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5日星期二

《詞話詩說》--安妮•法蘭克 (2011.10.25)








安妮•法蘭克






「安妮•法蘭克」在我心中,一直是個獨特的名字。事緣中學時代練習寫作,中文老師曾特別建議我去看安妮•法蘭克的《安妮日記》。那時候,還不大了解納粹、集中營、猶太人是怎麼的一回事,只知道大概是個猶太少女,面對納粹屠殺的一系列書寫。如果翻查資料的話,便可以知道安妮•法蘭克(Annelies Marie "Anne" Frank)1929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15歲時死於伯根-貝爾森¬集中營(Bergen-Belsen concentration camp),是最受後人關注的納粹大屠殺的受害者之一。她的¬日記《安妮日記》,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黨消滅猶太人的見證,也是全世¬界發行量相當前列的圖書。

去年本欄談香港唱作女詞人王菀之的〈粒糖有毒〉時,便討論過〈粒糖有毒〉乃是王菀之一系列女性化作品中,最古靈精怪、抵死幽默之作。2011年,王菀之在大碟《Cinema of Love》中,將《安妮日記》的故事入詞寫成〈安妮•法蘭克〉。霎時令人大感好奇,究竟詞風溫婉且富童趣的王菀之,如何駕馭一個沉重的歷史題材?王菀之在〈安妮•法蘭克〉聰明地採取非常浪漫化輕軟寫法,嘗試回歸到自己最擅長的女性筆觸,從天真少女的口吻描繪面對鉅變的心理變化──

「門 誰將闖進這道門 先不要去管 看看窗前花開了 一直留起僅有的空罐 這天有誰來換 我信生命美麗如這般 如果明天一切都要走 和他一起會樂透 天那樣的藍 快樂存在已久 由簡單的心接收 常感恩早已望透 花散着香氣 餘生都富有 問 人怎麼要皺着眉 很好奇地問 看看僅餘的多美 只是塵埃把歡欣掩蓋 至感一時無奈 我會不忘偷聽圓舞曲….」

〈安妮•法蘭克〉的開端充滿了電影感。在毫無前因後果下,女主人公安妮被關進了困鎖的空間。有趣的是,安妮沒有立時表現出驚惶失措,反而對突然要與之共處的空間感到異樣的好奇,看看窗前花把玩空罐子。這在點上,〈安妮•法蘭克〉相當吻合《安妮日記》中既惘然又以純真看世界的少女心,沒有呼天搶地只有小微小眼的小幸福,直言即使明天一切都會隨風消逝,還是非常感恩眼前的快樂。

翻查歷史資料,1941年安妮開始寫日記。1942年,納粹當局日益加緊迫害猶太人,安妮一家移居到更為隱密且安全的居所。後來更搬入一家公司的三樓與四樓,以書櫃擋住出入口以避人耳目,開始過隱蔽的生活。1944年8月4日,安妮與姐姐被送到集中營。《安妮日記》便記錄了安妮在進入集中營前的藏匿生涯的種種瑣事,包括和家人朋友鄰居的生活,甚至與一些男孩嬉戲的情況。王菀之〈安妮•法蘭克〉除了貫徹安妮的純真思緒,同時又是藉着安妮的故事安撫人心,如果面對這樣的厄運也可處之泰然,人生大概也沒什麼過不去的事了。〈安妮•法蘭克〉的後段筆鋒急轉直下,談到周遭世界的遽變──

「為何突然漫天煙火聲 不要再問也不想再聽 長夜抱緊痛哭過後才可鎮定 明知明天一切都會走 仍不捨的眼眸 記起掛念的人 繼續回望這生 奇績始終不發生 受委屈卻不抖震 留下日記 吻蒼生的心」

