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9日星期四

《世說詩語》──狂歡的世盃、騎呢的世盃 (2018.07.13)


摩連奴在一次訪問中,一語中的,也一針見血:世盃賽事水平絕非世界第一流,卻是最有影響力的足球盛事。


說穿了,國家隊實在是拉伕上陣、死併硬湊的極致。大部份來自歐洲各大聯賽的職業球員,只不過相同國籍,就要與一年也見不上幾次、良莠不齊的隊友,稍稍練習後並肩征戰。荒誕如同純粹是同一家醫院出生,長大後「因國之名」便要一起打拼,盲婚一樣。好些國家隊的中前場,形同陌路。德國災情似在街上求其執幾件湊數,比利時要到淘汰賽對日本,才慢慢打出默契。此外,還有不少球員要踢上自己不熟悉的位置。基爾獲加便公開抱怨,修夫基要他踢中堅,枉費畢生在右閘專業上的努力。


即便是盃賽水平,世盃賽事有時比足總盃level恐怖得多。俄羅斯對沙地,旁述笑稱,沙地是「浪子散步」,顯得俄羅斯的「逼搶」甚具威脅。我頓時聽到儍眼,這樣業餘的水平叫「逼搶」,馬體利記曼城的該叫「打劫」嗎?職業聯賽講求進攻組織、防守紀律,水滴石穿、年月打造。不少球評,就喜歡將2010的西班牙(巴塞)、2014的德國(拜仁)歸功哥迪奧拿。也無怪乎熱刺班底的英格蘭,已夠踢世盃有突。可以想像,文尼踢塞內加爾應該特別懷念沙拿;迪布尼在盧卡古對法國屢誤戎機之時,除了想打他一身,一定痛恨沒有辛尼、阿古路的最後一腳。



無論世盃有多騎呢甩漏,世人總是抱着迎接奇觀的心情進入狂歡節語境,也出現了不少像我這樣的「忽然足球」、「忽然專家」的路人觀眾。唔識人唔識陣,非睇不可,加埋把嘴。不過指指點點極其量是認屎認屁,嚇死人的卻是每日增生的右翼帝國主義精神的指爪。


英蘭殺入四強,英人明目張膽歧視哥倫比亞人,新聞滾桶式重播球迷到Ikea搗亂,上街破壞救護車。有人笑言英贏波,唯一的好處是英佬少打老婆一兩次。贏波背後的國家、種族、性別的自我膨脹,就像一隻怪獸不斷長大越來越兇猛。把一種規模比較大的對抗性體育運動,自動波加入許多民族記憶,整個世盃幾何級數爬升的representation與情緒延伸,不成比例蓋過足球本身。另一位旅居倫敦的朋友擔憂說,下星期倫敦有極右集會,應該會超過一萬人。萬幸英格蘭再度錯過決賽,否則輸贏都會是災難。



 原載於《蘋果日報》港聞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