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星期二

「香港劇評人搏擊會座談」--香港藝術節2013評析(2013. 05. 08-09)

 
第41屆香港藝術節3月底閉幕,各位演藝發燒友也終於可舒一口氣,不用再忙碌趕場看演出。至於一眾本地演藝評論人,除了於觀演過後,各自撰文評析演出外,也於4月初聚首一堂,面對面互相交流。我們由個別表演節目的得失談到對香港藝術節的展望,由於篇幅所限,以下聚會紀錄集中討論幾個藝術節委約作品。

西:小 西  聞:聞一浩  曲:曲 飛  肥:肥 力  張:張秉權 梁:梁偉詩  慧:陳國慧  鑫:陳瑋鑫

文字整理︰陳瑋鑫
(原載《信報》2013年5月8、9日C05版)

《青蛇》爛笑話不舒服

肥: 演出本身很不李碧華,當中不少調侃都很大陸取向,原著中有關同性勾引的指涉也有所迴避,簡化成兩對男女的感情,明顯是針對內地觀眾市場而設計,法海口中說的所謂佛法也有點粗疏。

梁: 如果看過《青蛇》原著,大概可以知道田沁鑫版本其實取材自徐克的電影版,多於改編自李碧華的小說。我也相信田版《青蛇》的主要設定受眾是內地觀眾,完全可以理解香港觀眾對很多笑位無甚感覺,或對當中的改編不大受落。必須承認的是,演員是一流的,但那些爛笑話和搞笑場面實在很差。下半場少了插科打諢,節奏也明顯爽快利落得多。

慧: 甫一開場見到眾演員的身體狀態,已經覺得不大對勁,接下來不斷說着爛笑話也令人很不舒服。

張: 我會以欣賞戲曲的角度去看這樣的處理。白蛇故事常見於戲曲作品,因此當我看到眾演者演來好像很不認真,非寫實地去演繹僧人角色,就把他們當成是戲曲中的丑角行當,因此我對他們講起爛笑話也不反感,但我同意那些爛笑話太多、太俗。說到演員的表演,我是完全滿意的,特別是兩位女角。袁泉極美,她飾演的白蛇決心誕下孩兒之後,看到許仙仍然優柔寡斷,那個瞬間失落的心情變化並不易演,但她演繹得非常好。不過這演出實不該在歌劇院演出,導演未能讓演出放大到讓所有觀眾都感受得到。

梁: 由於我的座位比較前,所以能夠清楚看到演員們的細緻表情變化和形體動作,兩位女角的演技也非常好。如果坐在後排甚至二三樓,看不到細節,觀感便會差很多。

《爆.蛹》令人眼前一亮

鑫: 戲一開首連續數場也很短、很碎,這樣大膽的處理的確令人眼前一亮,明顯看到編劇在實驗一些新穎的敍事手法。可是到了戲的中段,開始要說故事時,其老師潘惠森的劇作風格就浮了出來,甚至連最後象徵馬桶的布景爆開,連綿不斷的膠粒傾瀉而下,也叫人想起潘的舊作《龍頭》中火車衝入舞台的布景設計。我想編劇未必是要刻意模仿老師的寫作手法,但無可否認老師過往的劇作在潛移默化下影響了他。

曲: 我會形容編劇王昊然是A貨潘惠森,雖然貨真價實的潘氏未必可以如王般寫得出內地人的生活質感,但全劇帶有濃濃「珠三角」及「昆蟲」系列的影子,跟潘的寫作手法如出一轍,可見潘之作品對王的影響實在太根深柢固。

慧: 這個戲與不少近年湧現的新劇本一樣,也是講都市人的生存狀態,表達找不到出路的鬱結。可是大部分劇情只有狀態的呈現,而缺乏推進劇情的事件或動作,編劇用了太多的篇幅去醞釀後半部才出現的真正戲劇事件。此外,縱使戲中的三個主要角色的塑成很清楚,但他們的生存處境卻沒多描寫。

曲: 劇本很生活,而且勇敢地揭露內地各種造假情況,勾勒出當代中國社會風貌。可是全劇刻意淡化城市背景就令觀眾難以投入,因為沒有清楚的城市定位,人物就變得很抽離,使人覺得不真實。總括而言,編劇描寫人的精神面貌做得不錯,而且具一定視野,肯定有能力繼續走創作之路,但如果仍用潘的手法就難走遠了。

《屠龍記》空台意味深遠

聞: 我看到的是兩個對立面如何思考藝術理念,也看到編劇真心想去探討這個議題,但處理上有不足,劇本仍然有再發展的空間。

梁: 身為劇評人,我覺得《屠龍記》貨不對辦。當中最致命的缺點,是既然設置評論人與創作者兩個角色,但卻沒有好好地處理戲劇/劇場評論和舞台表演之間的關係。兩人的糾葛很快便掉入陳套的私人恩怨和男女關係,迴避了以兩者為代表的評論與創作的深層次交鋒。就我個人來說,是非常失望的。

西: 作為黃詠詩的碩士畢業作品,我見到她很有心去處理一個不同表演理念衝突的問題,並真誠地去處理。當然這並非只是她一個人要面對的問題,這個問題是處於像她這一個階段做創作及表演的人必須思考的。至於劇中是否有現實的指涉並不重要,那只是作為象徵,表達她所面對的掙扎。但我想香港劇壇是不會出現這樣的官司,完全不真實,黃對待這問題也太簡單。