王菀之在〈安妮•法蘭克〉後段,隱約透露了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正急速升級,女主人公驚懼不已,只有不聞不問長夜痛哭。在這生死關頭,赫然發現誰是自己最在乎的人,最後決意以平靜的心迎接生命的終結,並且希望所留下的日記,可以溫暖安慰世界。其實志願為作家的安妮,從來沒有想過日記最後會出版。王菀之在〈安妮•法蘭克〉卻替安妮說出心底願望──「留下日記 吻蒼生的心」──因此全詞雖沒有「忠於原著」地紀錄被迫害的恐怖,反而積極把握一個十三、四歲少女敏感多情的心。而這些又恰恰是王菀之最擅長的「少女體」詞風,使得〈安妮•法蘭克〉成為王菀之繼〈手望〉、〈月亮說〉、〈迷失藝術〉之後,風格最鮮明的簽名式之作。

〈安妮•法蘭克〉

曲詞: 王菀之
編曲: 馮翰銘 For The Invisible Men
主唱: 王菀之

門 誰將闖進這道門 先不要去管
看看窗前花開了 一直留起僅有的空罐
這天有誰來換 我信生命美麗如這般

如果明天一切都要走 和他一起會樂透
天那樣的藍 快樂存在已久
由簡單的心接收 常感恩早已望透
花散着香氣 餘生都富有

問 人怎麼要皺着眉 很好奇地問
看看僅餘的多美 只是塵埃把歡欣掩蓋
至感一時無奈 我會不忘偷聽圓舞曲

如果明天一切都要走 和他一起會樂透
天那樣的藍 快樂存在已久
由簡單的心接收 常感恩早已望透
花散着香氣 餘生都富有

為何突然漫天煙火聲
不要再問也不想再聽
長夜抱緊痛哭過後才可鎮定

明知明天一切都會走 仍不捨的眼眸
記起掛念的人 繼續回望這生
奇績始終不發生 受委屈卻不抖震

留下日記 吻蒼生的心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2。

2011年10月24日星期一

舊浪漫新演繹──從青島建築看歷史活化(2011.10.22)








青島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大浪漫主義之地。它不僅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道教發源地之一, 秦始皇更曾三次登臨現位於膠南市的琅琊台,並且派人東渡扶桑、朝鮮以求長生不老。1891年,原稱「膠澳」的青島開始設防建置,用現代城市發展觀念來講,2011年便是青島開埠120周年了。從1897年至20世紀,青島先後經歷了德國和日本的殖民時代,據悉把「膠澳」易名為「青島」,也是當時德國殖民者的說法。至今青島最為人所知的,自然是它的殖民遺產和過路文人的書香墨跡。說實在,青島的確是個寧靜安份的小城,大概從來沒有想過要做上海,前殖民地建築在相對沒那麼計算的情況下,也得到較質樸和務實的對待。對於香港文物保育層面來說,青島對舊有殖民地建築的轉化和活用,不管是舊建築盛載舊內容,還是舊建築投入新用法,同樣頗堪香港借鏡。

甫踏足青島市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山路天主教聖彌愛爾大教堂和青島火車站,令人幾疑置身德國小鎮。中山路天主教堂如今已是拍攝婚紗照的勝地,青島火車站更是中國境內惟一一個德式建築火車站,同時也是現今青島對外的交通命脈。跑進青島火車站的話,便會發現大量自動售票機投入使用,與它的典雅外觀相映成趣。海濱太平路近棧橋處,還有前身為德人俱樂部的時尚西餐廳,常州路附近亦有閒置未被修葺的,如青島山東路礦公司舊址。如果細心觀察青島對殖民時代建築的處理,青島歐陸建築的當代命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模式,使得它們在新世紀依然能夠展現出有趣獨特的風采。


首先是「博物館化」。「博物館化」似是舊建築最順理成章的當代變身,作為一個對外輸出本土歷史文化風貌的窗口,不但可以通過純粹的保育保留古蹟的時代氛圍,亦可讓「舊瓶舊酒」盛載展覽空間。前者如青島八大關的「花石樓」,便是全面開放的重點保護建築。建於1930年的「花石樓」乃是一幢以歌德式格局為主,並融合古希臘、古羅馬建築藝術精髓的小古堡,因內部採滑石鑲壁之法建設壁爐而得「滑石樓」之名,又名「花石樓」。「花石樓」現時的任務在於展示獨特的古堡形態,並作為國民黨遷台前最後據點的歷史見證。

那邊廂前身為德國總督府的「迎賓館」,從建築格局、休憩空間到生活細節,都在在表現出殖民時代德人權貴對居停的理解,包括德式官邸的跳舞大廳、聖母玻璃畫、半透明溫室等。筆者到訪之日,「迎賓館」同時展出「百年回眸-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老照片特展」、「紀念青島建置120周年-青島老建築模型展」和「百年老明信片實物展」,嘗試從不同角度探視從「膠澳」到「青島」的蛻變。從硬件到軟件呈現這個歐陸小城的前世今生,儼如古董流聲機播老歌,頗堪玩味。


青島第二種舊建築活化模式為「以老帶新」。 「迎賓館」附設的偌大酒窖現已改裝為德式餐館。在前德國總督府官邸院落內,亦增建了一家藝術精品酒店,強調猶如綠色「氧吧」的百年園林將之環抱其中。異曲同工的是,棧橋濱海步道盡頭的太平路常州交界處,也有一座與前德國監獄緊密相連的古堡酒店。古堡酒店由百年德式古堡改建而成,為前德國監獄的一部分,前身為德國監獄的員工宿舍,毗鄰經修繕開放的德國監獄博物館。古堡酒店主要由三座別墅式小古堡組成,一二號樓走平民化路線;三號樓則採取二三十年代的歐陸風格裝潢,積極散發歐陸老房子氣息,數年前還吸引了林嘉欣劉燁主演的《戀之風景》到此取景。青島這種「半新半舊」的活化模式,背後隱伏着一種「以老帶新」的經營取向──藉着「半古蹟半翻新」的保育,古蹟的吸引力固然庇蔭了新修繕的餐廳和酒店,遊客參觀舊建築順道用膳或留宿,對古蹟舊物、當地風貌亦未許沒有更深切的感受。



青島第三種舊建築活化模式為「舊瓶新酒」。所謂「舊瓶新酒」就是指青島根據特定古蹟的特性或原有用途,現代化為同質或宗旨相近的服務機構。除了文首所提及的青島德式火車站,依然提供列車服務外,還有安徽路上前身為膠澳德意志帝國郵局的青島郵電博物館,目前亦肩負郵務工作。著名「老城區」的沂水路前膠澳總督府如今是青島市委辦公室,周邊的海軍營部大樓舊址充當火車票售票處,江蘇路的總督府官員宅第卻是青島交通稽查支队的所在。江蘇路一帶最享負盛名的基督教堂,更為青島遠眺海濱的著名景點,綠塔紅瓦且配有三面報時鐘,主要由花崗石砌築。建於1908年的江蘇路基督教堂,現在依然開放予信徒做崇拜和舉行婚禮。根據當值牧師的說法,嫁娶時節的基督教堂,每天至少進行六場容納千名親友的結婚儀式,可說是青島最受歡迎的婚禮場地。

在「博物館化」、 「以老帶新」和「舊瓶新酒」之外,當然也有例外。即如八大關中著名丹麥式建築「公主樓」,原為1930年丹麥駐青島總領事供丹麥公主到青島避暑的住處,故名「公主樓」。雖然丹麥公主從來不曾到訪,「公主樓」現今已搖身一變為青島八大關腎病(療養)中心。想當然的是,青島作為中國最具特色的前殖民城市,它所積極示範的空間化「古為今用」,其實遠超出香港活化模式的想像。上環西港城、灣仔藍屋和祗月的處理,始終帶有說不出的彆扭,更遑論寨城公園這齣鬧劇。青島的「古為今用」卻是日常生活,樸實無華又平白如話,加上小城節奏小浪漫,青島的「西為中用」一直演繹着的,對香港來說,完全是一種滲透童話、夢幻的大浪漫主義。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專題版,頁C02。

PS. 本篇原名為'大浪漫主義──青島殖民建築的前世今生'。

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

《詞話詩說》--覺醒字幕組 (2011.10.11)








