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1日星期日

從桃花源竟踩到地雷震(2010.02.21)



《灰闌》是改編自布萊希特《高加索灰闌記》(Caucasian Chalk Circle) 的7A班戲劇組年度大戲。《高加索灰闌記》脫胎自元雜劇《灰闌記》中包青天「灰闌妙計判妻妾爭子案」的故事。我不知道有多少觀眾是衝着《灰闌記》的經典文本故事入場,文本資源又的確兜了這麼一個大圈子後,2010年《灰闌記》就被7A班戲劇組將背景設定在戰國時代,似乎要呈現一次借古喻今的文本遊戲。

《灰闌》尚未上演,場內便放映着有關反高鐵、菜園村村民和一群年青人的抗爭投影,試圖串連起當下激盪的社會情緒與《灰闌》諷喻。7A惟恐觀眾接收能力有所不逮,進一步加入一場「菜園村村民反高鐵」的寶芝林式笑鬧劇,吵鬧之餘還有一位「杜教授」排眾而出,解說「撐菜園、反高鐵」的偉論,最後又有村民再排眾而出說為要得到更多支持,特地請了說書人劉浩翔和7A班戲劇組來演一齣《灰闌》,借古諷今云云。可是,這個開場引子原是一次劇場大雜燴,炒埋一碟。

2009年6月鄧樹榮工作室的《泰特斯2.0》在觀眾入場之先,已在舞台上放好揚聲器,播放着關於「正生書院事件」的新聞報道,揭示《泰特斯2.0》的殘酷情節與「正生書院」污名化事件的暴力大比拼。2008年11月進念《上帝來到中國》,又安排了楊永德飾演的歷史教授,向觀眾講述晚清傳教史在近代史所創造的變革力量。7A《灰闌》劉浩翔靚裝潮LOOK出場串演現代說書人,更與2008年5月香港戲劇工程搬演高行健《山海經傳》中時裝燕尾禮服說書人,向觀眾講述古代神話故事如同倒模。我在這裡所以要大費周章,討論《灰闌》開場引子,主要是考慮到這既是提綱挈領的關鍵,同時亦在為《灰闌》訂定演出框架。當這個「後設」關鍵部份,處理得如此生硬兼山寨的時候,整齣《灰闌》的佈局自然大打折扣。即使撇開「菜園村」的「入話」、「楔子」部分不談,《灰闌》上下兩場「古裝戲」,同樣出現詞不達意的「立意與效果」之間的巨大落差。

《灰闌》上半場原是背景性展示。講述鄭國貴族焦氏遭到滅門之禍,婢女古如紗不忍狠心貴婦置親生兒於不顧,決意帶着嬰孩小段逃走。歷盡艱辛後,更向家人謊稱小段為其親兒,並三番四次地強調,為了名正言順保護小段,就要向全世界自稱是小段親娘--古如紗最初逃到牛欄時,就曾哀求販賣牛奶的老太太認小段作親兒,以逃過追兵耳目,並毫不諱言勸說:「只有你話個仔係你,就無人可以搶走佢!」因此母子關係,在古如紗的口中便等同於主人和從屬的關係。更弔詭的是,《灰闌》中關於「主權論述」的「硬傷」便出現在這裡--7A似乎在傳達一個扭曲了信息--只要達到目的,事情的真假根本不重要。如果《灰闌》的故事所指向的是「撐菜園、反高鐵」的話,古如紗的一舉一動,卻彷彿恰恰倒過來,揭示了菜園村的主權真相根本不重要,只要你跑出來「話係就係」?那7A豈不是承認了真假的不確定性,兼且好心做壞事,倒過來指菜園村村民亂認地權?!

《灰闌》既是一椿公案結構的故事,下半場便安排了冷面縣令沈石德的出場。沈石德的角色處理,大有周星馳《九品芝麻官》的滑稽風格,並且用上冗長篇幅鋪寫「膠版包青天」的荒謬判案情狀。這固然參考了意大利電影《一個快樂的傳說》中,對於猶太爸爸荒誕性格所要作出的誇張鋪墊。一如所料,劇終沈石德作出了半瘋不癲的判決,把孩子小段判給古如紗撫養。然而,7A《灰闌》在終場畫外音的描述卻離奇地自我挫敗,強調當地在沈石德治下得到三年昇平日子。三年後的升遷換人後一切又回復最初。那麼,7A《灰闌》所宣揚的,究竟是不公義的恒常,抑或得到合乎人情事理的判決只是靠撞彩?

綜觀全劇,無論是無心之失還是盲點太多。即使是作為一個普通觀眾,我還是有理由相信,《灰闌》的劇本不僅僅充滿了各式「硬傷」,更缺乏完整思路將之與它要指向的當下社會問題連結在一起。且看劇終古如紗抱子說了一句「最緊要對佢好」,便即終結全場。問題是,如果《灰闌》有着現實指涉的話,我們很容易便會發現:無論是贊成建高鐵還是反高鐵,彼此在論述上都是說要「為香港好」。贊成的說發展基建好、反對的說保存本土價值好。究竟,7A《灰闌》的立場與想法是怎樣的一回事呢。單從7A毫無呼應的結局處理看來,的確令人困惑。

最後,在這裡要釐清幾個中國古代文化的常識性問題。《灰闌》場刊中無疑已事先張揚為了演出方便,容許若干「跨越時空之物」出現,如粉筆等。順手拈來,卻也有不少漏網之魚。第一,正文第一場,焦夫人大聲高喊要侍女找「珍珠扣」,鈕扣一物卻要到元代才隨着成吉思汗入華。第二,沈石德審案時所用的櫈子,戰國時代卻尚未發明。情況便如電視劇《楚漢驕雄》項羽劉邦用櫈子砸人同樣失真可笑。最後7A在場刊提問,「結婚」所以出自「結昏」,是否因為「結婚」會令人昏了頭?其實,初中一年級的中國文化常識便已說明,中國原初的「結婚」儀式於黃昏舉行,故曰「結昏」。「結婚」一詞的女字旁則為後起,只要稍為翻查字典辭源便可知首尾。

想當然的是,7A或者的確鍾情於《灰闌記》文本故事所呈現的桃花源。可是。當詞不達意的「立意與效果」之間出現巨大落差,並暴露無遺時,一不小心卻從桃花源踩到地雷震了。

原載於《文匯報》藝粹版,頁B05。

PS. 〈從桃花源竟踩到地雷震〉是周耀輝另一首新詩式歌詞。周耀輝說過,這首歌是寫一些很現實、殘酷的東西,人從小就被灌輸一種美好的思想,老師和家人都說,你努力吧,這個世界是很美麗,但當你長大後,才知道這個世界並非桃花源,即使你看到的是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但進去後才知道原來是危機四伏,到處是地雷陷阱。世界是桃花源這個說法,本身就是歪理。

今天鄙人以此來罵人,罪過罪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