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7日星期四

《詩珏失調》:對話(十)──戲棚作為城市信物vs 噪音太少,說話太多(2013.02.21及03.07)


詩珏失調 | 梁偉詩、黃津珏

對話(十):城市聲境

詩:戲棚作為城市信物

據說,「西九大戲棚2013」,是最後一年以臨時搭建形式,在未來西九戲曲中心同一位置演出棚戲。西九上馬前,這顯然是一場下集大結局的示範演出。西九野心勃勃,在去年為期四天的傳統賀年粵劇棚戲及電影欣賞外,乾脆把「西九大戲棚」延伸為十多天的「趁墟」實驗。場內有粵劇、民族舞蹈、敲擊和人聲樂團、新派中樂,場外有小食亭、餅家、懷舊手工藝、民族小飾物等攤檔。單看臉書上爭相張貼的照片和笑臉,大家都好像找到從前的「城市記憶」。

小時候,看棚戲的經驗來自鯉魚門、西貢坑口村的神功戲。有一年,因為當時在追看溫碧霞演海潮的《火玫瑰》,我記得是1992,坑口村粵劇棚戲由阿姐和家英演出,現場都擠爆了,我便爬上戲棚旁邊的木衣箱看戲,場外還有冰鎮水果片、麵粉公仔的攤子。於是,每次踏足「西九大戲棚」,總讓我想起周蕾在〈愛情信物〉中如何戮破幻象──當信物在發揮作用,就證明愛人已經不在、愛情已經消逝了──「西九大戲棚」愈是苦口婆心講解戲棚的文化淵源,一切都恰恰在提醒我們,的確有一些很「香港」的東西、很「民間」的文化身影,都一去不返。

茹國烈說,去年大戲棚主要想重現一種最RAW的傳統戲棚文化,我倒覺得今年的「西九大戲棚2013」開始放開懷抱。縱然粵劇戲寶依然是主軸,SIU2演出的新派中樂演奏會,就大有「汽水樽裡的咖啡」的意思。笙、三弦、古箏、鋼琴、低音結他和爵士鼓在戲棚的FUSION組合固然有趣,演奏者的穿著衣飾也揉合牛仔裝、西裝禮服、旗袍、唐裝和牛仔褲的混搭。更明顯的是選曲,從中國風的〈鬼屋〉〈搖小船〉〈新趕花會〉,到後來既有西方古典又搖滾的〈冰夜〉〈俄羅斯冰塊〉〈月光光奏鳴曲〉,表演着聽覺的大兜亂。

「西九大戲棚」即使只是一種文化再現、一次短暫的例外、一份城市信物,反正「我們再也回不去了」,何妨打開想像力,在嘈喧巴閉滿嘴零食的傳統空間中聽戲聽演奏會,進而讓工廈演出、街頭藝術遍地開花?畢竟香港睇騷聽CONCERT的禮儀和習慣,大多來自乾淨無塵的文化空間。縱是大家較容易理解的文藝復興音樂節,也收到噪音投訴,社會彷彿怎也分不清有價值的聲音和噪音。



珏:噪音太少,說話太多

戲曲好看,也吵。

發現在「西九大戲棚」看戲,基本上不會有管理人員禁止觀眾傾談或使用手機,只要台上聲音以壓倒性姿態展現,所有人都會安靜起來。坐在第一排位置聽噹噹噌噌的樂器,想起馬國明老師曾問為何大戲都以高音為主,可能是因為高音折射適合室外戲棚,又可能看戲的通常年紀大,撞聾。

一、二月份還有兩個關於聽的事:九龍城自發的《週街展》與「聲音掏腰包」策劃的《聽在》,兩者都有聲音藝術出現。甚麼是聲音藝術?簡單說就是關於聆聽與聽的想像。《週街展》之中陳上城把巴哈大提琴組曲結合九龍城招牌式飛機升降聲音成為作品《在天上》,我也用懷舊時喜歡觸摸舊照片的舉動,在卡式帶存放區內細碎聲音製成《磁帶攝影》。曾經九龍城活得相當瘋狂,飛機升降,把你所有生活上的聲音切成片段,電視、電話、說話,聲音被聲音淹沒,人又習以為常。

加拿大作曲家、教育家、環保份子 R. Murray Schafer在三十年前出版了著作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提出要關注「聲境」這個概念:世界像琴一樣,音色都需要調較。注意這裡說的並非刻板的噪音分貝限制,而是我們應該以社會文化脈絡著手,再次啟動聆聽的趣味。在Schafer而言,飛機就是九龍城的「聲音地標」(Soundmark),消失了我們會懷念,但確實曾經擾民,這個曖昧的文化關係我們不能忽視,聲音也可以是文化保育重要一環。

Schafer的思想與聲音藝術團體「聲音掏腰包」甚有淵源。創辦人楊陽喜愛讀Schafer,推廣「世界聆聽日」,鼓勵聲音收集,邀請世界各地的聲音藝術家聚首於藝術節《聽在》。聲音裝置、即興音樂、田野錄音、聆聽工作坊,聽的盛事。有時我們必須依賴藝術家介入,才能在習以為常的經驗面前,變得謙卑。面對John Cage沒有聲音的作品《4’33”》,才會花四分鐘傾聽環境聲音;或看到Michael Thomas Hill在澳洲悉尼的作品《Forgotton Songs》,面對無數個空置鳥籠,想到消失的鳥,腦袋竟又會響起鳥聲。

推廣聲音藝術還是處於相當艱難的階段,楊陽說藝團Soundpocket的中文譯名很好,好多時真的要自掏腰包。想起梁文道寫音樂著作《噪音太多》,倒覺得這個地方說話的人也很多,說與聽不能同時,在噪音面前我們才有所悟。

詩珏失調:
梁偉詩-流行歌詞分析員、文化評論人、香港電台《思潮作動、文明單位》主持
黃津珏-獨立音樂人、文化監察成員、Hidden Agenda搞手



原載於《陽光時務周刊》第43、45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