〈覺醒字幕組〉 是周國賢與小克合作的新作。單看〈覺醒字幕組〉的歌名,大概愛看日劇、尤其是愛在網絡煲劇的朋友,一定會心微笑。事關「覺醒字幕組」 每每第一時間將日劇的中文字幕翻譯好,並佈置在劇集畫面上,造福不少愛看日劇卻不諳日語的觀眾。近年,網絡世界亦有以「覺醒字幕組」之名組成的「覺醒聯盟」。「覺醒聯盟」自我定位為「國內最專業的外星文明探索翻譯小組,未解之謎,2012,UFO,星際政治,卡米洛特工程,遠古外星人,陰謀論,心靈探索,第四密度,光與愛…」。如果讀者到過「覺醒字幕組」的博客或微博,便會發現當中發表了大量探討外星文明、奇異現象的文字,相對之下,翻譯日劇字幕自是小蛋糕一件。

不斷遊走於中港之間的小克,似乎對這個「國內最專業的外星文明探索翻譯小組」深感興趣,於是在周國賢繼《IMPLODE》之後另一張言之有物的大碟《This is Not the End》中,貢獻了「新紀元歌詞計劃」的入門歌〈覺醒字幕組〉,來描繪我們所處身的病態社會、末世亂象,與同一大碟中的周博賢談香港人缺乏想像力的〈天馬行空〉和梁柏堅嘲諷家長瘋狂催谷子女的〈大躍進〉,相映成趣。小克在〈覺醒字幕組〉開宗明義羅列出一系列相當地道、現世的生活和價值觀──

「邊一刻先到十年大運無去記 邊鬼理星相命途寧願買東地 邊一個知道地球就嚟去到尾 日日仲要食飯有現實要準備….迫車返工你夠皮未 三餐一宿你夠俾未 供車供樓你要分期 流年成婚你有咗未 終於一家破碎支離 打機先可制勝出奇 遊戲規則要你減肥 捱夠未 傻夠未 輪到地球懲罰你 你話進入新世紀 我問你喂醒覺未 你話你無錢會死 我問你使乜顧忌」

小克在〈覺醒字幕組〉的文字,也是一種「字幕」和「翻譯」,把大家毫不察覺或視而不見的普遍現象一一點出,如求神問卜、供車供樓、奉子成婚、瘋狂打機等等。而在這些「看上去很美」的都市定律中,其實我們做得更多的卻只是盲頭蒼蠅般打轉、蒙昧地過日子,置身荒唐世道甚至成為很多荒唐事的同謀而不自知。因此〈覺醒字幕組〉就是要「翻譯」出現世的病癥為「字幕」,進而讓人起碼有一點點的自覺乃至「覺醒」。

另一方面,酷愛粵語的小克在〈覺醒字幕組〉中採取了「全口語」入詞,因此網絡流傳的多個MV版本,便出現了為非粵方言區歌迷製作的「粵普對照」版,可謂是相對貢獻另一撮歌迷的「覺醒字幕」。粵語的尖酸刻薄語氣口吻,亦讓小克愈寫愈起勁,讓〈覺醒字幕組〉的核心議題從個人木然的生活感知,談到世界災難和格局走向──「呢邊廂島國快收皮 嗰邊廂打仗太抽離 成擔心機引你出嚟 嚟到未 嚟到未 成套靛藍迎合你 歪理俾政府包庇 知覺俾社會作餌 醒啦醒叫醒自己 醒啦醒叫醒你哋 歪理真相三幅被 知覺監控落圍棋 醒覺字詞敲醒你 快睇兩三次橫掂你就死 未死 世上有件怪事叫做政治正確 你決定告別幼稚信任正義發力脫殼 到有日會極詫異有突發事降落美國 世界仲繼續有大騙局縛綁」

〈覺醒字幕組〉 的第二部分固然探討了目前的世界大勢,如日本核災難和利比亞戰爭等等,同時也揭示了我們木然的感知,往往反過來操控了應對世界的方法。正如面對天災人禍和蒙騙誤導,除了「佢地好慘哦」或「有申請居港權權利=入侵掠奪」之外,我們腦子還有什麼?因此〈覺醒字幕組〉還是死心不息,想要藉着周國賢的搖滾歌聲來吶喊世界,希望敲醒叫醒已被麻痺了的知覺和思考。

