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9日星期六

《敢觀舞台》──「製作人」再定義──「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四部曲 (2018.06.09)



連續四年參加「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 (Producers’Network Meeting and Forum, PNMF ),令人對表演藝術世界愈來愈好奇。由西九主辦的PNMF,從2015年至今已是第四年。每年五月,PNMF均以表演藝術網絡平台的姿態,通過公開論壇與閉門討論的形式,介紹表演藝術的世界走向和各種在地新思維。誠然,廿一世紀的表演藝術的話語權和領導力依然在歐美,作為亞太地區的一個相對有着地理條件、文化資源的城市,如何(繼續)擔演它在藝術文化上的角色,香港的情況就非常有趣。



2015年西九推出「製作人網絡會議及論壇」(PNMF),打從第一屆就銳意「由零開始」,重新討論「製作人」的定義。PNMFP,是Producer,即「製作人」的意思,香港一直譯作「監製」。「監製」在香港舞台表演藝術的領域中,大都指向藝術行政的一類工種的從事者;實際情況多是一手包辦聯絡、接洽、文書、財政等管家型實務。PNMF開宗明義,介紹「製作人」在歐陸語境中,原來有着更寬廣、更高層次的意涵。「製作人」是舞台表演藝術的核心角色,有實則的權力覆蓋範圍,從製作策劃、摸索藝術風格、尋覓發表機會、謀求國際合作,事無鉅細均需涉獵。在創作上,不但主導探索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甚至站在評論人或觀眾發展的角度審視一切,達致質量上的平衡。因此,舞台表演藝術的「製作人」與藝術家,本是一種共生關係,相輔相成,精益求精。這種「製作人」再定義(re-define),進一步推動思考「創意製作人」(Creative Producer) 本身所需要具備的藝術思維、文化修養,以至人際網絡等主觀條件。



2016年,亞太地區不少新場地陸續落成,如台北的淡水雲門劇場、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衞武營文化藝術中心,加上快馬加鞭的香港東九文化中心、西九戲曲中心。華語地區的新場地,為表演藝術領域帶來的契機和挑戰,使得第二屆PNMF開始進入亞洲地區節目策劃、場地運營、觀眾拓展和跨界合作的領域。由不同藝術機構營運的場地,在舞台表演藝術路線和節目內容的訂定自然有所不同。於是,製作()與場地之間的關係,一下子便由「人求地」變為「地求人」。製作人如能與場地有較成熟的合作關係,逐漸便可跳出單純的供求買賣框框,甚或進入策展軌道、拼湊藝術資源。因此之故,2017年第三屆PNMF特別着重建立亞洲以至歐美表藝工作者的溝通網絡,以舞蹈作為出發點,帶動不同的合作模式,把作品帶到更多主流或非主流的場地,也關注到中國大陸的表演藝術市場的最新發展(如烏鎮戲劇節、上海國際藝術節),和駐場策展人、項目製作人的專業位置。



2018年的第四次PNMF,感覺上開始進入第一階段的收割期。除了由香港陳頌瑛擔任召集人的亞洲舞蹈核心小組「Asia Network for Dance (AND+)」宣佈成立,也橫向剖析「製作人」與藝術節之間的具體操作。如英國Dance Umbrella藝術總監兼行政總裁Emma Gladstone,以入主倫敦老牌舞蹈節Dance Umbrella講起,主張引入新舞蹈家和舞蹈表演形式,重新打造四十年老店為舞蹈界的前衞先鋒。大陸獨立策展人水晶大談在上海古蹟及旅遊勝地「新天地」石庫門,發展出饒有愛丁堡藝穗節興味的「表演藝術新天地」藝術節,破格地把長廊舞蹈劇場、咖啡劇、水中畫投影等玩味較重的嶄新表演形式,向非傳統的觀眾靠近。



台灣資深藝評人兼表演藝術策展人耿一偉,在《文化領導力40關鍵字》手冊中談及在藝術文化上「願景」之重要:「文化領導者不只對他們的社群,對國際社群也同樣背負責任。一位文化領導者必須要有願景,而且有能力去溝通這個願景。通常這個願景是獨特,而且具有轉化力;即使面對動亂的時光,也透過這個願景表現了穩定性與確定感。而文化領導者也必須讓他們的行動與願景之間保持一致性。」這樣看來,重新認識「製作人」和他們的領導力,可謂是藝術文化的「願景」的必由之路。想當然的是,亞洲城市的表演藝術生態與歐美迥異,不能完全複製。如何站在一個專業角度和高度,思考藝術與人的關係,讓專業審美判斷,打開觀眾的眼睛,才能是真正的「藝術的力量」。打開一扇門,看見門後的大海。


原載於《文匯報》文化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