一座紀念昔日英雄的石像雕塑,被一隻飛過的小鳥不經意弄醒。醒來的石像們,便開始娓娓訴說一個又一個有關革命的故事,從一幅幅記憶的拼圖裡,帶領觀眾重新回溯過去那豪傑輩出的光榮歲月…

《石像的微笑》乃是一齣默劇,它聰明地運用石像不會說話的特質,讓串演石像的演員可以純粹以嫻熟的肢體動作說故事。亦由於串演頗有時日的石像,六位默劇演員自然被「藏身」於花崗岩石像中,在形象設計上已與掉入泥沼、融入泥塑雕像無異。石像們的造型如同民族紀念碑常見的軍士和勞動人民形象,當然還有婦女小孩,並因其歷史背景被命名為「華沙起義雕塑」。隨着劇中小鳥撒下鳥糞,石像們便忽然獲得生命力和活動自由,《石像的微笑》就是以「石像活起來」的奇詭情節,讓石像可以以第一身敘述其英雄事蹟、革命鬥爭的細節,帶出一種既滑稽又介乎真實與非真實之間的歷史感。

《石像的微笑》先讓惟一的女將動起來,儼如農婦的她懷抱着小孩;小孩在鬧別扭,她哄小孩之餘,形體動作亦帶來她與其他「革命夥伴」的親厚關係,不時將小孩塞給友伴,輕而易舉便調動了場面的生氣。然後,石像們逐一哈腰伸展,還弄來黃色彩帶,組構成風箏模樣振翅欲飛。又找來大帆布一張折成船艦,寓意過往革命征戰時如何乘風破浪。這部分主要為石像過去作為「叛逆者」,自我陳述革命事蹟。在崗頂劇院的小小舞台上,《石像的微笑》的石像舉手投足,配合巧妙多變的舞台效果,的確為劇場撰寫出嶄新的舞台語言。

關鍵是石像作為革命過程和終極成就的明證,滑稽惹笑的演出風格,似乎難以為一段現在與過去的無縫對接的精神和記憶之旅,帶來更深刻的思考空間。換句話說,《石像的微笑》以回顧抗爭歲月為題旨,表演風格與形體敘事,卻過於刻意敷演所營造出來的機械式笨拙、生硬和不自由。在滿場歡笑中,《石像的微笑》原要指向的批判精神,卻逐漸消失無蹤。細心的讀者甚至可能注意到,Orto-da的團名前半段來自Orthodox(正統)一詞,藉此表達了文化記憶和宗教的根源。團名的後半部dada,則指向達達,即探索新藝術領域的文化運動。可是《石像的微笑》作為一齣實驗劇場的作品,較偏向追求大眾化的觀賞效果,缺乏更深層次的社會文化穿透力,更遑論體現出劇團的個性化和地域背景的獨特文化。

當然,從技法來講,《石像的微笑》所得到的好評和成績不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即如終場時,石像們赫然當眾以舞台上的水桶和清水洗身、刷牙,恣意抹走身上的泥巴,再以「真身」謝幕無疑創意澎湃。如能在批判力度和深度上有所提昇,自然可以在形式和內容更上層樓。坦白說,《石像的微笑》今回在澳門崗頂劇院的嘗試,亦蠻有意思。崗頂劇院原稱伯多祿五世劇院,建於1860,當時只建成主體部分,及至1873年才加建具新古典主義特色的正立面。它是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供戲劇及音樂會演之用,也是當年葡人社群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兩者的融合和對碰,使得以色列創意劇團的《石像的微笑》(軟件),與澳門殖民地文化前世今生(硬件),相映成趣。大概崗頂劇院的「小」──小規模和小眾──亦為《石像的微笑》帶來奇異的搭配感覺。

原載於《文匯報》藝粹版,頁C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