根據小克的說法,〈覺醒字幕組〉最後「我係你覺醒自己 你係我叫醒你哋」一語,延續了〈有時〉的「最終會不分我或你」和〈重逢〉的「你已在半空在我中在虛空」,叫人最終放下分別心,「不分你我」題旨。的確如此,當世界荒謬如斯但身邊大部份人仍未醒覺,難免令人感到悲憤。這時候,我只想到魯迅的話: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祇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吶喊自序》,1922年)

〈覺醒字幕組〉

作曲:周國賢
填詞:小克
編曲:周國賢
主唱:周國賢

邊一刻先到十年大運無去記
邊鬼理星相命途寧願買東地
邊一個知道地球就嚟去到尾
日日仲要食飯有現實要準備 Hoo Hoo

有個話瞓就瞓就進入四度五度世界
有個話買就買仲有六百萬信譽借貸
有個話無夢要造無自要在無肉要戒
有個話宇宙太大費事理解

迫車返工你夠皮未 三餐一宿你夠俾未
供車供樓你要分期 流年成婚你有咗未

終於一家破碎支離 打機先可制勝出奇
遊戲規則要你減肥 捱夠未 傻夠未
輪到地球懲罰你
你話進入新世紀 我問你喂醒覺未
你話你無錢會死 我問你使乜顧忌

UFO等五十年又話會揭秘
邊位國家領袖臨陣又放飛機
輕輕洩真相實情又除褲放屁
日日話要預備要預備要準備Hoo

UFO俾你見到未 Youtube新片你嚇死未
FBI今晚發表未 求求雲海佢爆料未

呢邊廂島國快收皮 嗰邊廂打仗太抽離
成擔心機引你出嚟 嚟到未 嚟到未
成套靛藍迎合你 歪理俾政府包庇
知覺俾社會作餌 醒啦醒叫醒自己
醒啦醒叫醒你哋 歪理真理三幅被
知覺監控落圍棋 醒覺字詞敲醒你
快睇兩三次橫掂你就死 Yeah 未死 Yeah

世上有件怪事叫做政治正確
你決定告別幼稚信任正義發力脫殼
到有日會極詫異有突發事降落美國
世界仲繼續有大騙局縛綁

UFO綁架欠新奇 拗攣支叉太重口味
科普班友信你先奇 銀河聯邦佢笑甩鼻

公司開會要靠演技 屋企棵花有無施肥
財富嘅機制快式微 賺夠未 還夠未
成個地球期待你 你係你覺醒自己
我係我叫醒你哋 你係你覺醒自己
我係我叫醒你哋

我係你覺醒自己 你係我叫醒你哋
我係你覺醒自己 你係我喂醒未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文匯園,頁C02。

2011年10月7日星期五

汽水樽裡的咖啡──手塚治虫世界特展(2011.10.07)



七月訪台,除了踫上好戲連場的台北藝術節外,還有畢加索畫展和手塚治虫作品展。其中在中正紀念堂展出的「手塚治虫世界特展」,可謂是華文世界中最大規模的一次手塚治虫作品展。作為日本國寶級漫畫家,手塚治虫在日本已有多個展覽空間,常設地介紹手塚治虫其人其作,包括京都火車站上層的常設展,和位於寶塚的手塚治虫紀念館等等。

現於台北展出的「手塚治虫世界特展」(09/07-06/10),是第一個在日本境外舉辦的「海外」手塚治虫主題展。將之設置於慣常展覽國畫書法古董的中正紀念堂,亦饒有深意,彷彿銳意把中正紀念堂這個遊客必到的台北地標,變得更年輕活潑國際化。筆者到訪當日,甫踏出中正紀念堂捷運站,便目睹不少海外遊客紛紛步往不遠處的「手塚治虫世界特展」。中正紀念堂四周亦架起《鐵腕阿童木》、《怪醫秦博士》、《藍寶石王子》、《小白獅》等卡通人物海報,使得平時嚴謹肅穆的中國式建築的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帶有絲絲不一樣的卡通色彩,儼如汽水樽裡裝着咖啡--估你唔到。

手塚治虫的作品多達 450部。位於中正紀念堂一展廳的「手塚治虫世界特展」分為八個段落,分別為「動感的入口」、「工作室重現」、「珍貴手稿展示」、「漫畫情境模擬」、「人偶見面會」、「3D放映室」、「紀念商品大集合」和「互動體驗區」。「工作室重現」部分,搬演了寶塚手塚治虫紀念館的策展策略,強調了手塚治虫的現場感。然而,寶塚版手塚工作室大有「金屬閣樓」的未來世界感覺,台北版則傳統地佈滿手塚漫畫書、1:1大小的和式木製工作室,更特別在書桌上放置了手塚的眼鏡、帽子和畫紙,營造出強烈的手塚在場感--萬千卡通人物就在這裡誕生的。




「珍貴手稿展示」和「漫畫情境模擬」更是整個手塚特展的最受歡迎部分。「手塚治虫世界特展」一次過羅列出逾 160份手塚治虫手稿,既有只具線條也有已着色的稿件,當中甚至介紹了手塚的助手名單(按:手塚是日本首位任用助手繪製漫畫的漫畫家,《多啦 A夢》作者藤子不二雄也榜上有名!)。「漫畫情境模擬」同樣也參考了寶塚版的立體人偶情境模擬,卻特別強調了亞洲讀者特別喜愛的「阿童木被發明的實驗室」、「怪醫秦博士的手術室」、「藍寶石王子玫瑰園」和「小白獅森林」等。相對之下,手塚相當重視的《火鳥》故事(按:寶塚手塚治虫紀念館以「火之鳥」為門前巨像),未許不是因應亞洲市場的不同傾向,在台北特展中的篇幅亦相當減少。特別有意思的,倒是「漫畫情境模擬」和「3D放映室」的通道盡頭,竟放置了卡通版的手塚和筆下眾多人物的「團體照」,並將之命名為"HOPE FOR JAPAN",前方又配置了地球的鳥瞰圖,為311受災的日本獻上愛和希望。

台北版「手塚治虫世界特展」令觀眾感動之處,還在於在展覽的入口,已開宗明義介紹了手塚原是一位「尊重自然、熱愛生命」的漫畫家,手塚也積極以一系列「非人」的人物角色叩問世界、反思生命。將於九月香港院線上映的手塚動畫電影《佛陀》,就是源於其晚年集大成、大有禪意之作《佛陀》。《佛陀》亦與《人間昆蟲記》等名篇被列入「成人類」系列。如果仔細考慮的話,手塚台北版特展未嘗不可以「少年類」(《火鳥》《怪醫秦博士》)、「少女類」(《藍寶石王子》)、「成人類」(《佛陀》《人間昆蟲記》)、「幼齡類」(《神奇獨角馬》)作區分,以期更能突顯手塚漫畫的多面性。


寶塚紀念館




想當然的是,把台北版手塚特展和寶塚紀念館對讀還是相當有啟發的。日本手塚治虫紀念館所位於的寶塚市,是這位漫畫大師從5至24歲、度過近廿年景的成長之地。寶塚市手塚治虫紀念館佔地859.7平方米,共分為四層,其中一層聰明地設定為「在時空膠囊穿梭」區域,讓參觀者可以置身奇幻空間般,一次性穿越時空回顧手塚作品;還有就是「手塚漫畫閱讀角」,讓遊人看過展覽後可以即席重溫作品。可是,台北版手塚特展最有趣之處,還是它與台北歷史博物館中的畢加索畫展聯展,手持手塚特展票根到畢加索畫展現場,入場門票方面可以得到優待--一下子畢加索和手塚治虫平起平坐,也忙煞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遊人。

原載於《文匯報》藝粹版,頁C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