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8日星期三
大玩偶的搖籃曲──台北四四南村與埔里紙教堂(2012.01.13)
打從自楊丞琳張孝全主演的偶像劇《醉後決定愛上你》熱爆,片尾曲在此取景的台北信義區四四南村,成為台北最令人趨之若鶩的全新文化創意區,尤其是「好,丘」進駐後,四四南村儼然成了最火的小資天堂。
四四南村位於台北市三張犁,位於信義路五段,前身國民政府遷台後所興建的「眷村」之一,村內居民全為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的廠工,因位於四四兵工廠之南,故名四四南村,當地居民多以「南村」稱呼之。毗鄰信義小學的四四南村,為台灣的第一座「眷村」。所謂「眷村」,通常是指四十年代國民黨遷台後,有關當局為安頓軍眷所配置的村落。而座落於四四南村的房舍與一般早期的「眷村」相同,主要以木材、竹籬、石灰及瓦片所建築而成,為一連棟式的平房,採「魚骨狀」的架構排列。原四四南村已於1999年拆除,保留部分房舍另改建為「信義公民會館」,堪為台灣古蹟活化的範本之一。
甫踏進四四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信義公民會館」中另闢而成的「眷村文物館」。「眷村文物館」作為一個文化展覽場域,嘗試從工廠活動、母兼父職的眷村媽媽、眷村敎育、眷村室內格局等方方面面,展示出一代眷村子弟長成的生活條件。尤為有趣的是,「眷村文物館」特別專題羅列出眷村文學家的一系列作品,如朱天文朱天心張大春蘇偉貞等多位在當代台灣文學響噹噹的名字。他們有的在眷村成長,有的積極書寫眷村。換句話說,「眷村文物館」從物質條件到文化書寫,標誌出台灣歷史面貌的重要一頁,並且呼應了近年眷村菜所帶動的「眷村文化」的崛起,兩者可謂是硬件軟件齊發,為灰濛濛的一段庶民歷史重新定位。
當然,四四南村的成功,主要得力於充滿設計感的「好,丘」的加入,把「舊建築+文創」的華山文創園區成功模式再度實現。「好,丘」稍稍破落的外牆吸引了大批拍攝婚紗照的青年男女,內部空間設計則結合了現代與復古的情境氣氛,如舊式冰箱展示販售的明信片、空中垂着電鍋蓋製成吊燈等。多種年代久遠的懷舊飾品、手工食品如「守護自然的冰淇淋」和文創商品如台東白米品牌「掌生穀粒」共冶一爐,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樸實的眷村時代。而位於角落的展演空間,也是視覺藝術和劇場表演的前衛環境。以台北101為大背景的「好,丘」,充滿了新舊交融、麻雀雖小但異常精緻的文化特色,似乎相當成功地塑造出,台北101所象徵的跨國資本主下另類選擇的消費感覺。文創園區作為精英文化消費的化身,「好,丘」無疑是介乎大規模的「華山」、「松山」之間,一處定位非常聰明的小小歷史活化空間。
跨世代的「舊瓶新酒」固然清新可喜,而跨地域的無私文化移植更是難能可貴。且看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坑紙教堂,便可窺見人類面對自然災難時互相扶持的決心。
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紙教堂,原為日本建築設計師坂茂以紙管為建材所設計的一棟教堂,專為1995年阪神大地震而失去教堂的鷹取天主教教會而設計,之後成為神戶市在地震後社區重建重要的精神指標。1995年9月17日,以紙管為結構的鷹取教會臨時集會所落成。臨時集會所由建築師坂茂義務提供設計,是一位以紙管設計聞名國際的日本建築師。這個臨時集會所又稱為「Paper Dome」。「Paper Dome」原為安撫人心,以脆弱又堅強的物料創造奇蹟的精神象徵。
2005年,「Paper Dome」在神戶舉辦完最後一場彌撒後,鷹取「Paper Dome」完成階段性的任務,並於同年夏天進行解體作業。在鷹取教會及日本「鷹取Paper Dome台灣再生計劃執行委員會」的協助下,「Paper Dome」捐贈給被1999年921大地震重創的台灣南投縣,強調在天災之下受災者經驗的跨地域跨文化的傳承分享。除了供信徒聚會祈禱,這棟深具紀念價值的紙管建築運抵台灣,成為桃米社區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社區見學園區,與青山綠水共同營造自然、再生的生態教育功能。
放眼看去,埔里紙教堂不是「全部」的建材都用紙做的,紙教堂的誕生原是源自災後運用紙建材輕巧、組裝迅速的特質來興建「紙建築」的構想。為了抵擋風雨,紙教堂的外牆採用玻璃纖維浪板構築而成的長方形,內部則是長5公尺、直徑33公分、厚度15公釐的58根紙管,建構一個可容納80個座位的「社區居民集會之所」。其實,埔里紙教堂內部呈現了非常有秩序、用圓桶狀的厚紙搭建而成的幾何美學。「Paper Dome」台灣再生的契機,促使埔里進一步積極經營見學園區,發揮集會祈禱舉行婚禮等功能之外,更有整體感更能影響下一代的周邊發展。
於是,紙教堂周邊是同樣以幾何線條設計的綠色生活館,可以進餐和觀賞風景,池塘畔亦有各式各樣的青蛙塑像。即使走遠了,離開了紙教堂的範圍,桃米坑的大街小巷還有各式有關紙教堂、充滿童趣的塗鴉,還有開朗健談的養蜂人。再往山裡走,不遠處是自然步道和小瀑布;走累了,又有小茶寮小食攤權充歇腳處。桃米坑就像山谷中的宗族式鄉鎮,純樸淡然又生機勃勃。離開之際,剛好遇上小學的見學團隊來參觀,老師拖着學生的小手,我又從他們的臉上看到鄉里的溫和溫暖的笑容。
台北四四南村與埔里紙教堂,可能有點南轅北轍,然而,的確是城鄉另類生活空間的展現。她們的可能性在於對於生活的理解。2012年的今天,可以慢活可以懷城市的舊、可以嚮往鄉村向自然學習。這裡,或許沒有匪夷所思的大動作,卻是一闋闋城市裡的大玩偶的搖籃曲。
原載於《文匯報》副刊藝粹版,頁A31。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