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日星期五
那一夜有沒有雪?──六四改編詞〈天安門前〉(2011.06.03)
「攔路那位你好嗎? 」
六四廿二周年在即。早於五月下旬,媒體已出現每天更新的「當年今日」式六四消息,追述廿二年前六四事態發展的點點滴滴。即如五月廿九日的即時新聞標題,赫然便是「22年前今天 第一代民主女神屹立天安門」。同日凌晨,網絡瘋傳着一首由「高登音樂台」發表、調寄〈富士山下〉的「六四22周年紀念歌」〈天安門前〉。〈天安門前〉以YOUTUBE的面貌和形式回顧八九六四,其震撼之處恰恰在於剪輯了六四前後的新聞片段和官方言論,再加上一針見血的改編詞,2011年遙向1989年六四屠城時「螳臂擋車」者問好,開端幾句極為震撼──
「攔路那位你好嗎? 今天的你好嗎? 今天的你經已無法說:好嗎? 攔着坦克也不怕 媽媽始終牽掛 苦等一世 天天只想你回家 時日過這個國家 傷口早已結疤 今天中國心裡 是誰人害怕? 如若再等也不怕 點點燭光飛散 一生一世等一天 不顧代價」
〈天安門前〉A段,已觸及六四死難者、流亡海外民運人士、天安門母親幾個範疇的六四受難者,並以問候的口吻哀歎廿二年前在北京大街上「攔着坦克」、「攔路那位」已無法再言說。關鍵是〈天安門前〉明白點出,在大是大非面前當權者的諱莫如深、避而不談,只是折射出心底的深切恐懼。面對極權,為中國爭取民主的人士和在香港維園燭光晚會的哀悼者,同樣也只是等待六四得到平反的一天。
回首讓人「不想回憶、未敢忘記」的國殤日,〈天安門前〉副歌部分竭力把哀悼者的矛盾心情,和廿二年前的新聞畫面融為一體,包括六四凌晨屠城、袁木謂學運是暴亂、在中國雅虎無法搜索「六四事件」關鍵詞,還有劉曉波的「空櫈」──「全都皆因那雙手 去擁抱自由 受到詛咒 每位赤子之心可見於眼眸 曾懷着信念祈求 為何淚淌血在流 誰人鳴鎗火 子彈 學生 穿透 寧願把當天一切 都當別人亂說虛構 也掩蓋不到 這真相於背後 前塵罪疚像石頭 隨便地拋下便逃走 往事不追究 那真理怎去堅守?! 也沒法補救」
〈天安門前〉巧妙地把過去掩飾屠城罪行的行逕,連繫到今日種種打遏自由民主的做法,進一步點出「當年」和「今日」的背後,其實有着微妙的因果關係──「往事不追究 那真理怎去堅守?! 也沒法補救」──如果一個政權沒有面對歷史的勇氣,哪怕經濟再起飛、大國再崛起,也只是一個懦弱欺詐、毫無原則的利益集團。昔日播下厚顏無耻依附權貴的種子,也使得諂媚作犬者加官晉爵、尋求真相者每每遭到不幸。這時候,〈天安門前〉分別配以譚耀宗、劉曉波、艾未未和王丹的頭像和片段──
「人人也不去說穿 只敢嫵媚作犬 這種風氣可會 令你更心酸 人無理遭到清算 丟低兩親妻眷 怎麼可將這種 慘況逆轉 人活到幾歲算短 史書可會載傳 歸家需要幾里路 誰能預算 唯求算清這恩怨 手中薪火不斷 簡單一句 一生都不怕遙遠」
悲劇已經發生,活着的人只盼望真相得昭示的一天。作詞人「乞衣人和高登一眾巴打」在〈天安門前〉,就是這樣把民間的主流聲音,通過非式渠道向普羅大眾敞開。畢竟「六四未平反」始終是香港人心頭一根刺。網絡瘋傳當晚,FACEBOOK出現大量「唔SHARE就唔係香港人」、「聽到第一句已忍唔住喊」的暴烈哀衝。猶記得驚歎「高登音樂台」臥虎藏龍,也是香港最民粹最能聽到真實心聲的場域之餘,我當時的留言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地呢D研究香港流行歌詞的,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天安門前〉(調寄〈富士山下〉)
作詞人:乞衣人和高登一眾巴打
特別鳴謝:高登會員198964
攔路那位你好嗎? 今天的你好嗎? 今天的你經己無法說:「好嗎?」
攔着坦克也不怕 媽媽始終牽掛 苦等一世 天天只想你回家
時日過這個國家 傷口早已結疤 今天中國心裡 是誰人害怕?
如若再等也不怕 點點燭光飛散 一生一世等一天 不顧代價
全都皆因那雙手 去擁抱自由 受到詛咒 每位赤子之心可見於眼眸
曾懷着信念祈求 為何淚淌血在流 誰人鳴鎗火 子彈 學生 穿透
寧願把當天一切 都當別人亂說虛構 也掩蓋不到 這真相於背後
前塵罪疚像石頭 隨便地拋下便逃走
往事不追究 那真理怎去堅守?! 也沒法補救
人人也不去說穿 只敢嫵媚作犬 這種風氣可會 令你更心酸
人無理遭到清算 丟低兩親妻眷 怎麼可將這種 慘況逆轉
人活到幾歲算短 史書可會載傳 歸家需要幾里路 誰能預算
唯求算清這恩怨 手中薪火不斷 簡單一句 一生都不怕遙遠
原載於《信報》文化版。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