肥: 劇本對藝術的演繹太粗淺,Mia口中的藝術定義是要有光環,應該有社會責任、高人一等;而娛樂就被貶成空洞無聊、只求一笑。這樣簡單的二分法處理,無異於一般社會大眾對藝術的膚淺誤解,未能提升觀眾對有關議題的思考。


第41屆香港藝術節已於3月底閉幕,一眾本地演藝評論人,上月聚首一堂,面對面互相交流。由個別表演節目的得失談到對香港藝術節的展望,由於篇幅所限,以下聚會紀錄集中討論幾個藝術節委約作品。承接昨文,各評論人繼續發表對《屠龍記》的看法。

曲: 我不大理會事件是否真實,我更關心編劇背後的理念。黃選擇了一件她最不熟悉的事情,明知道最不能拿高分的題材去挑戰,這個創作精神絕對可嘉。可是她卻未能在劇本中寫出各個角色的精神及信念,探討不了劇場工作者的本質,也看不出黃於創作理念中提及的核心價值。例如鄧偉傑飾演的Harold為什麼會由搞小劇場演出變成走商業路線?而邵美君飾演的Mia以寫作為生,那她究竟想透過寫劇評向讀者表達什麼?她的信念又是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都似乎都不在劇本中,因此整個對立也就跌入私人恩怨、男女糾紛。反而全劇寫得精采的是由白只飾演的律師發火高呼娛樂無罪一段,因為當中可見其角色有思想、有立場、有血有肉。

張: 這個劇本容或是黃詠詩的失手之作,但至少她敢於衝破自己的界線去嘗試寫不同題材,這是值得欣賞的。就演出效果來說,《屠》劇非常精采,全賴導演李鎮洲把劇本的缺點轉化成他創作的起點,把戲提升至另一層次。特別是於結尾把舞台逐漸還原空蕩蕩,就似要提醒觀眾劇場才是真正的主角,舞台上的空間就等待下一個故事去填充,意味深遠。

曲: 導演處理的確有心思,空台的處理令人加深了解劇場本身與劇場工作者的關係,而且李的處理還淡化了原來劇本過多的控訴。就如劇首男主角的七分鐘獨白,導演沒安排他在台上不停鬧,反而讓他在台側舞台以外的空間開始演繹,觀眾一直只見其身影,直說到最後一分鐘才現身台上,就明顯看到導演功力。

聞: 開場的空台運用真的很勁,但結尾的處理對普遍觀眾來說可能會感突兀,未必能完全理解沒有謝幕的終場。總的來說,我想大家也同意這個劇本是個不成功的實驗,希望編劇會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思索如何改進。

《蕭紅》缺乏語境襯托

西: 整個戲集中描寫蕭紅在人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但卻把時代背景與當時社會狀況抽走,沒有很多劇情,只剩下一些內心變化。可是缺乏語境的襯托,觀眾如不熟悉現代文學或蕭紅的故事,相信較難理解當中狀態。

鑫: 我對蕭紅的認識極少,但趕在開場前速讀了場刊內有關蕭的背景資料,所以在欣賞演出期間也算享受,能夠理解一個北方女子在生命不同時段,身處在異鄉的追求與掙扎。

梁: 看得出編劇意珩在劇本撰寫方面下過苦功。因為要把文學作品與作家生平這類題材放上舞台絕不容易,從她選擇棄端木蕻良而把魯迅寫進,便可見她選材的用心。而且寫作家的故事,必然會交代代表作品,現在《蕭紅》劇本就把《生死場》、《呼蘭河傳》寫入歌詠隊的唱詞,非常精簡。而三幕室內歌劇的藝術形式,抽象化了蕭紅故事,效果上佳。當然若非受到三幕室內歌劇的限制,意珩的版本愈寫愈長便會變得拖曳。

聞: 我覺得一般觀眾也應該可以理解角色的心理狀態,至於藝術形式上的確有限制,不過我不肯定藝術形式是否真的幫到編劇,因為我知道最初的版本雖是話劇劇本,但已經是以詩意的文字寫出。

藝術節勇於嘗試有胸襟

梁: 過去看香港藝術節都遇過不少低於水平的演出,猶幸今年所看的好幾個節目都不錯,《怪誕城的動物與孩子》及《戲偶人生》的技藝也十分精采。「新銳舞台」系列的節目雖然水準參差,但絕對值得支持。

肥: 其實香港藝術節選節目一向不錯,有胸襟去試不同的表演實驗,有時候甚至比「新視野藝術節」更具新視野呢。他們一方面把前衞經典《沙灘上的愛因斯坦》帶到本港舞台,另一方面也大膽地給予新晉編劇發表新作。

曲: 藝術節今年委約製作了兩個演藝學院編劇碩士的畢業作品,當中冒險精神值得欣賞,既為已有相當經驗的編劇提供一個難得的平台去突破自己,也讓內地來港受專業訓練的學生,可以享有更大自由,有機會把在內地難以發表的作品在香港公演。

聞: 培養新人很重要,他們的作品可能未成熟,但值得去給他們一個機會。另一方面,今年藝術節的《中式英語》與《一僕二主》兩劇皆娛樂性豐富,雖不是很有深度,但製作水平極高,也令人反思為什麼香港還未能出現這類快、狠、準的娛樂精品。

(原載《信報》2013年5月8、9日C05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