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4日星期日

漫遊異國心靈 (2007.7.14)


《巴黎愛漫遊》原名”2 Days in Paris”,原無「漫遊」之意,不過這次觀眾安坐於漆黑的電影院又似乎真的在漫遊巴黎的名勝景點以至當地文化。所謂「漫遊」彷彿有漫不經心、隨意所之之意,但同時又蘊含細味異地、見微知著的可能。《巴黎愛漫遊》就是通過一對分別來自法國和美國的情侶,路過巴黎順便拜見未來岳丈岳母期間的小衝突小火花,舖陳出一段段可以想見的文化差異、文化撞擊。

主流的意見對《巴黎愛漫遊》的評論多着墨於《巴黎愛漫遊》如何妙趣調侃異國男女的文化差異。那麼,這究竟是一個以愛情故事包裝的文化差異大串燒?抑或是以文化衝突來編織的愛情拉扯?又或許《巴黎愛漫遊》所鬆動的可能是傳統認知裡所謂的「民族性」。「民族性」(或「國民性」)其實來自英語national character或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的翻譯,專指一國之民的總體精神面貌或「國家心靈」(state-mind),即如美國人開放、法國人浪漫、意大利人熱情、德國人嚴謹認真、日本人守規矩等。這種印象背後隱含着一個假設──每處地方/地區都有它的屬性,並自然流露於他們的社會風尚和人文素質。

《巴黎愛漫遊》在開首便率先以的士司機喋喋不休評論各地遊客,這些朦朧的印象彷彿鐵證如山毋庸置疑。然而,《巴黎愛漫遊》同樣以「達文西解碼團」為「民族性」的不可靠打開缺口。男主角阿積在巴黎機場便毫不客氣的整蠱同樣來自美國的「達文西解碼團」,指點一眾師奶同鄉如何從機場找尋「信步可至的羅浮宮」──原因是她們在美國投小布殊的票,出國又玩「達文西解碼」這等無聊的玩意,完全是文化政治皆不正確,活該吃吃苦頭云云;猶太裔的阿積在片中又被指為「猶太鬼」,於是對照起美國文化大熔爐兼容並包的主流形象,開始逐漸動搖了「民族性」中每人都是「均質國民」的刻板印象。
一直以來,我們都太習慣以一知半解來認識異國的人和事,並且輕易把對方簡化為從媒介所獲取的刻板印象,同時又往往理所當然地將之全盤接收為了解他者的基調。正如《巴黎愛漫遊》所展示,美國人自以為開放,沒想到自己簡單的想像在巴黎(法國女友的生活網絡中)卻儼如同小巫見大巫──女友和岳母愛貓如命但未來岳丈卻親手為兔子剝皮,「四級畫家」的岳丈原來遠不如曾為「狂熱左派」的岳母性開放,女友亦有玫瑰色的巴黎艷史,連萍水相逢的的士司機亦明刀明槍願意獻身「借種生子」。重重疑惑更使得阿積禁不住要分手,大喊令人傷心欲絕的「I don't know you」,彷彿因了解而分手的老土情節又一次重演。關鍵是「I don't know you」前提應是「曾經懂得」,但過去是否真的「曾經懂得」抑或只是「以為懂得」?
如同我們自以為懂得我們身邊的一切人和事(甚至異國),究竟是否真正懂得?又或者懂得與否到底是否一段關係中的關鍵?末段男主角在語言不通的巴黎街頭,被冤枉為搶手袋的小偷。在絕對的深淵呼天不應之下,阿積近乎本能的狂呼唯一親人「瑪莉安」(女友)的名字。這才是真正打破決裂僵局的一刻,使得阿積明白過來──每個人都是世上如此脆弱無助的個體,所謂文化衝突、香艷情史、男人自尊也許不是人世間最重要的東西,真正超越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倫理。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真正的開放不是身體的而是心靈的。

出處:2007.7.14《信報》文化版, 30

沒有留言: