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

《港人字講》--西西紀錄片的啟迪──香港文學與庫藏文化(2014.4.13)



三年多前,台灣「島嶼寫作」文學大師(周夢蝶、王文興、楊牧、余光中、林海音、鄭愁予)系列電影登陸香港,不少香港藝文愛好者恨得牙癢癢,慨嘆但願香港本土也能誕生香港版的「島嶼寫作」,為香港文學史寫上重要的一筆。


三月底,進一步多媒體與香港中文大學合辦《我們總是讀西西》的紀錄片首映禮和座談會,一時間文化人、西西粉絲萬頭攢動奔走相告,務求進佔不設留座的首映活動。由江瓊珠擔任策劃、許迪鏘監製合作的《我們總是讀西西》,據說是一部集合了一眾香港作家、藝術家­、評論家、學者,以至普通讀者,每人讀一段西西、說一段西西的「西西讀者版圖展」。正如江瓊珠的概括:「這是一條沒有西西的西西紀錄片,但從頭到尾,都是西西。」

差不多同一時間,著名香港導演陳耀成正在拍攝一部董啟章紀錄片《名字的玫瑰:董啟章「地圖」》。董片作為港台外判計劃系列《華人作家》的其中一部, 陳耀成坦言聽到王德威談到在國際上香港文學基本上是隱形文學,才驚覺原來東方之珠的美麗文化後花園,一直有着香港文學這具特殊「香港身份」的奇花異卉,因此特別希望透過電影為媒介立此存照。

說來慚愧,筆者雖中文系出身,近年卻醉心表演藝術評論和粵語流行歌詞研究。及至西西和董啟章的紀錄片消息一出,雖未能先睹為快,卻想起西西和董啟章作品堪稱 是大學研習香港文學時期的童蒙讀物。尤以西西的《美麗大廈》、《哀悼乳房》、《飛氈》和《肥土鎮灰闌記》最令人大開眼界。嘖嘖稱奇之餘,還長篇累幅撰寫研 讀文章大書特書。有趣的是,當時我在中文系的研究專業是老莊古典哲學,在 學院裡獃過、做過學術研究的同仁大概都有種默契,不管是做先秦還是晚清,研究資料動輒如海如山。若是選了當代乃至香港文學或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非但評價 每每尚未有定論,有時候甚至連最基礎的作品文本等資訊也未必齊全,正所謂「愈近愈無影,愈窮愈見鬼」──那時候,印象中研究西西的專著也不算多,評論刊物、海外期刊也不全,我最感興趣的「西西看足球」的一系列文章更付之厥如。說到香港文學的研究資料,一切彷彿要到有心人就着某些特定課題進行打撈時,才驚覺一切儼如雪泥鴻爪無跡可尋。

從 對香港版「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的渴求,到香港文學研究者的老鼠拉龜,充份突顯了香港文學與庫藏文化的重要位置。香港文學從作家的作品資料整理,到周邊的研究成果,甚至跨媒體的橫向互文延伸,恰恰是香港文學梳理自身的文化系統的關鍵。尤其當代文學文本的跨界情況複雜多變,恰如本年年初也斯逝世一周年 的《回看也斯》展覽(共分兩部分:由香港中央圖書館《游-也斯的旅程》與中環藝穗會《也斯吾友-跨媒界回應展》組成),就得聲光化電一齊來,才能勾勒出一 位跨界香港作家的多面才華。問題來了,《回看也斯》即便是多成功、多口碑載道,畢竟展期有限向隅者眾,有心人亦難以深化討論研究。

更關鍵的是,梳理自身的文化系統,乃是一個文化創意城市自我定位與面向世界之始。一海之隔的台灣,2007年已於台南市成立國立台灣文學館,特別重視台灣本土作家作品的整理與文學史資料保存及出版。目前香港大學的HONG KONG COLLECTIONS和小思老師主理的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勞苦功高,而香港文學的庫藏文化,似乎更需要一個公開、以文字為基礎但又不拘於文字的媒介和形式,為香港文學做出更全面的紀錄。立此存照之外,亦在在為日後香港文學研習,奠下重要的研究基礎。

這樣看來,從也斯回顧展到西西董啟章紀錄片,未許不為香港文學的庫藏文化帶來更鮮活的啟迪。


原載於《港人字講》網絡專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